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9年中蘇劍拔弩張,美國嘲笑蘇聯:陳兵百萬是幌子不敢南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世界各國都把目光轉到了中蘇邊界,看社會主義國家大亂鬥。自60年代中蘇交惡之後,蘇聯更是

明目張膽

地把軍隊拉到了中國邊境線附近。那時無數的人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看着蘇聯在中蘇邊界陳兵百萬,看中國一個社會主義弱國如何應對,蘇聯排在天上超過3400架的戰機和3500部防空飛彈。兵力強盛的蘇聯,明明擁有與美軍媲美的實力,為何卻又在兵臨城下之時,臨陣撤兵了?社會主義大哥為何向“他的小弟”低頭?是真愛,還是另有隐情?

1969年中蘇劍拔弩張,美國嘲笑蘇聯:陳兵百萬是幌子不敢南下

今天就帶大家看看上世界七八十年代,中國是如何逼退蘇聯百萬雄師的。

新進來的關注朋友們記得多多點贊關注支援一下

很多人一提到社會主義的死對頭腦海裡一定是美國的身影,沒錯,美國作為資本主義陣營的老大,一直看不起“貧窮的社會主義”,甚至一度覺得我們不成氣候。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最大的外部軍事壓力,卻是來自同屬社會主義的蘇聯,也就是我們可親可敬的老大哥給的。

1969年中蘇劍拔弩張,美國嘲笑蘇聯:陳兵百萬是幌子不敢南下

1945年8月,二戰即将結束,蘇聯作為二戰的中流砥柱,不僅打破了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傳說。還借助大規模的軍工生産,一路攻城略地收複了二戰前期損失的所有國土,還占領了柏林。占領柏林之後,蘇聯就瞄上了中國的東北。之後蘇軍不請自來,把兵線拉到了中蘇邊界,還屢次挑釁中國領土主權,對中國造成了莫大的威脅。僅用半月時間,蘇軍就将數十萬駐守東北的關東軍打的落花流水。整個戰鬥過程不拖泥帶水、目标清晰,手段殘忍,堪稱戰鬥範例。蘇軍憑借打敗德國,打退關東軍一時間聲名大噪。衆所周知,駐守東北的關東軍可是塊兒硬骨頭,以剽悍、不怕死的戰鬥風格響徹二戰戰場,連素來嚣張的美國陸軍都屈居關東軍之下。

那時整個二戰戰場受苦的群衆都無比期待在戰場上見到蘇軍的身影,他們在二戰戰場上一戰封神。二戰結束,蘇聯紅軍憑借出色表現赢得了“戰鬥雄師”的稱号。一舉魚躍龍門,成為與美國比肩的超級大國。在世界上不停地宣傳社會主義體制的長處,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新星國家”。除此之外,蘇聯還傾注大量時間、精力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把蘇聯紅軍建設成了實力最雄厚的軍隊,美軍看到蘇聯紅軍都被吓得不由自主地退避三舍。

1969年中蘇劍拔弩張,美國嘲笑蘇聯:陳兵百萬是幌子不敢南下

是以當蘇聯陳兵百萬到中蘇邊界之時,中國不可能不慌。本來中蘇作為社會主義盟友,還有幾分情分在。中蘇關系破裂之後,蘇聯也毫不掩飾自己的狼子野心,屢次在中蘇邊境挑釁中國。甚至還拿出核武器威逼中國就範,雖然蘇聯的轟炸機、核武器世界領先,但中國作為“硬漢國”,時時刻刻都牢記中國脊梁,甯死不彎的傳統。

蘇聯大軍壓境,戰鬥一觸即發。看着越發嚣張跋扈的蘇軍,中國士兵氣不打一處來。為此,我國發動全面動員。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歲齡童,都義無反顧地投身備戰。家家戶戶都挖好了道地和防空洞,做足了戰鬥準備。雖然蘇軍兵力強盛,但中國人從不認輸。那段時間裡,全國人民個個繃緊了神經,時刻注意着防空警報。

“備戰、備荒、為人民”

的口号,響徹全國。不過最賣命的,還是中國北部與蘇聯接壤地區的人民,他們時時刻刻都做好了打長期戰的準備。

1969年中蘇劍拔弩張,美國嘲笑蘇聯:陳兵百萬是幌子不敢南下

中蘇邊界的一顆小火星,都可以讓全國人民的心突突兩下。雖然老百姓看似做好了萬全準備,但是誰也不清楚,真打起來中國可以撐多久。當時的中國與蘇聯交火就全無勝利嗎?蘇軍真能摧枯拉朽般地幹掉中國嗎?

我認為:想得美!雖然蘇軍配備了領先世界的軍工武器,還能戰勝擁有不敗戰績的德國,将美國陸軍部隊打的落花流水。但中國軍隊也不是吃素的!我軍擁有以下幾個優勢!

