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侃紅樓245:前呼後擁,惡奴教唆少主人,恪守禮儀,二少爺禮敬老管家
王子騰生日,王夫人說身上不好不去了。吩咐賈寶玉第二天一早過去拜壽。
王夫人不去未必是身上不好,主要原因大體還是王子騰作為舅舅,王夫人、薛姨媽要去了,女兒也要跟去。在當時的禮教規矩下不友善。

另外,王子騰丢了賈家經營數十年的京營節度使,元春省親後賈家一點好處沒有,舅舅王子騰卻步步高升,都讓賈家與王家的關系有點微妙。
而王夫人在丈夫賈政不在家時,也不好過于抛頭露面,才會借口“身上不好”不去。基本上“身上不好”這個借口,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賈寶玉第二天一早穿戴好,先去給賈母問安。彼時天陰将雪,賈母就吩咐将雀金裘找出來給了他。
雀金裘與凫靥裘是俄羅斯進口的兩件鬥篷,一直都是賈母珍藏的。如今拿出來給了賈寶玉和薛寶琴,衣服本身沒有問題。作者卻借這兩件衣服,表現出賈母反對金玉良姻的真實态度。
雀金裘出于“孔雀”,一如榮國府的公子賈寶玉。
凫靥裘出自“野鴨子”,一如商賈出身的薛家女兒。
賈母認為金玉良姻門不當戶不對,但又不友善對外表達。作者為了展現賈母反對之意,借凫靥裘和雀金裘表達賈母立場,讓讀書人一看就懂。
賈母固然喜歡薛寶钗、薛寶琴姐妹。但要娶薛家女兒做孫媳婦,薛家不配!
這裡不提凫靥裘的這層隐喻,隻說賈寶玉得了衣服,先去給母親看,又回去給晴雯、麝月“獻寶”,還因為鴛鴦不搭理他而故意讨好,卻被鴛鴦摔身而去。
等一切都忙活完了,賈寶玉才随着嬷嬷來到外頭廳上,也就是敕造榮國府的外宅正廳。是賈政、賈琏等男人們日常活動的區域。
(第五十二回)隻見寶玉的奶兄李貴和王榮、張若錦、趙亦華、錢啟、周瑞六個人,帶着茗煙、伴鶴、鋤藥、掃紅四個小厮,背着衣包,抱着坐褥,籠着一匹雕鞍彩辔的白馬,早已伺候多時了。
賈寶玉去給舅舅王子騰拜壽,代表榮國府二房賈政、王夫人夫婦,是私誼。于公他又是榮國府的公子,出席正式社交場合,身邊帶的人要符合身份。
首先,奶兄李貴,也就是賈寶玉的奶娘李嬷嬷的兒子,是賈寶玉固定長随,貼身伴當。
賈寶玉在外頭的一切事,都由李貴負責照看。
其次,王榮、張若錦、趙亦華、錢啟、周瑞五人,是王夫人的陪房。
王夫人嫁進榮國府,有八房陪房。從這些人的姓名就能推測出,應該是“趙錢張李、周吳鄭王”。這裡沒出現的是吳興和鄭華。
這就引出李嬷嬷極有可能也是王夫人陪房出身。當然,作者也有詳寫略寫。就像賈寶玉有四個奶娘“張王李趙”,隻有李嬷嬷出場,趙嬷嬷又與賈琏的奶娘重了,王嬷嬷又與林黛玉的嬷嬷重了。都是作者的“便宜”!
除了李貴之外,周瑞等人平時都有各自分工,主要替王夫人跑腿,倒是沒有特别正式的任命!平時沒事就負責跟着賈寶玉出門。
除了六個年長的長随,賈寶玉還有四個貼身小厮跟着。長随到了目的地自有去處,小厮才會陪着賈寶玉身前身後伺候。
嬷嬷們到了廳上,囑咐了李貴等人幾句。不過就是注意安全一類的話。
賈家嬷嬷很有地位。别看怡紅院宋嬷嬷似乎不如襲人等重要,那是因為她屬于負責外勤工作。真正管着怡紅院的,還是執事嬷嬷。
王熙鳳在襲人走後,喚來嬷嬷吩咐派人伺候賈寶玉,才是怡紅院真正管事。
這些嬷嬷們,無外乎賈寶玉四個奶娘或者執事嬷嬷,各個權重,李貴等人也不敢輕慢。
好容易等着賈寶玉上了馬,又出了問題。賈政雖然外派學政三年不在家,但出門要經過賈政書房,按照規矩還要賈寶玉下馬。他是以提議不走正門走角門。
(第五十二回)寶玉在馬上笑道:“周哥,錢哥,咱們打這角門走罷,省得到了老爺的書房門口又下來。”周瑞側身笑道:“老爺不在家,書房天天鎖着的,爺可以不用下來罷了。”寶玉笑道:“雖鎖着,也要下來的。”錢啟李貴等都笑道:“爺說的是。便托懶不下來,倘或遇見賴大爺林二爺,雖不好說爺,也勸兩句。有的不是,都派在我們身上,又說我們不教爺禮了。”周瑞錢啟便一直出角門來。
賈寶玉謹守禮儀,父親不在家也不忘形。可架不住奴才們壞,周瑞就出主意說老爺不在家,門都鎖着不用下來。
這裡就會發現富貴人家教育的問題。不是父母管教不好,問題在身邊人的不良教唆。
王夫人對賈寶玉身邊丫頭看管的嚴,賈政也對賈寶玉身邊的長随小厮看管的嚴。當初上學時就疾言厲色呵斥過李貴等人。“你們成日家跟他上學,他到底念了些什麼書!倒念了些流言混話在肚子裡,學了些精緻的淘氣。等我閑一閑,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長進的算賬!”
