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满之后记住这个养生重点,能打好整个夏天的健康基础!

作者:光明网

5月20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夏日的渐进与成熟。很多地方也陆续进入雨季,湿热之气交结,气候闷热潮湿。

小满过后,记住一个养生要点

小满是节气养生的转折点,标志着暑天湿热拉开帷幕。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余莉萍在医院公众号刊文中表示,此时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湿热之气交结,气候闷热潮湿,易导致脾胃之气不足,湿热之气困脾,出现如四肢沉重、容易疲劳、失眠、食欲下降、恶心、头晕、大便稀溏,腹满腹胀、不思饮食等不适。

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脾”,脾主运化,脾胃功能好,才能把体内多余的湿气运化出去。因此小满养生应注重清热健脾祛湿,做到“既病防变,未病先防”。①

小满之后,正是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活跃时期,稍有不慎就容易感冒生病。因此,提醒大家注意日常饮食起居养生,顺应天时以养生,健康平安过夏季。②

湿热容易引发多种疾病

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研究室主任医师毛炜曾在广东卫视节目中介绍,湿热是人体内的湿和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最容易导致以下常见疾病:

1. 皮肤问题

比如脂溢性皮炎、酒糟鼻、脓包痤疮、毛囊炎、疮疖肿毒等。或者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脚癣等。

2. 肝胆疾病

比如携带肝炎病毒、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等。

3. 泌尿疾病

在过度疲劳时,比较容易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

4. 筋肉疲劳

容易出现腰酸背痛、浑身酸痛。

5. 常见慢病

包括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因为血糖、血脂过高都可以归结为湿气重浊。③

试试这些实用的祛湿招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医师徐艺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试试这些实用的祛湿招。④

“一泡”

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越有必要,热水泡脚可以刺激胃经、膀胱经等足部的6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利水的作用。

“二不”

1. 不贪凉:炎炎夏日,冷饮、饮料是解暑选择,但是由于饮料温度太低,容易影响胃气和降,出现嗳气、腹胀等症状。

2. 不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可避免脚气、湿疹等病症的发生。

“三穴”

常用于祛湿的穴位有以下三个:

1. 丰隆穴: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把脾胃的浊湿排出去。此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八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一天2次,每次3分钟。

小满之后记住这个养生重点,能打好整个夏天的健康基础!

图据《针灸经络经穴图》

2. 足三里穴:是调理脾胃、驱赶内湿的好穴位。在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处,往下约4指宽,胫骨前缘一横指,一天2次,每次3分钟。

小满之后记住这个养生重点,能打好整个夏天的健康基础!

图据《针灸经络经穴图》

3. 中脘穴:能和胃健脾,适用于痰湿困脾的人群。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脐连线中点(脐上4寸),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2-5分钟。

小满之后记住这个养生重点,能打好整个夏天的健康基础!

图据《针灸经络经穴图》

“四粥汤”

养生粥汤可健脾胃祛湿气。推荐日常饮食可多饮用红豆薏仁粥、芡实莲子粥、山药冬瓜汤、鲫鱼汤,有很好的清热利水、滋阴祛湿功效。

本文综合自:

①2022-05-19武汉市中医医院《二十四节气养生|小满:宜清热健脾祛湿,做到“既病防变,未病先防”》

②2024-05-20山西省中医院《小满遇上520,养生牢记“3不吃5不要”,身体健康才圆满》

③2023-04-12广东卫视健康有道《疾病来袭,气味先知,湿热的危害有多大?》

④2019-07-12健康时报《祛湿记住一二三四》

来源: 健康时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