天天看點

1941年後,斯大林多次向中共請求派兵支援,毛主席為何婉言拒絕?

諾門坎戰役算是二戰爆發以來,蘇聯紅軍同日軍之間的第一次正面戰争,此次戰争最終以日軍的潰敗來得以結束,日本政府迫于壓力,于1931年簽訂了《蘇日停戰協定》。正是由于此次正面戰争給日本軍隊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使得後來蘇德戰争期間,日本不敢輕易對蘇聯發動進攻。

諾門坎戰役最終以蘇聯絕對的碾壓下取得了勝利,這足以證明了蘇聯當時的軍事實力,但後來斯大林還曾向中共請求了多次派兵增援,這其中又有什麼因素,在其中間之間又發生了什麼?接下來筆者将為大家來分析諾門坎戰役後,關于蘇聯同中共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

1941年後,斯大林多次向中共請求派兵支援,毛主席為何婉言拒絕?

諾門坎戰役的時代背景以及前後經過

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的鐵蹄就已經踏入了我國東北的領土,這也意味着我國局部抗戰的開始。在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這段時間内,日本不斷在東北地區擴充自身的勢力,建立起了以溥儀傀儡皇帝為核心的僞滿政府,在日軍勢力侵蝕了我國東北的領土之後,日軍為了滿足自己日益膨脹的野心,開始了對于東北地區之外的勢力擴充。日軍當時的擴充方向主要是向兩個方向進行擴充,第一個方向是向中國華北華南等地區進行侵略擴張,第二個方向則是看準了擁有廣大領土的蘇聯。

在七七事變發生後的兩年也就是1939年,在5月11日這天,日軍同僞滿軍隊在黑龍江和外蒙古外界的哈勒欣河地區悍然向蒙古邊防軍發動了進攻。在5月28号這天,戰争進一步的擴大,由于哈勒欣河地區處于在蘇聯的遠東地區,當時蘇聯的軍事力量以及經濟重心都集中在了歐洲地區,是以蘇聯對于此次進攻并未及時做出反應。

等到蘇聯政府反應過來後,已經是7月份了,蘇軍成立起了以朱可夫為司令的第一集團裝甲軍,此支軍隊有近500輛坦克,近400輛裝甲汽車,近500門火炮和迫擊炮以及500多架飛機。朱可夫司令是二戰時期中蘇聯較為有名的軍事将領,在後續的衛國戰争中表現出了不俗的軍事才能。

1941年後,斯大林多次向中共請求派兵支援,毛主席為何婉言拒絕?

在蘇聯軍方作出了回應後,在絕對的實力碾壓下,由關東軍和僞滿軍隊所構成的軍隊很快就被打得節節敗退,當時這支軍隊隻裝備了最為基礎的戰鬥裝備,最大機關的裝備是裝甲車,而這在蘇聯的鋼鐵洪流下不堪一擊。

最終,在8月20日蘇聯同蒙古軍隊一同發動了反攻,日軍連連後撤,退縮到諾門坎地區。在蘇軍和蒙軍的強力進攻下,于24日,蘇軍在諾門坎地區圍堵這支日軍,并展開了殲滅戰鬥,至8月份底,蘇蒙聯軍結束了戰鬥。最終,此場戰役蘇蒙聯軍傷亡1.8萬多人,而日軍傷亡4萬多人,被俘近2萬人。

蘇德戰争的爆發

在諾門坎戰争結束後,德軍于1941年撕毀了蘇德和平條約,悍然發動了對于蘇聯的戰争,此場戰争由最擅長閃電戰的古德利安來上司,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内,蘇軍損傷以及被俘獲的人數就達到了66.5萬人,閃電戰給蘇軍帶來了極大的損傷,導緻短時間内,蘇聯并未組織起較為有效的反攻。

1941年後,斯大林多次向中共請求派兵支援,毛主席為何婉言拒絕?

