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镇国之宝失踪300年,发现时竟藏身道观里,被一群道士拿来装咸菜

常言道:“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其实不仅人会有这种不得志的时刻,文物也有从神坛跌落、被当成菜缸饭碗之时,它们只恨自己不能开口说话,没有知音欣赏它们艺术价值,以至于被普通人忽视糟践。

镇国之宝失踪300年,发现时竟藏身道观里,被一群道士拿来装咸菜

如果能说话,它们恐怕早就跳脚大骂“愚蠢的人类”了。

在大陆有这样一件神奇的镇国之宝,它的经历十分坎坷:在皇帝的指挥下,宫廷最顶级的玉工汇聚一堂,集合当时最精巧的工艺与智慧打造了它,为它用掉了近万斤的玉料;它诞生之后就只出现在国宴上,身份尊贵,价值连城,让外国人都向往不已,活在了西方的传说中;

可之后发生了一点意外,它失踪了300年,被找到时,人们发现它从国宴重器惨变道观“菜缸”,满身的咸酸味儿挥之不去。这落差怎一个惨字了得,这一切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镇国之宝失踪300年,发现时竟藏身道观里,被一群道士拿来装咸菜

这件镇国之宝就是大名鼎鼎的“渎山大玉海”。渎山大玉海属于元代玉瓮,它的前身是一整块巨无霸黑质白章椭圆形独山玉石,经过内部掏空、外部装饰,精细打磨系列操作后,最终华丽变身成为古代国宴的皇家贮酒器,下令制造它的人,就是元世祖忽必烈了。

镇国之宝失踪300年,发现时竟藏身道观里,被一群道士拿来装咸菜

那是1265年,忽必烈觉得自己一统江山功业完成在望,踌躇满志,就琢磨着打造一些能展示皇家霸气风范、象征江山稳定、国力强盛的东西。玉工们领会了忽必烈的意思,花了无数功夫,将玉瓮外面装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图案,所以这件大玉瓮才有了“玉海”之名。

除此之外,渎山大玉海内外还装饰了十几种动物图案,龙、螭是专用象征蒙古汗的,其他有鹿、猪、马、犀、鲤鱼、螺、蟾、蚌、鳌鱼、兔、豚、鼠头鱼,浮雕精美,玉质细腻,本来就已经很有审美价值,忽必烈相当满意,完工之后就叫人把它搬到了元大都(今北京市)太液(今北海)中的琼华岛(今白塔)的广寒殿。

镇国之宝失踪300年,发现时竟藏身道观里,被一群道士拿来装咸菜

渎山大玉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特大型玉雕,这个“特大”可不是浪得虚名,忽必烈开宴会喝酒的时候,渎山大玉海肚子里能装30多石酒,这也算对得起它的重量了——渎山大玉海重达3500公斤。

这样的杰作世界上很难再找到,所以渎山大玉海也曾经威风一时。元朝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见了渎山大玉海之后被震撼到了,回去就在旅游日记里描述:斯里兰卡国王有一颗珍贵红宝石,价值一座城;但中国的渎山大玉海更珍贵,要用四座城才能换到!

镇国之宝失踪300年,发现时竟藏身道观里,被一群道士拿来装咸菜

这描述让当时的西方人对东方的富饶十分向往,但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之后,渎山大玉海就历经坎坷一度失踪,直到300多年后的清朝,渎山大玉海被发现缩在了京城西华门外的真武庙角落,道士们一点也没把它当镇国玉器,给它肚子里塞满了咸菜......

“盖章狂魔”乾隆皇帝是个文物爱好者,他听说之后相当心疼,立马派人拿千两黄金将渎山大玉海给“赎身”出来,加以保护。不过,让乾隆帝不在文物上留痕迹比让他三天不吃饭还难,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渎山大玉海腹内理所当然地刻上了乾隆的御诗(水平也理所当然不咋地)。

镇国之宝失踪300年,发现时竟藏身道观里,被一群道士拿来装咸菜

如今渎山大玉海被放在北京北海团城承光殿前的玉瓮亭中,不少中外游客都欣赏过它壮丽大气的风采,现代文物专家更是将它评为中国的“镇国玉器之首”,绝世国宝。不得不说,作为一件文物,渎山大玉海的经历也算是相当传奇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