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謀害嶽飛的幫兇之一,後跟奸相秦桧反目成仇,最後卻能得以善終

在南宋名将嶽飛被害案中,奸相秦桧及其夫人王氏是主謀,大臣張俊、萬俟卨(mòqíXiè)、羅汝輯是幫兇,五人一起被後世斥責為“五賊”,受盡千載罵名(羅汝輯在西湖的跪像,在清朝不知何故被撤)。而在三名幫兇當中,尤其可惡的莫過于萬俟卨,嶽飛之是以被定罪,此人在其中起到極為關鍵的壞作用。

萬俟卨字元忠,生于北宋中晚期,從姓氏上來看屬于鮮卑族的後裔。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正逢而立之年的萬俟卨考中舉人,成為太學上舍生員,由此獲得入仕為官的資格。在北宋滅亡前後,萬俟卨已經擔任過相州教授、颍昌府教授、太學錄、樞密院編修官、尚書比部郎中等職務,官位并不高,他迎來地位上的飛躍,還要在南宋時期。

謀害嶽飛的幫兇之一,後跟奸相秦桧反目成仇,最後卻能得以善終

萬俟卨是謀害嶽飛的幫兇之一

紹興元年(1131年),當時在沅、湘一帶(今湖南芷江、長沙一帶)避難的萬俟卨,因為堅守沅州城、擊退盜匪曹成有功,被任命為湖北轉運判官,旋改任為提點湖北刑獄,仕途才開始迎來轉機。在擔任提點湖北刑獄期間,萬俟卨恰好跟時任荊湖宣撫使的嶽飛産生了“交集”。

萬俟卨因為嶽飛名高位尊,很想攀結他,可後者卻鄙視萬俟卨的人品,常常對其愛答不理。萬俟卨對嶽飛冷淡态度很是不滿,漸漸地便将其恨之入骨,為後來誣陷他埋下伏筆(“飛宣撫荊湖,遇禼不以禮,禼憾之。”見《宋史·卷四百七十四·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謀害嶽飛的幫兇之一,後跟奸相秦桧反目成仇,最後卻能得以善終

秦桧跟萬俟卨沆瀣一氣,并提拔他做官

此時奸相秦桧掌權,萬俟卨對他極盡巴結之能事,最終獲得對方的賞識,并被推薦為監察禦史,不久又擢升為右正言。自從投身秦門後,萬俟卨完全秉持秦桧的意思,在高宗面前對嶽飛百般誣陷。不僅如此,萬俟卨還替秦桧出主意,謀求奪衆大将兵權,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可以說秦門走狗甚多,但萬俟卨無疑是其中最瘋狂的一位。

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在秦桧、萬俟卨的建議下,高宗以獎賞軍功為名,将大将張俊、韓世忠、嶽飛召回朝,拜張、韓二人為樞密使,嶽飛則為樞密副使,随即罷免他們的兵權。失去兵權的嶽飛無異于一隻“被拔光牙齒的老虎”,命運中隻剩下任人宰割的成分。

謀害嶽飛的幫兇之一,後跟奸相秦桧反目成仇,最後卻能得以善終

嶽飛被秦桧、萬俟卨等人陷害,最終被殺

果不其然,秦桧、萬俟卨、張俊聯手誣陷嶽飛,并炮制大量的僞證,終于促成冤獄。次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部将張憲同時遇害,終年才39歲。在嶽飛遇難前後,多位正直之士為他申冤,但均遭到秦桧、萬俟卨的打擊報複,或死或流,進而釀成一大批新的冤案。

張俊歸自楚州,與桧合謀擠飛,令禼劾飛對将佐言山陽不可守。命中丞何鑄治飛獄,鑄明其無辜。桧怒,以禼代治,遂誣飛與其子雲緻書張憲令虛申警報以動朝廷,及令憲措置使還飛軍;獄不成,又誣以淮西逗遛之事。飛父子與憲俱死,天下冤之。引文同上。

嶽飛遇害後不久,萬俟卨因為陷害嶽飛、促成宋金和議有“功”,被進拜為副宰相(參知政事),地位僅次于秦桧。然而随着萬俟卨地位的攀升,自得之心日益膨脹,漸漸地便開始跟秦桧離心離德,兩人間的龃龉不斷,最終達到“撕破臉”的程度。萬俟卨跟秦桧交惡,有兩件“小事”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謀害嶽飛的幫兇之一,後跟奸相秦桧反目成仇,最後卻能得以善終

秦桧在高宗面前排擠萬俟卨,将其貶黜

第一件事發生在萬俟卨出任副宰相後,當時他以報謝使的身份出使金國,向對方緻謝、慰問。等到回朝複命後,秦桧想借金人之口來稱贊自己,并授意萬俟卨将這種“稱贊”上奏給高宗,可萬俟卨卻故意刁難他,不按他的意思來辦,進而讓秦桧大為惱火。

第二件是發生在萬俟卨羞辱秦桧後不久。當時秦桧為提拔自己的親信做官,便派小吏把任命狀送給萬俟卨,要求他副署同意。可萬俟卨見到任命狀後,卻以沒有接到聖旨為由拒絕副署。秦桧獲悉後大怒,就此跟萬俟卨斷交。随後,言官李文會、詹大方作為秦門黨徒,按照秦桧的授意,在高宗面前極力彈劾萬俟卨,最終迫使皇帝将其罷職遠流,後酌情遷移到沅州。

謀害嶽飛的幫兇之一,後跟奸相秦桧反目成仇,最後卻能得以善終

秦桧病死後,高宗再次起用萬俟卨

萬俟卨廢居沅州長達十餘年時間,直到秦桧病死後的次年(1156年),才被高宗再度征召回朝,并重新擔任參知政事,此時他已是年過七十的老翁。不久,萬俟卨升任宰相,并繼續執行投降主義路線,深為百姓所恨。次年,萬俟卨病死,終年75歲。這位坑害嶽飛的巨奸小醜,最後卻得以善終,實在令人憤慨至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