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孝欽顯皇後:大清無冕女皇,21歲生下天子,臨終前一句話發人深省

“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後,一般情況下,清朝皇後谥号是16個字,但有一位皇後卻有22個字,幾乎達到了皇帝的标準,這位堪稱大清無冕女皇的女人,臨終前卻留下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孝欽顯皇後:大清無冕女皇,21歲生下天子,臨終前一句話發人深省

1、軍功世家之女

說到孝欽顯皇後,我們更常稱呼她為慈禧,這是一個充滿争議的曆史人物,論知名度,也是無出其右者,但孝欽顯皇後的家世卻鮮為人知。

葉赫那拉氏是清朝一個非常有名的姓氏,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的生母孝慈高皇後便姓葉赫那拉氏,但此葉赫那拉卻非彼葉赫那拉。

孝慈高皇後是葉赫部國主楊吉砮的女兒,屬于王族之女,這一支葉赫那拉氏被編入滿洲正黃旗,也出了一些響當當的人物,比如說康熙朝權臣納蘭明珠、清朝第一詞人納蘭性德、乾隆後宮的舒妃等。

孝欽顯皇後先祖确實來自葉赫部,但卻隻是世代居住于葉赫的蘇完,入旗的始祖名叫喀山,入的是滿洲鑲藍旗,與葉赫部王族那拉氏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簡單說,他們隻是同姓而已。

喀山入旗後,在遼東各地征讨,立下軍功,被封為三等男,又因撫育公主有功,加封二等子爵,此外,喀山後代還有兩個世管佐領的世職,這位喀山便是孝欽顯皇後的八世祖。

孝欽顯皇後的曾祖父名叫吉郎阿,曾在嘉慶朝任刑部員外郎和軍機章京,卒于嘉慶二十年。吉郎阿有一個兒子,名叫景瑞,即孝欽顯皇後的祖父,景瑞曾任職刑部郎中,娶妻瓜爾佳氏,生有三個兒子,第二子名叫惠征,這位惠征曾任職安徽甯池廣太道道員,他便是孝欽顯皇後的父親。

由上可知,孝欽顯皇後一家是以軍功起家,其家族成員大多在朝中六部任職,雖然官位不算太高,也屬于中級官僚家庭了。總體來看,孝欽顯皇後的家世還是很不錯的,雖然沒出過什麼大官,但與一般的官宦家庭還是強不少的。

不過,孝欽顯皇後一家在道光朝卻出現了一次危機。

道光二十三年,戶部銀庫出現虧空,道光對國庫進行盤查,孝欽顯皇後的曾祖父吉郎阿曾任職戶部銀庫司員,朝廷便向吉郎阿一家追繳兩萬一千六百兩銀子。當時吉郎阿已經不在人世,這個補交款便落在了孝欽顯皇後的祖父景瑞的身上。

然而,景瑞也無法湊齊這麼多銀兩,于是便被下獄了,看着父親被下獄,孝欽顯皇後的父親惠征便趕緊搜羅錢财,将款額給補交上了,最終景瑞在道光二十九年出獄。

孝欽顯皇後的父親惠征娶了歸化城副都統惠顯的女兒富察氏(這女婿與老丈人的名字好像是兄弟倆啊),惠征的兒女比較多,有三個兒子、四個女兒,三個兒子分别為照祥、桂祥、佛佑,四個女兒中的老大早年夭折,老二便是孝欽顯皇後,老三嫁給了道光第七子醇親王奕譞為嫡福晉,生下了光緒帝載湉,老四嫁給了慶親王奕劻的弟弟奕勳。

可以看到,從孝欽顯皇後姐妹這一代開始,便不斷與皇親宗室結親,到孝欽顯皇後侄女這一代更是都嫁給了近支王公,很明顯,這都是孝欽顯皇後的有意安排,一者可以友善在皇位傳承方面找本家之女所生的兒子,二者可以保證本家的富貴榮華。

比如說孝欽顯皇後的大侄女葉赫那拉氏(都統桂祥之女),在她的安排下,嫁給了妹妹所生的兒子載湉(光緒帝),這位便是被稱為“女中堯舜”的孝定景皇後(隆裕太後)。

孝欽顯皇後:大清無冕女皇,21歲生下天子,臨終前一句話發人深省

2、母以子貴的懿貴妃

清朝鹹豐二年二月,由于鹹豐原配薩克達氏在繼位前便去世了,當時大清後宮幾乎處于一種空閑狀态。為此,鹹豐下旨舉行八旗選秀,這次選秀,鹹豐一口氣選了四名秀女入宮,分别為貞嫔鈕祜祿氏、英貴人伊爾根覺羅氏、蘭貴人葉赫那拉氏與麗貴人他他拉氏。