但是戰争講究一個天時地利人和,蘇聯常年的氣候是以亞寒帶季候為主,按照氣候的規律,蘇聯莫斯科附近的地區一般在10月份就會迎來冬天,而1941年的冬天,蘇聯迎來了第一次“秋雨”,阻止了古德利安的軍隊前進。在冬天這段時間内,蘇軍成功恢複了自身的元氣,并在鐵木辛格的帶領下,于次年的春天展開了第一次的反攻。

而在古德利安的上司下,蘇聯的反攻受到了包圍,并在反攻之中再次受到了德軍的猛烈進攻,這次反攻計劃不僅僅沒有收複蘇聯已經淪陷的土地,反而進一步損耗了自身的軍事力量。

在蘇聯最危急的時刻,德軍甚至都逼近了蘇聯的首都莫斯科,蘇聯危在旦夕,但由于希特勒軍事指揮上的失誤,德軍放棄了進攻莫斯科,反而是轉向進攻一座在希特勒眼中更有“戰略意義”的城市,斯大林格勒。而後來德軍并未成功攻下斯大林格勒,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也成為了二戰的轉折點之一。

1941年後,斯大林多次向中共請求派兵支援,毛主席為何婉言拒絕?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同時期的蘇聯遠東地區

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這兩年時間中,蘇聯耗盡了一切力量來保衛斯大林格勒,甚至将一些還未成年的學生補充到了蘇聯紅軍之中。蘇聯的頑強抵抗使得德軍在嚴寒氣候的影響下,逐漸敗退,蘇聯出現了一絲轉機。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從1942年打到了1943年,從蘇聯衛國戰争開始到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的這兩年期間,是蘇聯最為危急的時刻。此時蘇聯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到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無暇關注遠東地區的日軍。

希特勒在眼見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遲遲沒有落幕,便開始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對勁,于是在1942年,希特勒向日本緻電,請求日本出兵西伯利亞。但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日本在諾門坎戰役之後,對于蘇聯的軍事力量擁有了一個明确的認知。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争期間,日軍面對裝備精良的蘇聯紅軍,再也沒有了當初叫嚣“三個月内滅亡中國”的嚣張氣焰,反而是對于蘇軍産生了忌憚。

當時駐紮在東北地區的關東軍以及僞滿軍隊共有70萬人,這隻關東軍以及僞滿軍隊如果當時出兵蘇聯的西伯利亞,二戰的戰局可能會再次出現反轉。

1941年後,斯大林多次向中共請求派兵支援,毛主席為何婉言拒絕?

軍人出身的斯大林對于當時處于蘇聯遠東地區的日軍産生了忌憚,認為日軍若是出兵西伯利亞,蘇聯可能就會像波蘭一樣覆滅。蘇聯當時也沒有多餘的兵力出動遠東地區做好日軍的防範,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斯大林選擇了向同時期的中共求助。

蘇聯前前後後向中共的多次求助

斯大林第一次向中共進行求助是在1941年,在諾門坎戰役後,被軍國主義沖昏頭腦的部分日軍再次襲擊了蘇聯遠東地區的軍隊,由于蘇聯在遠東地區開展戰線将難以提供完全的補給線,是以,斯大林向毛主席進行了第一次求助,求助内容具體是請求中共的軍隊破壞熱河以及察哈爾地區的鐵路交通,并對于長城附近的日軍進行遊擊戰和牽扯。且參與之前諾門坎戰役的朱可夫第一集團軍,當時已經沒有駐紮在蘇聯的遠東地區,再次召集這隻鋼鐵洪流軍隊具有一定的困難,于是斯大林向中共尋求了第一次援助。

當時中共也處于在抗日戰争的泥沼之中,難以派出多餘的部隊來滿足斯大林的援助,且當時中共所上司的軍隊并未裝備較為精良的裝備,正面戰場同日軍進行對決難以取得優勢。是以中共上司人在再三考慮下,決定給熱河地區和察哈爾地區的遊擊隊發送了電報,下派了破壞日軍交通的任務,這支遊擊隊也成功地完成了任務,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日軍對于蘇聯的進攻力量,而這場日軍進攻蘇聯的戰争,最終又以日軍敗陣來結束。

1941年後,斯大林多次向中共請求派兵支援,毛主席為何婉言拒絕?

