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車險保費暴漲?一個過于武斷的結論

今天是新能源車險保費上線的第三天,關于新能源車險保費漲跌的争議較大。今天,杭州一家汽車電台在公衆号上發表文章《一夜之間暴漲!特斯拉車主怒了》,一家汽後市場自媒體也發文表示“新能源車險上線,保費上漲80%”,這些内容很吸睛。但作為産險行業垂直自媒體,有必要科普保費變化背後的原因:

一、保費漲和跌不能局限于某一車型

本次新能源車險上線,和2020年9月的車險綜合改革,均對基礎保費進行了調整,根據風險對價原則,商業車險賠付高的基礎保費上漲,商業車險賠付率低的保費下調。故總體基礎保費下調,部分車型保費上漲是正常的。

以新能源車為例,包括大家熟知的私家車,也包括新能源的公共交通汽車,權威人士測試,從基礎保費上來看,本次下調幅度較深的是新能源公共汽車等傳統賠付率較低的車型,私家車的基礎費率總體上有所下調,但幅度不大,各品牌略有差異。

但往往市場較敏感的,或者涉及車主利益較多的就是一些品牌的私家車,而行業是依賴大資料分析,考慮的是整個新能源車的保險經營狀況。

二、基礎保費下調不代表保費下降

改革前有些媒體稱将有80%的新能源車主的保費下調,我發文認為這是誤導,以目前的車險綜合成本率水準,加上新能源車的風險狀況,新能源車保費普遍下調的機率不大。這些媒體的非專業解讀可能會給車主不恰當的心理預期。

決定車險保費的三個因素是基礎保費、出險系數(部分區域有違章系數)和自主系數,前兩者行業裡基本一緻,自主系數由各公司根據各自資料分析、風險判斷、市場競争情況和戰略等方面在行業允許的區間内調整。

三、不同保險公司的保費不一樣

媒體認為漲價的依據是某平台上某幾家公司的報價,且較為一緻,但事實上,市場上還有幾十家産險公司,有的公司對同一個車子的自主系數是1.35,有些公司是0.9(理論上最低是0.65)左右,對于特斯拉這類車來說,相差幾千的保費是正常的。

四、同一公司不同管道的保費不一樣

同一家公司有不同的保費,是保險公司基于不同管道的賠付水準判斷所至,無論新車還是舊車,目前市場都存在這種情況,以一輛新車購置價為27.46萬的極氪新車來講,一個公司不同管道手上會有不同的報價,其中一個管道報價為:

新能源車險保費暴漲?一個過于武斷的結論

但是這輛車在同一個公司的另外通道報價,保費是這樣的:

新能源車險保費暴漲?一個過于武斷的結論

據了解,這兩個報價的自主系數均在1以下,如果是另外的管道 或者另外的公司,那報價将會比上面的報價貴35%左右。

五、車主的保費認識和行業認識不一緻

本次車險改革,包括新能源車險的上市,一個基本的原則是壓縮中間的費用,給下調保費留下空間。中間費用包括列支的手續費,包括業務員績效等等,很多業務員在改革前會将這部分錢違規作為優惠給到車主,現在這部分基本沒有。是以行業說的保費升與降是指保單上的保費(也就是發票價),而車主是指實際付出的成本,這部分也是造成保費差異的一個原因。

六、不同時間段保費不一樣

本次改革不隻是基礎保費的調整,還包括新能源車險保障責任的擴大,在上線初期,這兩個因素同時存在,會對業務品質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需要時間積累資料和經驗,現階段可能部分區域部分公司采取謹慎的定價政策,随着該類業務(不能特指某車某人)整體預期賠付的優化,保費肯定有下調的空間。

看得見的是簡單的情緒,看不見的是背後複雜的行業生态,隻迎合情緒,不分析原因是不負責任的;保險是特殊的産品,過于關注保費本身,而忽略保險産品是不科學的;車險經營越來越差異化,隻看到片面的現象,不看到全局的問題,亦是不嚴謹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