這位被賜号蘭貴人的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後。

不過,當時的蘭貴人還隻是一名年僅17歲的妙齡少女,或許是其父親惠征在鹹豐三年(蘭貴人入宮的第二年)病逝的緣故,居住于儲秀宮麗景軒的蘭貴人并不是最先受到鹹豐寵愛的。

在入選的四名秀女中,貞嫔鈕祜祿氏很明顯是作為預備皇後被選入後宮的,果不其然,入宮不到一個月,鈕祜祿氏便被晉封為貞貴妃,随即被冊立為皇後。就連英貴人伊爾根覺羅氏也在入宮的年底被晉封為英嫔了,很明顯,鹹豐初期的蘭貴人于麗貴人稍顯遜色,走在了後面。

不過,從鹹豐三年開始,英嫔伊爾根覺羅氏便被接連降位,很明顯是失寵了。到鹹豐四年,鹹豐的主要精力開始轉移到了蘭貴人與麗貴人身上,兩人先後被晉封為懿嫔與麗嫔,成為當時後宮最得寵的主位。

鹹豐五年五月,麗嫔他他拉氏首先生育,生下了皇長女榮安固倫公主,雖然隻是一個女兒,但這可是鹹豐第一個孩子,這讓鹹豐無比興奮,洗三那天便晉升他他拉氏為麗妃。鹹豐之是以興奮,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麗妃生育證明自己沒有任何生理問題,于是乎便趁熱打鐵對儲秀宮的懿嫔百般寵幸,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懿嫔也懷上了龍胎。

鹹豐六年三月,21歲的懿嫔葉赫那拉氏在儲秀宮生下皇長子,取名為載淳,很明顯,這一次,鹹豐更加興奮,載淳出生的當天便下旨将葉赫那拉氏晉封為懿妃。

可以看到,不管是入宮,還是得寵,亦或是晉封名位,懿妃與麗妃幾乎都是同步的,很容易讓人形成一種錯覺,這二人競争狀态明顯,關系肯定不太好。是以,一些野史更加進行渲染,稱慈禧掌權之後,對麗妃進行迫害,甚至将其做成了“人彘”,不過從官方史料記載來看,恰恰相反,慈禧反而待這個與自己一起入宮的女人不薄。

鹹豐七年正月,懿妃母以子貴,被晉封為懿貴妃。雖然曾被降為官女子的玫貴人在鹹豐八年生下了皇二子,但這位小皇子在出生的當天便夭折了。于是,懿貴妃便成了唯一為鹹豐生下皇子的妃子。而且,當時的懿貴妃排位僅次于中宮的皇後鈕祜祿氏。

鹹豐八年之後,大清後宮增添了不少新人,鹹豐逐漸将精力轉移到了這些新人的身上,對于懿貴妃來說,此時的重心很明顯在兒子載淳身上,因為她知道,隻要保住了兒子載淳,她就能擁有一切。

孝欽顯皇後:大清無冕女皇,21歲生下天子,臨終前一句話發人深省

3、三度垂簾的老佛爺

鹹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年僅31歲的鹹豐死在了熱河行宮,傳回京師後,兩宮皇太後慈安、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政變,一舉将贊襄政務八大臣鏟除,代之以“兩宮垂簾,親王輔政”的新體制,這是慈禧第一次垂簾。

其實,在第一次垂簾時期,慈禧雖然是同治帝生母,貴為聖母皇太後,但國家大事的決策權是在慈安手中的。而且,礙于嫡庶之别,慈禧也一直對慈安畢恭畢敬,并沒有半分失禮。這段時期,兩宮皇太後的關系,《清宮遺聞》中有相關描述:

“東宮優于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于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咨訪利弊。”

很明顯,當時的大權是掌握在慈安手中的,而慈禧的功能主要展現在日常政務處理方面,相對來說,兩人的關系還是比較和諧的,并沒爆發大的沖突。如果要找一個,那就是同治帝的立後問題了。

