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想擁有農場?很好的願望,先來認識真實農場的模樣吧

文|彌小木

前兩天在看《散步療愈》的時候,開始用心感受大自然的力量。關于自然的力量,孩子們天然會主動去連結。他們總追着我問,我小時候看過的青山綠水。那些在田野裡不受拘束奔跑的場景,羨慕了孩子很久。

倆孩子也很有意思,小時候常常會将吃出的水果核,種在院子裡僅有的一點泥土裡。結果,當然沒見過發芽。因為那點稀有的泥土,後來搬了家,雖然那樣的住房比較舊,卻依然是孩子們心心念的好住所。

暑假時,帶着孩子回了一趟娘家。孩子們的外婆家有一塊田地,裡面種着各種蔬果。還沒到家,倆孩子就着急奔向果園,要把吃出的種子,種到田裡,等待真正地生根發芽。那種子,還是孩子在上海吃完,用紙巾包好,小心翼翼地揣在兜裡帶回去的。

擁有一小塊地,能種上花花草草、喜歡的蔬果,是孩子們心中的一個願望。要是能擁有一個自己的農場,那再合他們的心意不過。

想擁有一個農場?先看看真實的農場是怎樣的。這兩天和孩子一起讀的《亞當農場的一年》,真實呈現了農場的模樣。

《亞當農場的一年》的作者亞當·漢森,身份有點特殊。在現實生活中,他真的是一名農場主,他在英國經營的“亞當·漢森農場”還是當地的旅遊勝地。亞當·漢森将自己的農場,搬到了《亞當農場的一年》這本書中。孩子想了解農場的真實狀态,看看《亞當農場的一年》。

孩子想擁有農場?很好的願望,先來認識真實農場的模樣吧

了解真實農場的一年四季

看《亞當農場的一年》,就像跟着亞當·漢森去了一趟他的農場。看他如何管理那麼大的一個農場,需要做些什麼。不同的季節,亞當·漢森要做的事都不一樣。比如,春天的時候,由于有很多的幼崽出生,亞當·漢森要日夜照看着它們。夏天,亞當·漢森要割草、要割羊毛,還要忙着采收。秋天,既是豐收,也是種新農作物的季節。冬天,做計劃、修補工作。

讀《亞當農場的一年》,可以讓孩子了解到,真實經營一個農場,需要做的有很多。亞當·漢森除了考慮讓自己的農場變得更好,還會考慮到其他動物的居住環境。不僅利己,也利他。亞當·漢森能做到這點,很動人。

閱讀《亞當農場的一年》,了解農場生活的一種方式,和讓孩子了解不同的職業,有相似的地方。除了了解作為一名農場主,需要做的事以外,還能從《亞當農場的一年》裡,了解常識性知識。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蔬果。現在已經分不清,哪個季節生産哪種蔬果了。讀一讀《亞當農場的一年》,還能稍稍理下思路。在亞當·漢森的農場裡,夏天收獲豌豆,蘋果、洋芋,秋天收獲南瓜……在《亞當農場的一年》裡,還能了解農場中,不同種類的羊、牛。從小小的一本童書中,會發現想當好一名農場主,需要掌握的知識可不少。

真實的農場,随着時代的進步,農場裝置也在更新,聯合收割機、氣象監測站、無人機……面對未來,亞當·漢森也有所憧憬。

從夢想到現實,有很遠的一段路要走。如果孩子們依然對擁有一個農場懷有濃厚的興趣,《亞當農場的一年》或許能提供最初的了解方向。

孩子想擁有農場?很好的願望,先來認識真實農場的模樣吧

主動邀請的一本書

想讓孩子們對科普類書籍有興趣,書籍的設計、内容的精彩,都不能少。這本《亞當農場的一年》,我家老二給了很高的評價。對了,我家老二上幼稚園中班。一本童書,能得到孩子極高的評價,足以說明它對孩子的吸引力。這個道理,是我這兩年讀不同的童書,得到的一個收獲。

我家老二很喜歡故事類書籍。一套6冊的《恐龍故事》,他愣是讓我一天一章,從頭讀到尾,現在進行到第二遍。而《亞當農場的一年》,第一晚給他講了春、夏部分,他就說“這本書太好看了,比《恐龍戰士》還好看”。

讓孩子評價高的書,我都會再細細琢磨一遍,想知道眼前的這本《亞當農場的一年》吸引孩子的内容,到底是什麼?

問了我家老二,喜歡《亞當農場的一年》什麼,孩子的回答倒是很簡潔“都喜歡”。也罷,孩子喜歡,就是最大的理由。那麼,姑且從成人的角度,試着找找《亞當農場的一年》吸引孩子的原因。

孩子一眼就喜歡的,莫過于圖檔。《亞當農場的一年》的圖檔,是生動的,鮮明地展現了農場的一年四季,包括封面。還有閱讀的過程中,那些小小的翻翻頁,是吸引孩子讀下去的推動力。大人講解,孩子翻開内容,這個過程,相當于讓孩子的眼、手、耳三者一起閱讀。

小小的翻頁,小小的動作背後,還藏着“秘密”。有的翻頁會和上面的圖檔重合,有的不會。發現這一點,孩子很是驚喜,愣是把所有的翻頁,從頭到尾再次翻了一遍。看看到底哪些是一樣的,哪些是不一樣的,這是另一種“閱讀”的樂趣。

除了手的參與,讓孩子主動閱讀這本童書,《亞當農場的一年》還以“我”,也就是亞當·漢森的視角講述。看《亞當農場的一年》,就像聽着亞當·漢森細數他家農場的故事。這樣的叙述方式,給人以親近感,拉近讀者與書本的距離。

看《神秘日志·達爾文環球旅行記》、《猛犸爺爺》都會有類似的感覺,聽熟悉的人,講他們的故事,能讓人更容易讀進去。在孩子還未成為一名“主動”的閱讀者之前,《亞當農場的一年》“我”、翻翻書的主動式邀請,會帶領孩子進入書本的世界,做一個主動的閱讀者。

孩子想擁有農場?很好的願望,先來認識真實農場的模樣吧

寫在最後的話

北師大學教授王泉根老師在《兒童文學的教程》中提到,家長給孩子選擇童書時,需要考慮那些,吸引孩子閱讀興趣的題材、遊戲性豐富、藝術性豐富等等的童書。《亞當農場的一年》在這幾點上,是符合的。因為現實生活中對農場的陌生,孩子很大程度上,有興趣了解真實農場的場景。書中互動的方式,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會不自覺往下翻。

如果孩子想了解農場,讀一讀《亞當農場的一年》。如果孩子還沒想了解,也可以讀一讀《亞當農場的一年》。就像《兒童文學的樂趣》中說的那樣:

孩子們的閱讀是能夠且應該多樣化的——即使許多書與他們自己的直接經驗沒多大關系,甚至正因為這樣,孩子們的閱讀才更需要多樣化。

通過閱讀《亞當農場的一年》,讓孩子了解真實農場的樣子,也了解想擁有一個農場,需要具備哪些知識。心懷真實的農場,又不止于農場。

祝閱讀愉快。

我是彌小木,家有兩娃,愛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