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兩個故事很短,很多心軟的人卻不敢看第二遍

這兩個故事很短,很多心軟的人卻不敢看第二遍

有這樣一個兒子,他是個事業成功的人,他的母親因為心髒不好,被診斷出需要做心髒支架手術。兒子開着車,帶着母親來到醫院,醫生建議他們用比較好的支架,而母親堅持要用最基礎、最一般的那種。

醫生一邊介紹着高端支架的好處,一邊看着老人的兒子,希望他能為自己的母親選擇好一些的支架。可是,這個兒子,根本不理會他,繼續擺弄着手機,處理着工作。

最終,醫生白費口舌,也無法改變老人的注意。在交費處,老人拿出了一個布包,裡面是一些現金,交了押金,準備開始治療。

這對母子走後,所有人都在指責這個兒子,自己人模狗樣的,卻對母親不好。心髒這麼重要的手術,都不舍得給母親用好産品。

正當其他人大罵的時候,這個兒子又回來了,對醫生說:“醫生,麻煩您給我母親用最好的支架。費用您不要告訴我母親,讓她以為自己用的,就是她花錢買的便宜支架。”

醫生問為什麼。兒子說:“我不想讓我的母親不高興,我給她錢,她不舍得花,都給我攢下來了。是以,我隻能偷偷的對她好。”

這兩個故事很短,很多心軟的人卻不敢看第二遍

小麗是個在外“漂”着的年輕人,為了有更好的未來,她大學畢業後,就到了一個大城市工作。

那天,小麗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躺下的時候,已經是十二點了,外面北風呼嘯,還飄落着雪花。小麗上了鬧鐘,因為第二天一早,她要和上司外出辦事,絕不能遲到。

她怕自己被鬧鐘叫不醒,就給媽媽打了電話。

“媽,我明天要早起,你打電話叫我啊。務必把我叫醒,早上六點。”

媽媽早已睡了,接了女兒的電話,有氣無力的說了一句,“好,放心吧。”

媽媽電話響起的時候,小麗正在做夢,在夢中被吵醒,小麗覺得很不舒服。聽着媽媽急促的起床催促,再一看表,才五點半。小麗急了,在電話那頭喊:還有半小時!不告訴你六點嘛!還沒等媽媽解釋,小麗氣呼呼的按下了挂機鍵。

洗漱完畢,出門。大雪彌漫,天還黑黑的。在小區門口,小麗看到了一對年邁的父母,在雪中跺着腳,一直向遠方張望着,像是在等人。

小麗自顧自的往前走着,眼前跑過一個背着綠色軍用背包的小夥子,一邊揮着手,一邊喊着:爸、媽······

小麗停住了腳步,看着,聽着。她突然就哭了,原來,那對父母為了接兒子,一晚上都沒睡,早早就出來等着了。

這時,小麗的手機資訊鈴聲響了,是她爸爸發來的短消息:“女兒,你媽媽說是她叫你太早了,她接了你電話後就沒怎麼睡,擔心你會賴床遲到,是以就提前給你打了電話。”

這兩個故事很短,很多心軟的人卻不敢看第二遍

看了第一個故事,我突然想起一句話:

父母給孩子東西的時候,孩子笑了。

孩子給父母東西的時候,父母哭了。

小時候,我們吵着鬧着管父母要東西的時候,從沒考慮過他們的感受,即便很難,父母也會想盡辦法滿足我們的心願。

長大了,當我們想回報父母的時候,父母卻不舍得讓我們出一分錢,中國式的父母,甯可自己過的清苦,也不願意給孩子增添負擔。有人說,父母如此的“寵愛”孩子,是教育的失敗,可我想,這或許就是中國人才有的濃濃的親情吧!

這兩個故事很短,很多心軟的人卻不敢看第二遍

不知您看過這兩個小故事後,都想到了什麼。無論如何,都請記得做一個孝順的孩子,不要總以為父母欠你的,這一輩子,其實是子女欠父母的。對我們來說,唯一付出不要求回報的就隻有父母。

他們或許很唠叨,他們或許在你成家立業後還再不停的“管你”,請不要不耐煩。因為,若幹年後,我們都會經曆那種,想要有父母管,卻永遠實作不了的痛苦。

覺者說:就算是把父母分别放在左右兩肩一直托着他們,都是還不完父母對我們的恩情的。

願天下的子女,都能對父母的态度好點,常回家看看,或許此刻,你的父母就正在想念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