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字趣谈: 爾(429)

80岁的快乐老人用书法

演示汉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谈汉字的故事

汉字趣谈: 爾(429)
汉字趣谈: 爾(429)

汉字趣谈: 爾

"爾"(er3),这是一个象形字,也有说这是一个会意字。

甲骨文"爾"字的造字本义現已无可考证,对"爾"字的释义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一,繁花说,甲骨文"爾"字整体像挂满繁花的竹篱笆。

二,齐发说,甲骨文"爾"字像多箭齐发的弓弩。

三,母系家族说,甲骨文"爾"字下面是三个"人",上面一横画系连,意为这些人是同一个家族,最上面的是乳房,表示下面这些人都是吃同一个人的乳汁长大的。

四,蚕山说,甲骨文"爾"字像桑蚕吐丝结茧用的架子(过去,养蚕人称此为"蚕山",意思是整个架子挂满了蚕茧就像一座洁白的银山。不说这是"架子",因养蚕人认为"架子"有"散架"的晦气之意,不吉利),下面的小点像挂在蚕山上一个个的蚕茧。

五,络丝架说,甲骨文"爾"像一架缠绕蚕丝的架子(这是古代先民治丝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生产工具)。笔者倾向于蚕山说。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笔画整齐对称,有几款字形将甲骨文中的点改写成像丝网之形。小篆将下面写成"爻爻",笔画较繁琐。隶书将小篆字形上部写成一横下面加三个点,楷书由此写成"爾",汉字简化时规范写成"尔"。

"尔"的本义为桑蚕结茧的蚕山。此义早已湮没。

说文解字释:"爾,丽爾,犹靡丽也。从冂从爻爻。" 此释义不准确,甲骨文的"爾"字中没有"爻爻"。许氏未见甲骨文的"爾"字,这个释义是从小篆字形而来。

"尔"被假借用作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们),"你(们)的"。《诗经.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意为:用你的车子来搬运我的嫁妆。

"尔"作指示代词,表示这,那。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尔夜风恬月朗。(那天夜里,微风恬静,月光明亮。)

"尔"作语气词,相当于"而已"。《荀子.非相》:"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

在古代,"尔"是晚辈对母亲或祖母的称呼(读作nai3)。现今陕西关中以南称母亲为"嬭"(nai3)。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