同治十一年,兩宮為即将大婚的同治帝遴選皇後,慈安看中的狀元崇琦的女兒阿魯特氏,這位也是慈安的表外甥女,慈禧看中的是來自名門的鳳秀之女富察氏,最終同治帝還是采納了慈安的建議,選擇了端莊大氣的阿魯特氏,可以看出,慈禧在兒子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不如慈安太後的。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年僅19歲的同治病逝于養心殿,随後,醇親王奕譞次子,即慈禧的外甥兼侄子載湉被標明為皇位繼承人,是為光緒皇帝。由于光緒年幼,兩宮隻得再次垂簾,這是慈禧人生中第二次垂簾。

相對來講,這次垂簾,慈禧卻經曆了從輔佐地位到獨裁時代的轉變。

首先是光緒六年,慈禧生了一場大病,是由痢疾引發的一系列病症,而且,這次病情十分嚴重,幾乎危及到了慈禧的生命。到了光緒七年,慈禧才逐漸好轉,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光緒七年的三月份,慈安太後暴崩于鐘粹宮,由此,兩宮垂簾被一宮獨裁取代,慈禧一家獨大的時代來臨了。

在此期間,比如說光緒十年,慈禧發動了大權獨攬的一次政變,稱甲申易樞。在政變中,慈禧竟然将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軍機大臣全部罷免,代之以早被馴化的醇黨集團,通過這次政變,慈禧可以說真正成了無冕女皇,就差登基做皇帝了。

光緒二十四年九月,慈禧第三次發動政變,稱戊戌政變。這次政變,慈禧幾乎将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維新派一網打盡,甚至就連光緒帝也被囚禁于瀛台,譚嗣同等六君子則被拉到了菜市口問斬。

政變後,慈禧太後第三次垂簾,一直到她生命的終結。

孝欽顯皇後:大清無冕女皇,21歲生下天子,臨終前一句話發人深省

4、無冕女皇的落幕

自從光緒六年那次重病之後,慈禧便一直非常注意養生,甚至有記錄記載慈禧要定期服用人乳,事實也确實如此。除了光緒六年的那次大病,慈禧身體一直比較康健,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但是從光緒二十八年開始,慈禧便新添了面神經痙攣的病症,光緒三十年之後,愈發頻繁。

光緒三十四年秋季,慈禧太後的身體原本沒有什麼問題,但到了十月份,卻表現為“惡寒發熱、咳嗽、口渴舌幹、身肢疲倦,兼以胸痛”,以緻于在二十二日這一天離開了人世,享年74歲,據有關人士分析,慈禧可能是死于由老年性支氣管肺炎引起的呼吸性衰竭。

其實,慈禧或許早就對自己的壽限有所預料,早就對後事進行了周密安排。比如說光緒皇帝之死,現在研究也傾向于是慈禧太後授意将其毒害。

此外,慈禧還為大清標明了最後一位繼承人,她就是光緒的侄子、載沣之子溥儀,又是一個年幼的娃娃,這樣就友善侄女隆裕掌握大權。不得不說,慈禧還是高估了侄女隆裕的能力,在故去三年之後,大清帝國便落下了帷幕,而她的侄女隆裕隻博得了一個“女中堯舜”的美名。

“及文宗末造,孝貞、孝欽兩皇後躬收政柄,内有賢王,外有名将相,削平大難,宏贊中興。不幸穆宗即世,孝貞皇後崩,孝欽皇後聽政久,稍稍營離宮,修慶典,視聖祖奉孝莊皇後、高宗奉孝聖皇後不逮十之一,而世顧竊竊然有私議者,外侮疊乘,災祲屢見,非其時也。不幸與德宗意恉不協,一激而啟戊戌之争,再激而成庚子之亂。晚乃壹意變法,怵天命之難谌,察人心之将渙,而欲救之以立憲,百端并舉,政急民煩,陵土未乾,國步遂改。綜一代之興亡,系于宮闱。嗚呼!豈非天哉?豈非天哉?”

子辰說:

慈禧可以說是清朝曆史上最具有争議的人物,本是一介女流的她卻權力欲望極強,步步為營,走上了紫禁之巅,但沒想到的是,大清帝國也在她手中徹底地走向了衰亡。聽起來有點諷刺,慈禧在臨終前卻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鑒!”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宮遺聞》《清文宗實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