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是金、元时期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其孙郭守敬在郭荣的教养下,从小勤奋好学,在少年时代就养成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到了十五六岁时,就可以曾根据书上的一幅插图,用竹篾扎制出一架测天用的浑仪,而且还堆土做了一个土台阶,把竹制浑仪放在上面,进行天文观测。他还曾根据北宋燕肃一幅拓印的石刻莲花漏图,弄清了这种可以保持漏壶水面稳定的、在当时颇为先进的计时仪器的工作原理。

忽必烈的重要谋士、著名学者刘秉忠在邢台西南的紫金山中结庐读书。郭荣与刘秉忠交好,便将一位少年郭守敬送到刘秉忠门下深造。刘秉忠精通经学和天文学,郭守敬在他那儿获得了颇多的教益。1251年,刘秉忠被当时总领漠南汉地事务的忽必烈召入幕下。刘秉忠离开邢台后,把郭守敬介绍给了张文谦。
郭守敬成年不久后,受命来安抚邢台一带地方的脱兀脱和刘肃等,发起了整治开挖水流河道的工作,并专门聘请郭守敬承担工程的规划设计。郭守敬根据家传学问,再加上认真的调查勘测,很快就弄清了因战乱而破坏了的河道系统。随后的疏浚整治工程,使蔓延的水泽各归故道,并且在郭守敬的指点之下一举挖出已被埋没了近三十年的石桥遗物。这项工程受到了时人的传颂,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曾专门为此写了一篇《邢州新石桥记》,文中的郭生指的就是年轻的郭守敬。
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府(后称上都)即位,命张文谦到大名路(今河北大名一带)等地担任宣抚司的长官,郭守敬也跟随张文谦一同前往学习。郭守敬所到之处,做了许多河道水利的调查勘测工作。他还在大名召集匠人,鼓铸了一套他少年时所探究的莲花漏。莲花漏,古代计时器的一种。郭守敬把作为装饰性的莲花作了改动,因此改称为宝山漏。“宝山漏”是当时比较理想的计时器,铸成后,被调至燕京,安放于灵台,做为天文台标准计时器。郭守敬在主持大地观测和《授时历》编纂迁程中,就是使用“宝山漏”计时的。郭守敬晚年又创制了“柜香漏”、“灵台水运浑天漏”、“屏风香漏”、“大明殿七宝灯漏”等计时器。其中“灵台水运浑天漏”既是观测天象的仪表,又是一个计时器,它的计时器装置是在水运浑天仪上装有两个木人,它们在水浑天仪转动的时候,自动按刻、按时各自击鼓敲钟,报到时刻。
中统三年(1262年),因时任左丞的张文谦的推荐,郭守敬在开平府受到忽必烈召见,他面陈关于水利的建议六条,每奏一事,忽必烈都点头称是,对他颇为赞赏。随即被忽必烈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掌管各地河渠的整修和管理工作。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任命中书左丞张文谦出任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长官,并命诸路河渠提举郭守敬同行,具体负责宁夏治水复屯事宜。经实地勘查,郭守敬否定了另开新渠的主张,认为重点应放在修复疏通旧有渠道上。同时提出建滚水坝以减弱水势,在渠道引水处筑木闸堰以提高水位,建渠首进水闸以保证渠道有充足水量,建退水闸以调节流量等技术方案。经过数年的辛勤劳动,共修复疏浚兴、灵、应理、鸣沙等四州主干渠12条、支渠68条,使9万余顷土地恢复了灌溉。这次修复的沿河渠道坝闸,设计精细,质量坚固,直到明代中期还在继续使用。郭守敬从兴筑水渠到建筑水坝和水闸,是人类由储水到控水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也是人工灌溉史上的一个进步。
至元十三年(1276年),都水监并入工部,郭守敬任工部郎中。同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生前建议,命张文谦等主持修订新历,郭守敬与王恂受命率南北日官进行实测,提出了“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郭守敬首先检查了大都城里天文台的仪器装备。这些仪器都是过去金国的遗物。其中浑仪还是北宋时代的东西。另外,天文台所用的圭表也因年深日久而变得歪斜不正。郭守敬立即着手修理,把它扶置到准确的位置。这些仪器终究是太古老了,郭守敬不得不创制一套更精密的仪器,为修历工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天文测量,并且在南宋《成天历》的基础上,郭守敬等杰出的科学家终于克服了修订历法中的种种困难,非常成功的精确制订完成了《授时历》这部卓越的历法。公元1280年春天。忽必烈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将修订完成的历法取名为《授时历》。这部历法,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它有不少革新创造,例如,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领导并开辟了大都(今北京市市区)的白浮堰,开凿了由通州到大都积水潭(今北京什刹海)大运河最北的一段——通惠河的修建工程。至元三十年(1293年)七月,忽必烈从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回到大都,路过积水潭,见其上“舳舻敝(蔽)水”,大悦,亲赐名为通惠河,并赐郭守敬钞一万二千五百贯,命他仍以太史令职兼提调通惠河漕运事。
大德七年(1303年),成宗下诏,凡年满七十岁的官员皆可退休,唯独郭守敬,因为朝廷还有工作依靠他,不准退休。由此形成了一个新例:太史院的天文官都不退休。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去世,享年八十六岁。
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本文已获得微信公众号讲故事的翁老头独家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