1969年中蘇劍拔弩張,美國嘲笑蘇聯:陳兵百萬是幌子不敢南下

一來,蘇軍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世人都以為蘇聯真的做到了“陳兵百萬”到中蘇邊界,但其實蘇軍在巅峰階段,也僅僅隻有71萬人。别說百萬雄師壓境了,五十萬雄師來到中蘇邊界攻打中國都是癡人說夢。

二戰時蘇軍憑借先進軍械打赢德國之後,世界就把蘇聯神化了。但事實不會騙人,1965年蘇聯開始在中蘇邊界挑事,到1980年蘇聯還在和中國鬥智鬥勇,一共鬥了25年。如若真像世人所說,蘇聯雄師百萬在中蘇邊界,蘇聯沒理由在邊界養着自己的百萬軍隊,遲遲不動。

1965年至1980年,中蘇沖突共經曆了兩個階段。在第一個戰略相持階段,蘇軍一直在打“保守戰”,他想用邊界兵力逼迫中國求饒,是以他派出蘇軍虛張聲勢,但實際并未派出很多兵力守在中蘇邊界。第二個劍拔弩張階段,才是中蘇沖突的高潮。1980年代末,蘇聯派出遠東軍區共計37萬人,來到中蘇邊界。

1969年中蘇劍拔弩張,美國嘲笑蘇聯:陳兵百萬是幌子不敢南下

還給這支部隊配備了坦克6000餘輛、裝甲車8700餘輛、各類火炮5800餘門和300架多架直升機。除去遠東軍區的37萬人,還有西伯利亞軍區的7萬、貝加爾軍區的26萬,共計71萬人來到中國國境線附近。看着蘇軍坦克、裝甲車、火炮一應俱全,再看看中國的防空洞和道地,沒有人覺得中國能在這樣的條件下逼退蘇聯“百萬雄師”。但是不好意思,中國還就是做到了!接下來就跟着我看看,中國如何不費一兵一炮,就把蘇聯的“百萬雄師”逼回蘇聯吧。

80年代末,中國看着聲名在外的蘇軍,帶着他的百萬雄師在邊界大行其道。立刻去找了另一棵大樹——美國。雖然中美意識形态有所不同,但卻都有着共同的敵人——蘇聯。在蘇聯大軍壓境的時候,中美迅速建立統一戰線,通過建交這個手段打開了兩國之間的交流管道。1979年,中國有意向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美國得知這個消息,為了保全自身,幹脆把蘇聯賣了個底兒朝天。

1969年中蘇劍拔弩張,美國嘲笑蘇聯:陳兵百萬是幌子不敢南下

根據美國的情報,中國得知,蘇軍在7000公裡的邊境線上,埋伏了54個師,共計43萬兵。再加上蘇聯在蒙古的5萬駐軍,蘇聯總共拿出了大約50萬的兵力攻打中國。因為我們原本估計蘇聯會拿出100-200萬的兵力,來攻打中國。得到這個情報之後,我們長舒了一口氣,看來蘇聯還是有點腦子的,沒為了一時成功,耗費強大财力養活邊境兵力。

而這第二條,就是蘇聯派出來的這50萬兵,并非全是精兵強将。蘇聯派來駐紮在中蘇邊境的部隊,一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的“新兵蛋子”。不僅人新,武器還舊,有一半的人都不具備殺敵能力。以貝加爾軍區的坦克師為例,說是坦克部隊,卻隻有二戰末期淘汰的IS-3M重型坦克,殺傷力極差、别說能夠斬殺中國軍隊了,沒因為屯糧不足餓死在邊界線上就很不錯了。

這第三條就是,解放軍神奇的“戰鬥力”,雖然蘇聯紅軍有着十分輝煌的戰績,但中國軍隊也分毫不差。抗美援朝時,中國就以弱打強,用三八大蓋、小米加步槍,擊敗擁有強大軍火庫的美軍,用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拿到的那些落後的戰利品,打出了國威,幫中國打出了名氣。自從中國志願軍幫助北韓人民軍将美國從鴨綠江攆回三八線之後,蘇聯和美國就再也沒有小看過中國。

1969年中蘇劍拔弩張,美國嘲笑蘇聯:陳兵百萬是幌子不敢南下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内百廢俱興。卻敢在軍火裝備不敵他國的情況下,與号稱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硬剛!20年後,中國就一樣有毅力、有信心打赢與蘇聯的這場仗!更何況,新中國成立後的這二十多年,中國活學活用,早就已經脫胎換骨了。新中國成立時,我們隻是一個農業大國。在蘇聯的扶持下,我們開始發展重工業。到1970年,中國已經脫胎換骨,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後勤補給路線,準備了充足的糧草和兵器,雖然不敵蘇聯精美,但卻也不可小觑。是以,無論是珍寶島戰役,還是中蘇邊境的幾場軍事沖突,中方從來未曾示弱,蘇聯也是一點便宜都沒占到。

