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一族是早有耳聞的,指的是年齡都已成年,并有謀生能力,卻仍未“斷奶”,“長大不成人”,得靠父母供養的年輕人。想不到現在居然還有“啃小”的,指的是些利用孩子來賺錢,把日常“曬娃”變成有目的地營運 ,讓孩子出鏡,參與網絡表演的人。為了博眼球,吸引流量,他們甚至讓兒童模特擺出不雅姿勢、做一些暗示性比較強的動作。

自媒體時代,流量就意味着商機。開始的時候,有些父母給自己的孩子拍照片,視訊上傳到網上,隻是為了記錄孩子的成長。但是萌娃的形象往往受到大家的喜歡,是以一些小孩子出鏡的小視訊流量非常高,也就出現了一些所謂的“網紅兒童”。于是有人從中獲得看到了“商機”,日常”曬娃“就開始變了味,成人進行營運,排練,兒童變成了按照劇本演出的”演員“。
為了吸引眼球,父母讓兩歲的孩子穿着尿不濕做菜,美其名曰”是孩子自己喜歡,每當餓了的時候,就會拉着大人的手去廚房“,這麼小的孩子,可能會拉着大人的手去廚房,但是他們真的會打雞蛋做菜做飯?在廚房這種有刀具,明火,開水的環境中,有幾個家長會讓一個兩歲多孩子去接觸“廚藝”?
為了博取流量,還有家長把自己3歲的孩子當吃播,不斷喂食,有時候孩子明确表示不想吃了,家長還是繼續添飯,以至于3歲的孩子就養到了70斤。如果僅僅是曬娃,會這樣嗎,有必要讓孩子無節制地吃東西嗎?如果真想賺錢,父母為何不自己做個吃播呢?
為了讓孩子成為“網紅”,也有家長讓5歲的小女孩成為美妝部落客,拿着眼影,粉底啥的奶聲奶氣的教人化妝,而且視訊中的文案也是非常成人化,有的有很強的暗示性,讓人看了不禁為孩子感到一絲擔憂。
這些孩子的家長為何如此熱衷“包裝”孩子?為他們拍攝各種短視訊,甚至不惜讓孩子做吃播,成為美妝部落客,做一些和他們年齡不符的事情?因為如果這些短視訊有了流量,火爆了起來,那麼廣告也就随之而來,對這些父母來說,拍攝孩子不僅僅是為了記錄成長,更是一門“生意”。
點開一些熱衷于拍攝孩子的賬号的首頁,可以看到要麼有商品櫥窗,好物推薦,要麼就大大方方地寫着“找我官方合作”,可見這些家長費勁巴拉地拍攝孩子并不是閑着沒事,也不是單純”曬娃“,尋找廣告合作才是重點。根據相關人士介紹,一些營運得好的兒童類短視訊賬号,一個月能收入十幾萬元。
有家長也許覺得,自己家的小孩,拍點小視訊賺錢怎麼了,他們甚至認為孩子成網紅出名了就代表自己營運很成功,很厲害。但是這樣的“啃娃”行為,是實實在在的“坑娃”。因為要想吸引眼球,就需要小孩子按照大人預設的情景進行表演,按照”劇本“賣萌,這對小孩子來說并不容易,會透支他們的體力精力,很容易形成心理焦慮。
另一方面,孩子過早參與短視訊,直播等商業活動,也可能會扭曲他們的價值觀,讓他們的心态比較浮躁。這些都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的,家長為了短期的利益而犧牲孩子健康快樂的童年,劃得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