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能夠聽到家裡有男孩的家長抱怨,說要是生個女兒多好,乖巧可愛不用操心,不像男孩子,調皮搗蛋到處亂跑。
之是以家長覺得心累,也許是教育方法不得當,如果能明白這幾點,男孩也可以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

周末的天氣格外晴朗,我們幾個大學好友帶着各自的寶寶去郊外踏青。整個遊玩的過程中,小希家的女娃一直緊緊拉着閨蜜的手,時不時地還小聲和小希交流幾句,俨然就是一個貼心的小棉襖。
可是娜娜卻被兒子惹得極度抓狂,讓他在旁邊跟妹妹玩,一轉眼兒子就不見蹤影;讓他在前面好好走,可他偏要蹦蹦跳跳,找一條幾乎走的羊腸小道,更是時不時地向娜娜扮鬼臉,表情裡充滿着挑釁的意味。
《本質差異:男女大腦的真相》一書道出了男孩和女孩差距的根本原因:
男孩女孩的差異,源于天性,更源于他們不同的大腦構造。
女孩和男孩相比,心思更為細膩,心理更為早熟。當然這個層面解釋起來較為深奧,如果簡單地說養育方式不同,也許我們就能更加了解男孩。
如果你家有男孩,不妨試試允許他常做這幾件事,他們一定會一天比一天更堅韌和優秀。
允許男孩示弱
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似乎男孩哭是一件很丢臉的事情。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突然湧現出不同的情緒,這些情緒讓我們哭,讓我們笑,都是非常正常的表現,為什麼男孩就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壓制自己的淚水呢?
男孩也會累,也會拎不動父母交到他們手裡的東西,也會在爬山爬到一半時突然向父母求抱抱。如果是女孩,想必很多父母都會接過門的東西,又或者趕緊抱起孩子。但是男孩卻不同,你必須學會自己面對這些所謂的困難。
接受男孩偶爾的示弱,讓他們有哭的權利,有撒嬌的權利。這樣才會讓男孩知道父母是愛他們的,也會讓他們更加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情緒,成為一個積極樂觀陽光向上的人。
允許男孩懦弱
男孩被稱為男子漢大丈夫,他們必須堅強勇敢,當有人向自己揮出拳頭時,男孩必須勇往直前,哪怕咬緊牙關也不能退縮,否則就會被人嘲笑是縮頭烏龜,懦弱無能。
但是父母有沒有想過,當男孩所面對的問題已經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之外,他們還必須勇敢嗎?比如男孩看到有人落水,自己想救,但不會遊泳,如果這個時候隻是幫忙呼叫,會不會被認為懦弱呢?
如果男孩在從小就被父母嚴格規定不許懦弱,那麼此時他們的腦海裡也許就會立刻蹦出父母所說的。最終的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如果當初孩子懦弱一點,也許就不會出現讓父母遺憾終身的後果。
允許男孩自私
你是男孩要讓着女生,你是哥哥要讓着妹妹,相信很多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聽到類似這樣的話。仿佛因為有了男孩的身份,他們就必須大公無私,把自己喜愛的一切都拱手相讓。
比如男孩正在玩一輛心愛的小汽車,但是一個小妹妹走上前吵着也要玩。這時男孩的媽媽一定會說把汽車給妹妹玩一會兒,可是這輛汽車在男孩的心目中有着極為重要的地位,他怕眼前這個隻有兩歲的小妹妹不懂愛惜。
如果男孩不給,那麼在父母的眼裡自然就是自私的表現,必然會被父母一頓責罵。如果長此以往,男孩便會覺得自己不會擁有任何東西,所有的一切都要和大家分享,這顯然會讓他們的内心毫無幸福感,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允許男孩打鬧
孩子的天性就喜歡玩,隻是男孩和女孩之間玩的類型并不相同。比如女孩喜歡玩洋娃娃,化妝盒,男孩子喜歡玩汽車手槍,還有樂高。而日常生活中最明顯的差别,就是女生偏安靜,男孩喜歡追逐打鬧。
如果父母確定孩子打鬧隻是遊戲的一種方式,不會存在安全隐患,那麼不如就放手讓男孩跑一跑鬧一鬧。因為這是他們認可的一種交友方式,盡量滿足自己想要玩的心願,也能夠在這樣你追我趕的過程中加深友誼。
有一種說法是調皮的孩子更聰明,暫且不論這句話的真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男孩奔跑跳躍的過程中,他們的大腦一直處于一個活躍的狀态,自然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養育孩子是一項艱巨的工作,男孩如此,女孩同樣也是如此,給他們多一點耐心和時間,相信總有一天會發現,原來每一個孩子都這麼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