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南物語|探尋南宋文化重鎮明招山

□沈志權

武義縣有座明招山,山雖不高,卻因南宋理學大家呂祖謙“丁内艱,居明招山,四方之士争趨之”(脫脫《宋史 呂祖謙傳》),進而成了當時聞名遐迩的文化重鎮。

冬陽柔暖的一個午後,我們由武義縣城出發,過白溪,經下陳、上陳村,左轉進入田野,見前方一饅頭型小山隆起于田畝間,周圍諸山争相趨之,呈群龍戲珠之形勝,想必這就是明招學者詩文中常提到的“玩珠山”了。轉過玩珠山,明招山已赫然在眼前。

江南物語|探尋南宋文化重鎮明招山

諸山争趨的玩珠山。張建成/攝

明招山位于武義縣城東郊6公裡處,山上建有明招寺、明招講院和呂祖謙家族墓葬群。據《武義縣志》載:“竹林七賢”之一阮鹹之子、東晉開國元勳——“兖州八伯”之一阮孚外調廣州刺史途中,棄官隐居于此,晚年又舍宅建刹,原名“惠安寺”。五代後唐德謙禅師來此“開山聚徒”,弘揚佛法,将修葺一新的寺院更名為“明招寺”。清乾隆帝敕改“智覺寺”,然民間一直沿用“明招寺”。

南宋建炎初,由郓州須城(今山東東平)遷居武義南鄉、紹興八年進士鞏庭芝(1099~1163)曾在此聚徒講學,首開明招講學之先聲。南宋乾道年間,呂祖謙先後兩次在此為父、母廬墓守喪,把明招講學推向高潮,并創立了“明招學術”,明招山遂成為“浙東學術”的發祥地之一。

江南物語|探尋南宋文化重鎮明招山

明招山。張建成/攝

原以為明招講院是設在明招寺裡面的,來到明招山才發現并非如此。在明招山南麓,茂林修竹掩映之中,智覺寺(即明招寺)在東,廟宇巍峨,氣勢恢宏;明招講院在西,是平房四合院,含蓄内斂,玲珑幽雅。駐足于此,頓覺有一種寺院與講堂共生、儒家與釋家包容的和諧意境。

江南物語|探尋南宋文化重鎮明招山

葉一葦題寫的明招講院。

我們此行專為探尋南宋文化而來,于是直奔西邊而去。行不多遠,隻見一堵青磚照壁上赫然題寫着“明招講院”四個金色大字,細看是著名篆刻家、浙江文史館館員葉一葦先生的手迹。進山門,庭院中一棵丹楓翼然相迎。穿過庭院,見講院大門門楣上懸有“婺星之光”四字匾額,門左右有一副葉一葦先生撰寫的對聯:“莫嫌此處袈裟地,曾是宋時文化山”。進入講院,有一傳薪亭。傳薪亭後是一寬敞明亮的大天井,兩旁是廂房,中有兩株樹齡300年的石榴,老枝新葉。沿廂房旁長長的走廊一直到底,即為講台。講台上立着呂祖謙塑像,右手持一卷書于胸前,左手背于身後,神情生動,似在給學生認真授課。置身其間,仿佛看到講台下坐滿了南宋青年才俊,正全神貫注地聆聽大師的精彩講學。

江南物語|探尋南宋文化重鎮明招山

講台上的呂祖謙塑像。

從講院西邊旁門出來,有一花園,面臨碧池,背靠小山,回廊亭榭,曲徑通幽,恍惚誤入姑蘇園林。花園北面平房的廊道上,列有一排碑林,内容多為呂祖謙及族人的墓志銘和曆代修建明招講院的碑記,碑面黃褐色,碑文有脫落,仿佛是一位位滄桑老人在向遊人講述着明招學術文化的生成、傳播與薪火相傳——

呂祖謙(1137~1181),字伯恭。自其祖始居金華,祖籍東萊(今山東掖縣),世稱東萊先生。南宋隆興元年(1163)舉進士,複中博學宏詞科,授太學博士,官至直秘閣著作郎、國史院編修。“祖謙學以關、洛為宗,而旁稽載籍,不見涯矣。心平氣和,不立崖異,一時英偉卓荦之士皆歸心焉。”(《宋史 呂祖謙傳》)與朱熹、張栻為時人尊為“東南三賢”“鼎立為世師”,是明招學術的創立者,金華學派的創始人,浙東學術的傑出代表人物,有《東萊集》等傳世。

呂祖謙與明招山結緣,始于紹興二十四年(1154)。時年閏十二月,呂祖謙曾祖父呂好問改葬,自桂林移至明招山。其時,鞏庭芝已在明招寺設講院講學授徒,“有弟子數百人”(朱和沈主編《武義縣志》)。呂、鞏兩家都是從北方南遷的望族,鞏庭芝是一位名儒,呂祖謙對他十分敬重,于是應邀參與明招講院的講學,為其以後的明招講學奠定了基礎。