賈政固然關注到奴才們的問題,卻忽略了他們對賈寶玉的影響。
世家公子們受着嚴格的教育卻越來越壞,根源不是父母教的不好,也不是老師不盡力。而是身邊人太多,人人都想争寵、獻媚,變着法的誘惑主子不走正途。
比方茗煙撺掇賈寶玉偷跑去襲人家。
比方茗煙替賈寶玉收羅一堆禁書。
比方周瑞讓賈寶玉在賈政書房前不用下馬!
“勿以惡小而為之”,長此以往的積累,少年主子又怎麼可能不被引誘得越來越“壞”。
就像那薛蟠,薛姨媽溺愛不明是一方面,何嘗不是身邊奴才們教唆他學壞。
馮淵隻是薛蟠一聲令下,哪裡用他動手,奴才們一擁而上沒輕沒重就打殺了。結果讓薛蟠趟上人命官司。
賈家這種高門大族,子弟學壞往往不在于規矩和教養。他們每個人單獨拿出來都是有禮有規矩的世家子弟。可卻一樣好事不幹。就是因為身邊人太多,誘惑太多。
李纨之是以将賈蘭基本禁锢在稻香村,不與外面的人接觸。就是培養他獨立的意識,減少被不良的奴才誘導,不能“富貴而淫”。
如果賈蘭每天往外跑,身邊跟着一群奴才,也是遲早被帶壞。
賈寶玉的素質高,也源于他大多數時間與女兒們厮混在一起。不受外頭這些“壞”奴才沾染了壞習氣。
周瑞的“壞”,李貴等人也“好”不了。王夫人不相信别人,将兒子交給自己的陪房,結果就在背後教他這些亂七八糟的。正所謂“任人唯親”,必受其咎!
好在李貴等人還有害怕的人。錢啟李貴等都笑道:“爺說的是。便托懶不下來,倘或遇見賴大爺林二爺,雖不好說爺,也勸兩句。有的不是,都派在我們身上,又說我們不教爺禮了。”周瑞錢啟便一直出角門來。
賴大和林之孝是榮國府的大管家、二管家。管着所有上下奴才。包括周瑞這些太太陪房。他們才是真正的賈家人,也真正貫徹着賈府的規矩。盡管他們自己也有問題。但對于規矩和禮儀,賴大管家、林二管家絕不會容許周瑞等外來人“胡鬧”!
是以,真要是賈寶玉聽從周瑞的話不在賈政書房前下馬,被賴大看見,李貴等人受一頓呵斥是少不得的。
可明知道是錯,周瑞還“犯”,就在于破壞規矩讨好主子,于他最有利益。這些人為了利益無所不為。
(第五十二回)正說話時,頂頭果見賴大進來。寶玉忙籠住馬,意欲下來。賴大忙上來抱住腿。寶玉便在镫上站起來,笑攜他的手,說了幾句話。
說什麼來什麼,賈寶玉迎頭碰見賴大,是對周瑞出馊主意的撥亂反正和迎頭痛擊。也是作者借此提醒讀書人:莫犯錯,有錯必有失!
賈寶玉一見賴大就要下馬,是賈家的老規矩。賈家對管家和伺候父母的老人極為尊重。賴大作為大管家,與賈政同輩分,且位高權重。雖然主奴有别,賈家子弟都要對他執禮甚恭,以晚輩居之。酬謝賴家幾代為賈家付出的貢獻。
主人恭敬,賴大卻不敢受之,趕緊過來不讓賈寶玉下馬,二人許久不見,牽着手說了幾句話,賴大也就去忙了。
這邊賈寶玉又見了一波十幾個打掃的小厮。才算出門。門外又有李貴等六人的小厮并幾個馬夫,早預備下十來匹馬專候。一出了角門,李貴等都各上了馬,前引傍圍的一陣煙去了,不在話下。
那麼,賈寶玉去給舅舅拜壽又有什麼事發生呢?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歡迎關注作者、點贊、收藏,《趣侃紅樓》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為您持續更新!
文|君箋雅侃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