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沖突攪動車市:高企的油價,新能源車險的黑天鵝?

俄烏沖突攪動車市:高企的油價,新能源車險的黑天鵝?

文|王珏、三藏、平襄

俄羅斯與烏克蘭持續沖突的影響,正在高度全球化的世界中,不斷向各領域擴散。既讓資本市場波動與震蕩,也在以一種看不見的方式推動着諸多産業的變化。

比如看似與這場沖突相隔甚遠的車險市場,也在一系列連鎖反應之下,突然開始加速集聚變化的因素:

由于俄烏戰争導緻原油成本大幅上漲,注定波及依靠汽油燃料的傳統汽車行業,歐美等西方國家紛紛再度加快電動車等新能源汽車布局,圍繞新能源汽車及相關設施裝置的保險産品,亦開始提速。

可以說,俄烏之間的沖突,也成為新能源車險發展的黑天鵝,讓長期呼聲很高卻進展緩慢的新能源汽車及相應的車險市場瞬間攪動起來。而這種趨勢的傳導速度,顯然會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快。

1

-Insurance Today-

油價持續攀升,沖破新能源汽車發展一大阻礙

在全世界,燃油成本的上漲幾乎都已有明顯的表現。國内油價已經出現“六連漲”,且仍處于持續上漲階段,甚至誕生了“95加滿”等段子。在人均汽車保有量更高的歐美市場,燃油的不斷漲價則展現出了更具社會性的影響。

有美國媒體在報道中分析了這些年來美國消費者在購買汽車中的決策行為,并表示,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由于燃油價格長期處于低位,汽車行業紛紛從小型汽車轉而生産更大、更有利可圖的卡車和SUV。于是,消費者也被引導着購買更大、更耗油的車型,推動汽車廠家逐漸放棄他們最省油的車型”。

而随着烏克蘭戰事發酵造成汽油價格上漲,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已經在考慮更換汽車。隻不過,“美國人民一直希望用省油的汽車來對抗汽油價格上漲,但這在如今的汽車市場上卻不太可能實作了” 。

報道引用了美國汽車協會(AAA)的資料,“美國汽油平均價格在打破自2008年7月創下的紀錄後,于當地時間3月12日已達到每加侖4.33美元”。而且這個價格還沒有到漲價的盡頭。

在節節升高的油價面前,西方群眾似乎很難再通過更省油的汽車來應對成本方面的因素了。這也使得,電動汽車突然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及消費者興趣。

畢竟,如今國際形勢的影響難以預計,人們無法指望在短時間便出現轉機,這也意味着,高企甚至還将繼續上漲的油價很可能将是種常态。而之前也正是油價的經常性回落,令廠家及消費者仍然選擇技術更加成熟的傳統燃油汽車,導緻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範圍内長期都沒有突破性發展。

事實上,近日美國電動車及省油型汽車市場已經出現了新車庫存緊張的局面,加上綠色環保等方面的壓力,趨高的油價正在進一步激發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認知。

2

關注度提升,整體性的新能源車險已有端倪

燃油價格的不斷上漲,是直接引導着消費者改變自身購車決策的重要原因。美國本田汽車公司負責市場營銷和消費者體驗的副總裁Jay Joseph表示:

“在通常情況下,汽油價格每加侖上漲2美元就足以改變消費者的行為,但在今天的市場上,已經很難量化這種變化了”。

這種難以量化的變化,也影響了人們對新能源汽車保險的關注。3月8日,《華爾街日報》便專門刊文解答消費者在電動汽車保險方面的疑問。文中表示,

“如果你正打算把你的燃油汽車換成一輛電動汽車,在做決定之前,也許應該把保險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這一時期美國消費者新的市場選擇。

按照文中所述,目前電動汽車保費要比傳統内燃機汽車貴出64%,這主要出于修理或置換時,電動汽車相對較高的部件費用和人工費用。

并且“随着電動汽車的普及,它們和傳統汽車之間的維修費用差距日益縮小,盡管最近供應鍊混亂和相應勞動力短缺推高了保險費用。”

文中還特意對充電站和太陽能電池闆等電動車配套裝置的保費進行了描述,特别是

“如果消費者為了給電動汽車供電而更新電力系統(即安裝充電站)的話,保險費率還會下降。”

這些也展現出,目前美國市場正在逐漸形成整體性的新能源汽車的保障方案,特别是在美國的傳統消費場景下,汽車往往作為家庭财産的一部分被納入保障;而在新能源汽車更多的硬體配套設施下,出現一種與家庭财産險結合更加緊密的新能源車險必然也在人們的預料之中。

綜上,在俄烏沖突産生的油價上漲等連鎖反應下,美國人明顯已經在新能源車險的應用場景及各類情況的實踐中,加快了步伐。

3

中國車險視窗期,險企們是否需要一種更具視野的打法

對綜改下的國内車險業而言,如今當是難得的行業視窗期。保費重回穩步增長的正軌,且利潤情況也有了長足的提升,這也讓險企們應對此番可能到來的變化有了一定的準備餘地。

事實上,這場黑天鵝事件已經開始影響國内的車險市場。相關供應鍊及原材料的短缺,令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價格均在上漲。

比如新能源汽車電池的一些重要原料:

相關資料顯示,3月18日,國内碳酸锂價格報50.4萬元/噸,較年初上漲73.8%,同比上漲479.3%;另一種原材料鎳的價格更是在年内最高“翻5倍”。

這都預示着,險企的賠付成本勢必會有不小的提升。

而國際市場在新能源車險各領域的加速,也将很快傳導至國内,也許同樣會很大程度上改變國内市場及消費者的選擇和行為。屆時,對于經營車險的險企,能否在車險賠付成本的承壓之下,盡快找到新的“玩法”,可能是如今最需要持續思考的事情。

無論是搶占新能源車險的定義與定價權,率先在建立起具有中國市場特色的新型車險及相關配件保障體系;

還是在追随國際趨勢的基礎上,前瞻性地進行國内市場的延伸布局。如不隻是換裝電池、充電樁等責任,與用車相關的通訊網絡、衛星信号都應納入新的車險條款中,甚至直接延展出更複雜的用車服務生态。

這顯然需要險企們具備一種遠超現今車險經營方式的視野。當然,險企們還尚有時間,去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

【今日保】已進駐以下媒體平台

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騰訊企鵝号 | 新浪微網誌

和訊名家 | 金融界 | 東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魚号 | 野馬财經 | 網易号 | 知乎 | 一點資訊

抖音 | 微信視訊 | 愛奇藝 | B站 | 快手 | 西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