江南物語|探尋南宋文化重鎮明招山

講院花園。

乾道三年(1167)正月,呂祖謙葬母親曾氏于明招山,并為母在此廬墓守喪三年。呂祖謙在明招山結廬守墓期間,開始還算清靜,曾寫下《明招雜詩四首》,記述了當初守墓的甯靜生活。但不久,便有金華的潘景憲、彭仲剛等前來從之遊,永康的陳亮亦常來互究所學,永嘉的葉适則遠道來拜師,更有鞏豐、鞏嵘、鞏岘、洪無競、鄭良臣、徐一菱、張成招、徐世等當地學子紛紛慕名前來拜師求學,一時彙聚了三百餘青年才俊。鞏庭芝去世後沉寂了四年的明招山,又恢複了原來學子誦讀、嬉鬧的場景,同時也改變了呂祖謙守墓生活的格局,他對當時的情景曾作如此描述:“雞一鳴,絃誦之聲與鐘梵交于戶庭。日旰休帙,岸巾曳屦,相追于松陰。予時往參焉。”(呂祖謙《東萊集》)

在講學期間,呂祖謙根據當時的科舉考試要求,為學生編制了授課講義《左氏博議》,并制訂了規範學生言行舉止的十一條學規。他倡導治學應撤去門戶之見,主張“求同存異”,相容并蓄,涵養“廣大溫潤氣象”。他告誡學生讀經研史的目的在于“以講求經旨,明理躬行為本”,“治經史以緻用”(《呂東萊文集 學規》)。而教育的宗旨就是培養國家急需的實用人才,他反對空疏之學,主張“講實理,育實材而求實用”(《呂東萊文集 大學策問》)。這是呂祖謙在明招山主持講學的正式開始,從此揭開了呂氏明招學術的序幕。

江南物語|探尋南宋文化重鎮明招山

講院碑林。

乾道八年(1172)十一月,呂祖謙葬父親呂大器于明招山,并為父在此廬墓守喪。呂祖謙居明招山不久,前次問學徒衆複又集結于明招寺。由于呂祖謙此前曾任嚴州(轄今桐廬、淳安與建德)州學教授、太學博士、禮部省試考官,頗有令名,是以四方學子慕名負笈前來求學者不絕。更有陳亮、陳傅良、劉清之、陸九齡、沈煥、薛季宣、薛士龍、徐居厚等一批當時名士學者進山造訪,一起參與講學論道,于是明招山俨然成了當時學子争相朝拜的文化聖山。

江南物語|探尋南宋文化重鎮明招山

明招講院。

這是呂祖謙在明招講學的鼎盛時期,铎音大振,聞于朝野,以緻引出一些不良議論,急得汪應辰、張栻、陸九淵等師友先後緻函呂祖謙,勸他遣散學子停止辦學,專心守墓以盡“純孝之心”。呂祖謙聽從師友的規勸,但考慮到學子既已負笈而來,不忍立馬遣散,于是把講學推遲到年底,至淳熙元年(1174)正月方悉數遣散諸生。

淳熙元年正月至淳熙三年(1176)十一月,呂祖謙常居明招山,期間雖有不少學子前來問學,但他以治學著述為主,先後著有《古周易》《左氏博議》《大事記》《東萊書說》等書,以及《左氏傳說》《曆代制度詳說》《少儀外傳》《呂氏家塾讀詩記》和《東萊集》的部分篇章。淳熙三年(1176)十一月,除秘書省秘書郎,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讨官,赴臨安任職。至此,呂祖謙在明招山的學術活動降下帷幕。

淳熙八年(1181)七月二十九,呂祖謙終于正寝,享年四十有五。十一月三日,葬于明招山。

明招山,是呂祖謙生前學術生成和傳播之地,是呂祖謙死後安身長眠之所。呂祖謙因明招山而顯,明招山因呂祖謙而名。

“歲時來上塚,車馬隘阡陌。念昔事先生,同門至千百。”這是呂祖謙的得意門生鞏豐在《詠玩珠亭》一詩中,描述呂祖謙去世後同門每年上明招山祭先生墓的情景。史書把師從呂祖謙于明招山的衆學子統稱為“明招學者”,據載人數達千餘人,其中及門高弟80餘人,成高官者30多人。明招學者們繼承弘揚先師呂祖謙的明招學術思想,并将薪火代代傳遞,對浙東學術的發端乃至形成,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此,浙東學派巨子全祖望在《宋元學案 麗澤諸儒學案》中曾作如此評述:“明招學者,自成公下世,忠公繼之,由是遞傳不替,其與嶽麓之澤,并稱克世。長沙之陷,嶽麓諸生荷戈登陴,死者十九,……而明招諸生,曆元至明未絕,四百年文獻之所寄也。”

江南物語|探尋南宋文化重鎮明招山

明招講院庭院。

從明招講院花園西門出來,行走在山間林蔭小道上,陽光從枝葉縫隙中投射下來,灑落一地的斑斓。踩着厚厚的枯葉,腳下窸窣作響,似有一種踩踏在南宋文人履痕上的感覺。松枝搖曳,松濤聲起,仿佛聽到呂祖謙與衆弟子在松蔭追逐嬉戲的歡笑聲,又仿佛看到朦胧月色下,呂祖謙用手掃去一方落葉,與門生葉适席地而坐促膝交談的情景:“昔從東萊呂太史,秋夜共住明招山。正見谷中孤月出,倒影挼碎長林間。憑師記此無盡意,滿掃一方相并閑。”(葉适《題月谷》)

從山上走下來時,我忽然覺得,明招山的一草一木,都在散發着南宋文化的芬芳,而明招講院的粉牆黛瓦之間,則流動着宋時風雅的韻律。

作者簡介:沈志權,教授,發表或出版小說、散文、文論、專著200餘萬字,現居杭州。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