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初釋出的蔚來ET7還沒開啟傳遞,第二款轎車ET5已于日前開售,而兩車分别于明年3月和9月的傳遞時間會更趨接近。過長的傳遞等待期,也讓ET7等來了一個強勁的競争對手,由上汽、張江高科和阿裡巴巴聯手打造的智己汽車首款車型L7。蔚來ET7和智己L7無論是尺寸參數,還是性能配置,甚至傳遞時間,都是針鋒相對,兩車也将攜手開拓自主品牌純電轎車的高端市場。

智己L7量産版已經現身,首發的天使輪版會緊随蔚來ET7之後,在2022年上半年傳遞。配置前後雙電機的天使輪版智己L7售價40.88萬元,與蔚來ET7的44.8-52.6萬元售價也都在同一區間。
智己L7的設計有着諸多似曾相識的元素,比如前臉兩側與東風風神奕炫相似的“Σ”輪廓,還有大燈下方與高合HiPhi X相似的互動資訊顯示屏,以及與阿斯頓·馬丁DBX相似輪廓的車尾燈帶,還有東風旗下全新岚圖FREE已有用到的車内升降式貫穿液晶屏。但是整體組合在一起還是相當和諧,再加上車體修長而扁平的造型,智己L7還是很好的營造出了設計感和進階感。
智己L7的配置差距拉得更大,比如前後燈組的互動資訊顯示系統隻有高配版才有,雷射雷達也不是所有車型都有,高配版和蔚來ET7一樣,采用車頂前端中置布局,不過此前以及透露了未來會有更高規格的三雷射雷達配置版本,采用來自速騰聚創的産品,雷達子產品平鋪在車頂前端。相比之下,蔚來ET7車頂的三個鼓包,隻有中間一顆是雷射雷達配置,選擇Innovusion方案,不過作為全系标配是其競争優勢。
兩款車型同樣都采用了無框式車門和隐藏式拉手設計,并且也都有象征豪華身份的電吸車門。另外也都提供19寸和20寸兩種規格輪毂,但智己L7采用了常見于後驅車型的前窄後寬輪胎配置。ET7則有着蔚來一貫采用的全鋁車身,并且配備有空氣懸架,而智己L7雖然不是全鋁車身,但同樣有着高比例的鋁合金用材,并且車體整備品質也要更輕。
智己L7雖然沒有空氣懸架,但搭載了雙向共12°的後輪轉向技術,即便軸距更長,但車身靈活性會優于蔚來ET7,另外也标配了CDC連續阻尼控制系統。兩車均采用與甯德時代合作的電池。不同于較大差異的配置,智己L7的電池是全系标配90kWh容量,其能量密度要比蔚來ET7更高,電池重量也更輕。而蔚來ET7則提供了75kWh和100kWh兩種版本,低配版的能量密度差距還是比較大,而且也沒有節省多少整備品質,反而比容量更大的智己L7電池還重了不少。
智己L7低配版采用後驅單電機,更輕的整備品質也是其在同樣電池配置下,達到了更高的708km綜合續航裡程。而高配版則是前後兩台永磁同步電機,百公裡加速3.9秒,綜合續航在615km。而ET7采用了蔚來品牌一貫的前後雙電機标配,依然是前永磁同步、後交流異步的技術規格。其百公裡3.8秒的加速時間與四驅版智己L7旗鼓相當,因為高低配置的差異,以及兩種電池容量規格,ET7會有550/530km和705/675km四種版本。
當然作為高端定位車型,廠家也都是拼命加持最新技術,蔚來ET7已經明确後期會有150kWh容量的固态電池版本,使其續航裡程可達1000km。而智己L7這邊,在首發天使輪版車型的權益中,也包括了正常行駛三年以後,使用者可以用資料權益更新一塊不低于120kWh的下一代高階能量電池,可将續航輕松擴充到800km以上。
内飾部分,蔚來ET7延續一貫的家族風格設計,而智己L7不僅中控台下部有一塊12.8寸的傾斜豎屏,上方還有一長一短兩塊橫屏組成的超大39寸連屏。不但可以和岚圖FREE一樣整體升降,還可以采用左右分段的獨立升降,充分展現了個性化和科技感。整車幾乎沒有實體實體按鍵,包括方向盤輻條多功能按鍵,以及車門内飾闆的車窗控制,也都是觸控式按鍵。
編輯點評:
曾幾何時,在燃油車市場,自主品牌始終難以突破中級轎車的天花闆。而如今切換到新能源賽道後,憑借先發優勢,以及配置堆砌,以小鵬P7和比亞迪漢EV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已經能夠在中級純電轎車市場占據相當份額。接下來尺寸更大,定位更高的蔚來ET7和智己L7的登場,有望進一步打開全新接領域的中進階轎車市場。當然,傳統豪華勢力也已經蘇醒,可能處于相似價位的華晨寶馬i3即将上市,後續還有更高定位的北京奔馳EQE也将在明年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