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本是蝸居在大海中的一個島國,但在明治維新後快速崛起,接連打敗中國、俄羅斯,一躍而成為世界矚目的亞洲強國。
日本的崛起在中國引起巨大震動,不願落後的中國青年紛紛東渡日本,希望在那裡為中國找到一條獨立、富強的道路。并很快就形成一種社會潮流,以緻“武士刀和日本妻”在短時間内就成了民國才子的普遍追求。

日本自古就有侵略中國的野心,崛起後更是要吞并中國。大量留日的民國青年讓日本人動了歪心,暗中對他們施以小恩小惠,實行拉攏賄賂。一些沒有民族氣節人還真被打動,投進日本人的懷抱,後來成了國人唾棄的漢奸。但絕大多數青年都懷抱救國救民理想,不為私人利益而失去民族氣節,回國後堅決與日本的侵略行為作鬥争,解方就是著名的一位。
解方這個名字大家都有點陌生,但如果說抗美援朝的參謀長,就熟悉了。
解方是東北吉林人,從小就成績優異,15歲考入東北著名的奉天三中。
奉天三中之是以著名,教學品質高是一個重要原因,而更重要的是它的學生身份。在這裡讀書的,都是東北的高官、富豪子弟。解方的父親雖然也是生意人,但隻是做點小本買賣,解方在那些高官、富豪子弟面前毫不起眼。但他成績優異,樣樣精通,是個全能型人才。
解方的學習成績可不是一般的優異,而是優異到了張學良、張學銘、榮臻(東北軍參謀長)競相把自己的妹妹和小姨子都許配給他的程度。
1927年,在解方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被張學良點名,派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軍事。
被派出國留學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要經過重重考試、篩選,而像解方這樣,沒經過任何考試,就被點名出國留學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
解方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仍然是佼佼者,畢業考試時,以筆為劍,摘取了第一名的桂冠。心胸狹窄的日本人覺得沒有面子,硬是把他降到第三名。
從日本學成回國後,解方自然成了東北軍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被張作霖的次子張學銘委以重任,到天津市警察局任職。
解方上任後,大力整頓天津的治安隊,淘汰兵痞和不法分子,重新招募思想健康的青年,并從東北軍中抽調有戰鬥經驗的老兵擔任骨幹。
1931年11月8日,張作霖的三子張學曾在天津舉行婚禮。當晚10時,被日本人收買的漢奸便衣隊湧沖向天津市的各個要害機關,企圖挑起事端。解方事先就接到密報,正嚴陣以待,當漢奸便衣隊靠近時,果斷下令警察開火,漢奸立即倒下一大片。
第二天,不甘心失敗的日本人又卷土重來,還拉出了大炮和裝甲車助威,漢奸們更是氣勢洶洶,似乎要報昨天的一箭之仇。
解方指揮警察屏聲斂氣,當漢奸前進到30米以内時,立即投出密集的手榴彈,機槍也猛烈掃射。漢奸隊伍裡頓時血肉橫飛,哀嚎慘叫之聲不絕于耳,夾雜在漢奸中的日本浪人、在鄉軍人也遭到了應有的懲罰。
這是中國人勇敢迎戰日本人的一次戰鬥,雖然規模小,但是大快人心。
在那以前,中國人在日本人面前一直被動挨打、忍氣吞聲,有氣不敢出、有話不敢講,毫無尊嚴可言。東北三省被強占更是令中國山河破碎,東北人們流離失所,淚水化作苦水流。在日本人眼中,中國人根本就不敢跟他們對陣戰鬥。
但是這次,日軍卻碰上了硬茬,一支小小的警察隊伍竟然敢跟他們擺開陣勢打,而且,還打得非常狠,給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傷亡。
日軍在十多天後又策動了一次更大的進攻,結果還是被解方打得慘敗而歸。吃了敗仗的日本提出談判,企圖以恐吓手段迫使中國屈服,解方又走上談判桌,用流利的日語與日軍唇槍舌戰。
日本人折騰了一個多月,沒撈到任何便宜,反而損兵折将,最後也隻好草草收場。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為中國“培養”了大量的軍人,這些軍人回國後與日本總是藕斷絲連,對日本總是客客氣氣。但唯有解方,對日本沒有絲毫客氣,打起來毫不留情,下手非常狠。這一點令日本萬萬沒想到,就連日本著名的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都說,他有兩個沒想到:“沒想到學生打老師打得這麼狠,沒想到天津治安隊能做這樣的抵抗”。
解方聽說後,立即讓人帶話給土肥:“中國不是印度,天津也不是北大營”。(北大營,東北軍精銳第7旅駐地,九一八事變時被日軍占領)。
土肥是個著名的“中國通”,精通漢語,熟悉中國的地理、風俗民情,但是,他的兩個“沒想到”卻太膚淺。
他以前看到的隻是暫時沒武裝起來的少部分中國人。而中華民族卻蘊藏着巨大的戰鬥力。每個人都能像解方那樣,狠狠的打擊日本人,每個團體、每支部隊都能像天津治安隊那樣,頑強抵抗。這種戰鬥力一旦爆發出來,口水都可以淹死小日本------一個普通的天津治安隊,就打得日軍損失慘重,中國的“天津治安隊”知多少?解方知多少?
解方自那以後名聲大噪,給流落内地的東北軍帶來了打回東北老家的希望,也墊定了他在東北軍内部的美好前程。但是,他卻抛棄了這份美好前程,奔赴延安,成為一名滿足于“紅米飯、南瓜湯”的八路軍。
解方知識淵博、邏輯嚴密、思維靈活,很快就在參謀長的職務上大放異彩。到1949年時,已經是四野12兵團參謀長。當解放軍挺進至廣西時,他就在醞釀渡過瓊州海峽,解放海南島。于是,南甯街頭關于海南島風土人情、瓊州海峽兩岸的《潮汐表》,甚至清朝海軍提督的《航海手冊》,都被他買來專心研究。
在解放海南島的戰役中,韓先楚的決心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不是他強烈堅持在1950年谷雨前(4月20日左右)就渡海作戰,海南島就非常懸。
除了韓先楚的決心,解方的謀略也是必不可少的。當時他負責具體籌劃渡海作戰,從船隊起航時間、地點的選擇,到渡海時船隊編組、火力配置都是他一手安排。後來渡海作戰時,不管是小部隊偷渡,還是大部隊強渡,都秩序井然,沒有任何混亂,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之中。這對一個從沒制定過渡海作戰計劃,更沒經曆過渡海作戰的将領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解方卻做得完美無缺。
抗美援朝時,解方又再次擔當重任,出任志願軍參謀長。
在北韓,如果說彭德懷最倚重的人是鄧華,那麼第二倚重的人就是解方。在每次大戰中,他都為彭德懷出謀劃策,被稱為“諸葛亮”。停戰談判時,又與“聯合國”代表唇槍舌戰,經常把他們駁得啞口無言。
解方的風采“迷倒”了衆人,長期幹特殊工作的李克農高度贊揚他,彭德懷更是多次對身邊的人說“回國以後,我要把‘諸葛亮’推薦給總理,讓他幹外交,這樣的軍事外交人才不多啊”!
不光我們贊揚他,對手也由衷的贊揚他,深深佩服他的睿智。美國軍史專家赫姆斯說“解方在談判桌上足智多謀,令人望而生畏”。
參考資料:
《一将難求:四野名将錄》
張正隆
更多精彩:
此國曾是超級大國,以兇悍著稱,但在北韓卻被志願軍痛扁
十位大将曾打敗衆多敵手,他們分别讀過什麼軍校?
1949年後炮擊中國會是什麼下場?南韓這個師就是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