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元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接上期)

说完了南宋辽金,历史的车轮滚到了公元1227年,那一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骑兵东征西讨,在进攻西夏时身故,到了公元1279年忽必烈歼灭南宋的残余船队,征服南宋,建立元朝统治。

一、游牧文明的发源历史背景

发展到公元十三世纪的时候,由于蒙古汗国的出现,而进入鼎盛期的蒙古人从这里发出了撼动世界的号令,对欧亚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元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从公元7世纪就登上历史舞台,但一直扮演配角的蒙兀室韦,于公元十三世纪初,在其伟大领袖成吉思汗(即元太祖,公元1162-1227年) 领导下,终于集前代北方游牧民族文明之大成,建立了蒙古汗国,担当了历史舞台上的主角,蒙古汗国的成立,象征着蒙古族的统一与团结。

能征善战的骑兵部队,以横扫千军的力量,相继在欧亚大陆上灭国扫荡,最终建立了窝阔台、察合台、钦察(金帐)、伊儿四大汗国和繁荣盛大的蒙古王朝。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元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不可否认,辽阔的蒙元帝国是通过一连串的战争杀戮而建立起来的。

但同时,蒙元帝国亦为世界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蒙古大军的铁骑浩浩荡荡,开辟了由亚洲到欧洲的宽敞道路,军队通过之后,便把它让给民间。使无数的商人、工匠、科学家、学者和传教士往来大道之上,使东方与西方得以畅通无阻地进行经济、文化、科学的交流。

假如没有这条道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 就不会到达中国,也不会写出举世闻名的《东方见闻录》,把亚洲的文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物产、地理等详细地介绍到欧洲,那么,哥伦布(Colombo) 就不会从这部不朽著作中获得宝贵的启示,去完成发现美洲的伟大航行。

正是通过这条大道,中国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才得以传播到欧洲,使之成为摧毁中世纪黑暗壁垒的强大武器,为欧洲近代文明的产生铺路。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元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二、元代的历史文化背景

昨天晚上正好看到湖南台在播放《中国》第二部,介绍了忽必烈和国师八斯巴的儒家和佛教结合的治国策略,蒙古人能掌握到世界局势中的优越地位,在历史中可算独一无二。

这只游牧文明的原始部落早期靠放牧和狩猎为生,部落最繁荣时其人口只有100万左右,但是能将其文化并存于农耕文明、航海文明之列,一定是有着及其骄人的业绩和辉煌,在中世纪初期,他们的武功却使欧亚大陆几乎全在他们操纵之中,以至东西极端所幸存的地方极为有限。

由于其特殊的血缘家族间的团结,又有着游牧民族的刻苦耐劳性格特别是生存的环境所迫,于是蒙古人从小就有着剽悍的性格,为部落源源不断的提供着极优异的兵员。特别是灭掉以前契丹之辽和女真之金,在这种局部的战争中已经将骑兵大兵团的战术充分演练并发挥出来,可是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更是将其扩张而发挥到极致。

蒙古人的部队机动性强,极守纪律,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以风驰电掣的速率行动而占尽先机,他们作战勇猛,所向披靡。在疆域最大时,包括俄罗斯的大部分疆域,莫斯科和基辅在内,阿富汗及伊拉克的疆域,向东延伸包括中亚地带与中国新疆,都属于在大可汗的统御下,几个汗国分别由其子孙的辖域。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元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忽必烈他自己的领域北至蒙古沙漠地带,南达中国海之海滨。跟所有的皇位争夺一样,忽必烈在争夺名位时也和他弟弟阿里不哥兵戎相见,忽必烈的大可汗是在公元1260年自称的,获胜后,他仍须对付同族那些位于中亚地区蒙古领袖所组织的联盟,他们是由从兄海都率领,坚称忽必烈的大可汗称呼不符合成吉思汗确定的由众人推荐的结果,迄至忽必烈在公元1294年逝世之日,两方冲突仍未停息。

