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大部分地區,開啟了“速凍”模式,孩子們憋在家裡,時常會發出生命的呐喊:
“好無聊!媽媽,你能陪我玩一會嗎?”
你會陪孩子玩嗎?你愛陪孩子玩嗎?你知道怎麼玩嗎?
很多父母,可能會陪孩子玩,但陪着陪着,就覺得無聊,無法繼續,或者直接拿起手機,心不在焉地陪着孩子。

有的父母壓根不知道怎麼陪孩子玩,不知道玩什麼?
這也很正常,作為一個五年資深寶媽,坦白說,陪玩确實是一項需要花心思的事情,沒有仔細琢磨過,遊戲中手足無措也是很正常的。
以下是我陪玩的經驗,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
01、遊戲之外一切皆是玩
說到陪孩子玩,我們第一想法是手工、畫畫、過家家……
有的我們覺得太幼稚;有的準備工作太多,太麻煩;有的遊戲真心不會,特别是一些手殘黨。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除了這些正兒八級的遊戲,生活中,一切皆是遊戲。
你可以讓孩子加入你的家務中來。
對你來說,家務是任務,對孩子來說,很多家務是非常吸引他們的遊戲。
比如小一點的孩子,讓他跟你一起剝豆子,一人一堆,看誰先剝完;
給他一個小拖把,讓他幫你拖地;
讓孩子自己嘗試洗襪子,晾衣服,疊衣服,給衣服分類,刷碗等等。
孩子一般都會玩得不亦樂乎。
我們家孩子從兩三歲開始,我就經常帶着他“玩家務”。
這裡的關鍵是,把家務當遊戲,不要有其他企圖。
不要帶着挑剔的眼光,指責他哪裡做得不夠好,或者企圖培養一個勤勞的孩子等等。
隻是把它當成一項好玩的遊戲,讓孩子體驗其中的樂趣。
其實這樣反而能培養出勤快的孩子。
02、孩子才是遊戲的“原住民”
如果你實在想不出來玩什麼,那不妨跟着孩子的節奏。
孩子是資深的遊戲創造者和玩家,他們才是遊戲的“原住民”。
有的時候,我設計的遊戲,經常玩着玩着,就被孩子帶節奏了。
然後就跟着他走了,他說怎麼玩就怎麼玩。
我發現,其實孩子是自帶遊戲劇本的。
03、這些遊戲可以陪孩子玩
你扔我接
拿一些毛絨玩具,或者不怕摔的小物件,一個人扔,一個人拿着框子或者紙盒去接。
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反應靈活度,還能讓精力充沛的孩子放放電。
守門員遊戲
孩子站在客廳到房間的走廊中,大人扔球,孩子來攔球。
孩子為了攔住球,要經常跳起來,是一項很好的運動遊戲。
猜謎語遊戲
你想一個物品,描述他的特征,讓孩子猜是什麼,也可以讓他畫出來。
比如一種水果,秋天成熟,顔色是黃色的……
故事接龍
編一個故事,然後輪流接故事的發展。
可以很好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在家能和孩子玩的遊戲其實非常多,這裡沒辦法一一羅列出來,給大家推薦一套很不錯的書《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不是廣告,純屬友情推薦哦!
這套書一共四冊,适合2-10歲的孩子,将蒙氏教育理念融入200個家庭遊戲中。家長直接拿來用。
04、勇敢拒絕孩子,玩自己想玩的
如果你發現和孩子玩遊戲時,自己并不享受遊戲,甚至覺得痛苦,這就失去來遊戲真正的意義。
是以,如果孩子讓你陪他玩你不喜歡的遊戲,你可以說:
“媽媽不想玩這個遊戲,我們玩點别的好嗎?媽媽想玩……”
很多父母認為,玩遊戲就要遷就孩子,玩他喜歡的。
如果你仔細觀察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的玩耍,你會發現,他們往往能玩得很開心,他們不會讓着誰,更不會有誰想在遊戲中教對方點什麼。
是以把自己當成孩子,平等地玩耍,玩你們都喜歡的遊戲吧。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