其實蘇聯紅軍對于志願軍的戰鬥力,也做到了心中有數的程度。畢竟在北韓戰場上,志願軍和蘇軍可是共同殺敵的戰友。雖然此刻中蘇關系破裂,戰事一觸即發,但是蘇聯卻忌憚志願軍“浴血厮殺、舍生忘己”的狠勁兒,遲遲不敢挑起戰事。因為他們知道,在強大的戰鬥力面前,一切都是浮雲。蘇聯不敢冒險,因為怕自己會輸的一敗塗地。

第四條則是,中國為了應對蘇聯的邊境“突圍線”,派出了精銳部隊前來應戰。雖說中國不願意與蘇聯反目成仇,但為了自保,還是做出來了一條堪稱完美的防衛線。組成這條防衛線的精銳部隊,完全就是為了對抗蘇聯而生的。不僅有數量遠超蘇軍的中國正規軍,還有密如天網一般的防線。正規軍共分為四個軍區,按照沈陽、北京、蘭州、烏魯木齊的順序一字排開,在中蘇邊界連成一線。蘇聯想要迅速打敗中國,幾乎全無機會。

1969年中蘇劍拔弩張,美國嘲笑蘇聯:陳兵百萬是幌子不敢南下

雖說蘇聯短時間内打敗中國機會渺茫,但是解放軍還是以最大的誠意對待“不懷好意”的蘇聯邊防軍。解放軍共有185個主力師,其中有97個都被分别分散在守衛中蘇邊界的4個軍區之中。解放軍的47個守備師,有22個都被派往了北方。雖然我們有确切的情報說,蘇聯隻有50萬“老弱殘兵”,但我們卻氣勢洶洶地派出了172萬人守衛邊關。當然了,遠超敵人三倍的之多的解放軍隻是前菜而已,我們還為不懷好意的蘇聯紅軍,準備了抗擊蘇軍的260萬民兵。待那蘇軍一入中國,就立刻把他們打得片甲不留。

中國不僅用人數藐視蘇聯,還為蘇聯準備了一個“鴻門宴”,為此,我軍拿出了解放軍壓箱底的寶貝。解放軍11個坦克師,8個都被派到了北方的四大軍區之内。我軍共有670架轟炸機,其中305架都在北境上時刻準備着。其他的火炮、裝甲車,更是優中選優,最好的都送到了北方軍區之中。

1969年中蘇劍拔弩張,美國嘲笑蘇聯:陳兵百萬是幌子不敢南下

除了這些,中方還想了一個天衣無縫的招數,用

“空間換時間”

。我國幅員遼闊,而這次蘇聯又把動靜鬧得很大,看來并無速戰速決的意思。既然如此,倒不如順着蘇聯的步伐走,我們多準備點兵,跟他們打時間戰。反正中國地大物博,糧食彈藥都準備充足。跟他們打時間戰,倒也不失為一個良策。

中國做的這一切,美國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看到積極備戰的中國,美國當場就下了結論。蘇聯必敗無疑,憑借北韓戰場的經驗,美國知道解放軍不僅戰績輝煌,意志力也很堅韌不拔。而此刻,蘇聯想靠邊防的50萬軍隊和解放軍172萬人對抗,無異于以卵擊石。美國還下了斷言,蘇聯想要打赢中國,至少還需要80個滿編師。

蘇聯曆來把重點防守區域放在歐洲地區,如今興師動衆臨時組成百萬雄兵對抗中國,已經承擔了相當沉重的補給壓力,如今中美又站在了一起,無疑是把自己往火坑裡推。如果此刻真的與中國打起仗來,讓美國乘虛而入打擊蘇聯在歐洲的勢力。那才真是撿了芝麻,丢了西瓜。屆時可就不僅僅隻是戰敗那麼簡單了,很有可能會是以失去與美國共同争奪世界霸主的資格。

1969年中蘇劍拔弩張,美國嘲笑蘇聯:陳兵百萬是幌子不敢南下

是以,鄧小平絲毫不畏懼蘇聯邊防百萬軍隊,還說蘇聯:

“需要目前軍隊數量3~4倍的兵力,才能真正形成對于中國的威脅”。

至于蘇聯引以為傲的核武器,既然他不希望中國有,倒也不妨借助這場戰役,讓他看看我們中國如何用核武庫給予蘇聯沉重一擊。

蘇聯以為自己陳兵百萬,就能逼中國就範。到頭來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僅沒能讓中國吃癟,還被中國逼退,不能再用兵力威脅中國,也算是自得其所。看來,無論是領兵打仗還是做人做事,都不可以把事情做得太絕。像蘇聯這樣,高估自己的能力然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着實難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