在蘇德戰争爆發後,同時期的中國也爆發了皖南事件,皖南事件後,新四軍的幾萬人在國民黨和日僞軍的伏擊下腹背受敵幾乎全軍覆沒。中共所上司的軍事力量也是以受到了較大的打擊,在皖南事件之後,中國内部之間的沖突進一步激化,國民黨原本是想借助日軍的侵略來逐漸消減共産黨軍隊的軍事力量,但是随着敵後根據地的建立以及遊擊戰術的實際應用,在日軍的侵略下,中共上司的軍隊不僅僅沒有是以遭到打擊,反而逐漸發展壯大起來。

皖南事件後,國民黨進一步壓榨中共的根據地範圍,開始了對于中共的打壓,此時的中共也面臨着和蘇聯一樣的困境,内憂外患。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打響後,蘇軍更是無法抽調力量來支援遠東地區,是以求助中共軍隊來阻止遠東地區的日軍,并且承諾予以中共的軍隊一定的精良裝備。但是此時中共處于内憂外患的境地中,自身都難以保障,怎麼來派出多餘的部隊支援蘇聯紅軍,對此,毛主席表明了拒絕态度,而這也使得斯大林十分地憤怒。

至此斯大林在兩個時間段對中共一共尋求了六次援助,其中在第一個時間段中援助很快就得到了響應,但是在後來皖南事變爆發後,中共面對于斯大林的剩下五次援助并未得到響應,得到了毛主席的婉言拒絕。

但值得慶幸的是,此時的日軍在經曆了兩次戰争之後,并未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時候往西伯利亞出軍,使得了蘇軍的後方得到了保障,蘇軍也是以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調動了一切力量,戰勝了德軍,并配合盟軍在後續的諾曼底登陸戰中一同對德軍進行了反攻,最終攻下了德軍的國會大廈,以希特勒為核心的法西斯集團也是以而覆滅。

1941年後,斯大林多次向中共請求派兵支援,毛主席為何婉言拒絕?

對于斯大林向中共請求援助的分析

對于斯大林前後向中共請求援助的這件事上,不少曆史學家給出了自身的分析以及答案,筆者在閱讀了多名曆史學家的分析後,将多名曆史學家的分析總結和串聯了起來。

首先是日軍為什麼不向此時期的蘇聯發動進攻:

第一是由于日軍在前幾次的戰役後連連受挫,尤其是在諾門坎戰役中,關東軍在蘇聯的鋼鐵洪流下甚至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蘇聯對待日軍的态度極其強硬,甯可殲滅日軍也不願意接受日本的投降,而諾門坎戰役中日軍的損傷達到了80%,這是在二戰戰場中損耗率較高的戰争之一。

第二是,日軍若是當時出動西伯利亞,自身的補給線難以滿足,從中國的東北到蘇聯的西伯利亞,其間的跨度極其長,并且日軍也同德軍一樣并未裝備蘇軍那樣的防寒裝備,一旦戰争未在4-10月這段時間内結束,日軍很有可能由于氣候原因不戰而敗。

第三,是當時日軍深陷在中國戰場中,雖然日軍相較于中共的軍隊來說,其裝備是碾壓性的,但是中共所上司的八路軍采用了遊擊戰術能夠将日軍耍得團團轉,同時日軍在中國的西南部以及東南亞均有出兵,戰線拉得太長會導緻日軍難以供給軍隊的補給,同時也會因多個戰場而活生生被拖垮。

1941年後,斯大林多次向中共請求派兵支援,毛主席為何婉言拒絕?

其次是斯大林向中共求助的這一件事情上,當時國民黨所上司的軍隊不論是人數還是在裝備上都是要優于共軍的,但是在太原會戰、淞滬會戰等大戰後,國軍元氣大損,在南京淪陷後,國民黨将國民政府遷到了重慶,而蔣介石手下的精銳嫡系部隊也撤退到了大後方,當時能夠予以幫助的中國軍隊也隻有中共的隊伍了,并且,中共同斯大林一樣是共産主義的擁護者,在這兩方面的作用下,斯大林選擇了向中共進行求助。

最後,從德軍的方面來說,德國在一戰後,工業化水準高度提升,并且在納粹黨的上司下,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提升”,不少德國群眾被法西斯主義洗腦,對于戰争有了一種莫名的狂熱,在裝備基礎和法西斯主義的洗腦下,德國侵略的野心日益增加。

而蘇德戰争的第一上司人是古德利安以及一系列的德國名将,其獨有的軍事才能使得蘇聯陷入了無限的戰争泥潭中,蘇聯短時間難以抽身,被德軍打的節節敗退,若不是希特勒選擇進攻斯大林格勒而不是進攻莫斯科,二戰的曆史可能要是以而改變,在這種強大的壓力下,斯大林自身也不能解決這種問題,是以才向中共尋求了援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