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是金、元時期一位頗有名望的學者。其孫郭守敬在郭榮的教養下,從小勤奮好學,在少年時代就養成了很強的動手能力。到了十五六歲時,就可以曾根據書上的一幅插圖,用竹篾紮制出一架測天用的渾儀,而且還堆土做了一個土台階,把竹制渾儀放在上面,進行天文觀測。他還曾根據北宋燕肅一幅拓印的石刻蓮花漏圖,弄清了這種可以保持漏壺水面穩定的、在當時頗為先進的計時儀器的工作原理。

忽必烈的重要謀士、著名學者劉秉忠在邢台西南的紫金山中結廬讀書。郭榮與劉秉忠交好,便将一位少年郭守敬送到劉秉忠門下深造。劉秉忠精通經學和天文學,郭守敬在他那兒獲得了頗多的教益。1251年,劉秉忠被當時總領漠南漢地事務的忽必烈召入幕下。劉秉忠離開邢台後,把郭守敬介紹給了張文謙。
郭守敬成年不久後,受命來安撫邢台一帶地方的脫兀脫和劉肅等,發起了整治開挖水流河道的工作,并專門聘請郭守敬承擔工程的規劃設計。郭守敬根據家傳學問,再加上認真的調查勘測,很快就弄清了因戰亂而破壞了的河道系統。随後的疏浚整治工程,使蔓延的水澤各歸故道,并且在郭守敬的指點之下一舉挖出已被埋沒了近三十年的石橋遺物。這項工程受到了時人的傳頌,著名文學家元好問曾專門為此寫了一篇《邢州新石橋記》,文中的郭生指的就是年輕的郭守敬。
中統元年(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府(後稱上都)即位,命張文謙到大名路(今河北大名一帶)等地擔任宣撫司的長官,郭守敬也跟随張文謙一同前往學習。郭守敬所到之處,做了許多河道水利的調查勘測工作。他還在大名召集匠人,鼓鑄了一套他少年時所探究的蓮花漏。蓮花漏,古代計時器的一種。郭守敬把作為裝飾性的蓮花作了改動,是以改稱為寶山漏。“寶山漏”是當時比較理想的計時器,鑄成後,被調至燕京,安放于靈台,做為天文台标準計時器。郭守敬在主持大地觀測和《授時曆》編纂遷程中,就是使用“寶山漏”計時的。郭守敬晚年又創制了“櫃香漏”、“靈台水運渾天漏”、“屏風香漏”、“大明殿七寶燈漏”等計時器。其中“靈台水運渾天漏”既是觀測天象的儀表,又是一個計時器,它的計時器裝置是在水運渾天儀上裝有兩個木人,它們在水渾天儀轉動的時候,自動按刻、按時各自擊鼓敲鐘,報到時刻。
中統三年(1262年),因時任左丞的張文謙的推薦,郭守敬在開平府受到忽必烈召見,他面陳關于水利的建議六條,每奏一事,忽必烈都點頭稱是,對他頗為贊賞。随即被忽必烈任命為提舉諸路河渠,掌管各地河渠的整修和管理工作。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任命中書左丞張文謙出任西夏中興等路行省長官,并命諸路河渠提舉郭守敬同行,具體負責甯夏治水複屯事宜。經實地勘查,郭守敬否定了另開新渠的主張,認為重點應放在修複疏通舊有管道上。同時提出建滾水壩以減弱水勢,在管道引水處築木閘堰以提高水位,建渠首進水閘以保證管道有充足水量,建退水閘以調節流量等技術方案。經過數年的辛勤勞動,共修複疏浚興、靈、應理、鳴沙等四州主幹渠12條、支渠68條,使9萬餘頃土地恢複了灌溉。這次修複的沿河管道壩閘,設計精細,品質堅固,直到明代中期還在繼續使用。郭守敬從興築水渠到建築水壩和水閘,是人類由儲水到控水認識上的一個飛躍,也是人工灌溉史上的一個進步。
至元十三年(1276年),都水監并入工部,郭守敬任工部郎中。同年,忽必烈根據劉秉忠生前建議,命張文謙等主持修訂新曆,郭守敬與王恂受命率南北日官進行實測,提出了“曆之本在于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的正确主張。郭守敬首先檢查了大都城裡天文台的儀器裝備。這些儀器都是過去金國的遺物。其中渾儀還是北宋時代的東西。另外,天文台所用的圭表也因年深日久而變得歪斜不正。郭守敬立即着手修理,把它扶置到準确的位置。這些儀器終究是太古老了,郭守敬不得不創制一套更精密的儀器,為修曆工作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通過一系列精準的天文測量,并且在南宋《成天曆》的基礎上,郭守敬等傑出的科學家終于克服了修訂曆法中的種種困難,非常成功的精确制訂完成了《授時曆》這部卓越的曆法。公元1280年春天。忽必烈按照“敬授民時”的古語,将修訂完成的曆法取名為《授時曆》。這部曆法,反映了當時我國天文曆法的新水準。它有不少革新創造,例如,定一回歸年為365.2425日,比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實際時間,僅差25.92秒,和現代世界通用的公曆完全相同。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上司并開辟了大都(今北京市市區)的白浮堰,開鑿了由通州到大都積水潭(今北京什刹海)大運河最北的一段——通惠河的修建工程。至元三十年(1293年)七月,忽必烈從上都(今内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回到大都,路過積水潭,見其上“舳舻敝(蔽)水”,大悅,親賜名為通惠河,并賜郭守敬鈔一萬二千五百貫,命他仍以太史令職兼提調通惠河漕運事。
大德七年(1303年),成宗下诏,凡年滿七十歲的官員皆可退休,唯獨郭守敬,因為朝廷還有工作依靠他,不準退休。由此形成了一個新例:太史院的天文官都不退休。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去世,享年八十六歲。
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以郭守敬的名字為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形山”。1977年3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
(本文已獲得微信公衆号講故事的翁老頭獨家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