虽说忽必烈征服南宋,建立的元帝国,可是他在位时,也向西北用兵阻挡了其他的游牧民族,使中国不再遭受其游牧铁骑的蹂躏。从某种意义上说,忽必烈的元代跟成吉思汗占领的欧亚大陆板块没有太多的关系,元朝只是蒙古人在原居住地重新搭建的一个以汉人、汉文化为主体的管理国家,十几年前我曾经淘宝去过乌兰巴托,当地的蒙古人还是很怀念成吉思汗的时代,但是真正的元代跟成吉思汗的关系可能仅仅因为忽必烈是他孙子的这一点,因为忽必烈是在公元1271年,在汉臣的怂恿之下,将自己管辖的大汗帝国创建了元朝,而这个时期距离成吉思汗死去已经过了快五十年了,成吉思汗的三个孙子各有自己的疆域,忽必烈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为真正的大可汗,统领各汗国的权力也就名实俱亡了。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元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但是忽必烈似乎在这方面并不介意,他一心专注于中国,企图垄断东亚。

蒙古铁骑利用疾风快马的征伐速度,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但是如何经营这个雄跨欧亚的大帝国,忽必烈及其继承者仍是以“马上”得天下的精神治理这个国家,重武功而轻文治,以至于制度无法上轨道,改革也无法落实。

短短九十年以后,这个中国史上空前的大帝国被明朝取代,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新的阶段---第三帝国。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元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三、元代时期文化背景及艺术特征

元代的思想文化艺术方面有了特殊发展,主要反映在宗教、文学、科技、文人绘画及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

我们现在熟知的瓷器,就是在唐宋瓷器的基础上,景德镇烧造的釉下青花、釉里红与祭蓝、卵白釉等都取得了新成就,元青花使用高岭土的钴料高温烧制的,元代的元曲的兴盛,最后成为与汉赋、唐诗、宋词并称的中国优秀文学遗产。

元代玉器,法古汉唐,但新颖别致的装饰技艺,改变了前朝洗练生动、形神兼备的艺术风格。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元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总体上看,粗作应是北方做工,而细琢应是南方做工。

粗作器物的粗率直、刀法浑厚,颇具古风;南方玉器则以一丝不苟地精雕细琢著称。

元代玉器形体气势的营造,源自于蒙古族人豪放的性格,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元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四、元代玉器的基本特征

元代玉器是在宋、金玉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又有突破,形成了新的粗率豪放的特色,这也是元代玉器的一种变化。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元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玉器种类,既有朝廷官员用玉,也有民间百姓用玉,既有精雕细琢的,也有光洁素面的;还有镶金嵌珠的,反映了元代玉器的基本概貌和特色。

元代玉器常见的有礼仪、文玩、佩饰、器皿等,如壁、圭、臂搁、墨床、花卉佩、人物佩、禽鸟鱼形坠、环、带钩、带板、杯、尊、壶、炉顶等。

有元代新出现的带钩扣饰、玉押、玉海等。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元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常见的装饰题材有春水、秋山、鸟纹、花卉纹等,还有龙纹、螭虎纹、云纹、山水、海兽等,每一种纹饰都有时代的特征。

五、元代玉器的鉴赏特点

元代玉器的各种雕琢技艺相当娴熟,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主要有镂空透雕和浮雕两大类。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元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镂空透雕吸收和继承了宋、金高超的镂雕传统技艺,且又有新的发展。

多层镂空透雕更是广泛应用,以花卉纹为主,层次分明,具有强烈的透视效果。

浮雕技法更是出神入化。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元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以禽兽纹为主,刻画所表现的主题突出,形体饱满,重在传神,但在某些浮雕玉器的地子、侧面、内壁或暗面则不求甚精,常出现不拘小节的情况,这种主次、详略、精粗得当的艺术.处理,使得主题更为鲜明。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元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在我免费推广的文字专栏系列下方,还有专门的鉴定方法介绍课程,如果您觉得我的文字对你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学习玉器的鉴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点击下方的链接课程,不仅有各种鉴定识别的方法,还有如何利用自己的收藏,实现以藏养藏的梦想,50堂课程,只需要转发订阅成功,还可以分享50%的培训费用,看看其他学员的好评和课程的目录,还不赶快动动手指,跟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