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字趣談: 爾(429)

80歲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示範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 爾(429)
漢字趣談: 爾(429)

漢字趣談: 爾

"爾"(er3),這是一個象形字,也有說這是一個會意字。

甲骨文"爾"字的造字本義現已無可考證,對"爾"字的釋義有多種不同的說法。

一,繁花說,甲骨文"爾"字整體像挂滿繁花的竹籬笆。

二,齊發說,甲骨文"爾"字像多箭齊發的弓弩。

三,母系家族說,甲骨文"爾"字下面是三個"人",上面一橫畫系連,意為這些人是同一個家族,最上面的是乳房,表示下面這些人都是吃同一個人的乳汁長大的。

四,蠶山說,甲骨文"爾"字像桑蠶吐絲結繭用的架子(過去,養蠶人稱此為"蠶山",意思是整個架子挂滿了蠶繭就像一座潔白的銀山。不說這是"架子",因養蠶人認為"架子"有"散架"的晦氣之意,不吉利),下面的小點像挂在蠶山上一個個的蠶繭。

五,絡絲架說,甲骨文"爾"像一架纏繞蠶絲的架子(這是古代先民治絲過程中使用的一種生産工具)。筆者傾向于蠶山說。

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筆畫整齊對稱,有幾款字形将甲骨文中的點改寫成像絲網之形。小篆将下面寫成"爻爻",筆畫較繁瑣。隸書将小篆字形上部寫成一橫下面加三個點,楷書由此寫成"爾",漢字簡化時規範寫成"爾"。

"爾"的本義為桑蠶結繭的蠶山。此義早已湮沒。

說文解字釋:"爾,麗爾,猶靡麗也。從冂從爻爻。" 此釋義不準确,甲骨文的"爾"字中沒有"爻爻"。許氏未見甲骨文的"爾"字,這個釋義是從小篆字形而來。

"爾"被假借用作第二人稱代詞,相當于你(們),"你(們)的"。《詩經.衛風.氓》:"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意為:用你的車子來搬運我的嫁妝。

"爾"作訓示代詞,表示這,那。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下》:"爾夜風恬月朗。(那天夜裡,微風恬靜,月光明亮。)

"爾"作語氣詞,相當于"而已"。《荀子.非相》:"誅白公,定楚國,如反手爾。"

在古代,"爾"是晚輩對母親或祖母的稱呼(讀作nai3)。現今陝西關中以南稱母親為"嬭"(nai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