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日本士兵一看到我軍準備使用這種兵器,就不敢發起進攻了?

1942年12月,新四軍四師26團某部一排長王康率部在朱家崗戰鬥中,奉命堅守一段交通溝,他們打退日軍的多次沖鋒後,部隊傷亡慘重。面對敵人的再次進攻,排長王康将自己拴有紅綢的大刀插在溝沿上,準備與日軍作最後一搏,沒想到早已精疲力竭的日軍一看我方陣地上出現了這麼一件兵器——大刀,竟然被吓住了,直至戰鬥結束再也未敢發起進攻,最後新四軍們奇迹般地保住了陣地。

為何日本士兵一看到我軍準備使用這種兵器,就不敢發起進攻了?

大刀,是冷兵器時代的産物,如關公的青龍偃月刀等,在當時刀确實是一種殺敵利器,但随着槍、炮等的熱兵器時代的到來,像大刀這種冷兵器在上個世紀初就已經慢慢地淡出戰場。

為何日本士兵一看到我軍準備使用這種兵器,就不敢發起進攻了?

而讓大刀再次成殺敵名器,應該歸功于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的大刀隊。其實,給戰士們配發大刀也是無奈之舉,當時槍支彈藥畢竟緊缺,上陣用大刀都是戰鬥力的展現。

為了鍛煉好一支能英勇殺敵的大刀隊,二十九軍還專門請了清末镖師李堯臣做國術總教練,對大刀隊骨幹進行刀法教授,特别是李師傅為提高殺敵效果,他結合傳統的刀法,又創出了一種“無極刀法”,連劈帶刺,動作簡單有效。在以大刀對付敵刺刀時,常用的一招是:出刀時,刀斜向右下方,刀口朝自己,當對方刺刀直刺時,大刀斜向左上方掄動,以刀背磕開敵槍,同時刀鋒立即向前劈下,劈、砍連為一體,對手來不及回防,已經身首分離。

為何日本士兵一看到我軍準備使用這種兵器,就不敢發起進攻了?

讓中國大刀揚名的這場戰鬥,發生在1933年3月的長城喜峰口戰鬥。當時在戰場上,用熱兵器,我軍自然幹不過日軍,連日的激戰,使二十九軍傷亡很大。為以己之長克敵之短,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後方,他們想到了自己的大刀隊。二十九軍決定由王長海和董升堂帶兩個大刀隊,共500人,隻帶大刀和手榴彈乘夜黑潛入日軍營地。

3月12日夜,兩隊人馬分别潛入三家子村和狼洞子及白台子炮兵陣地,對正在酣睡的日本士兵進入偷襲,日軍被打得措手不及,很多人稀裡糊塗地就做了刀下之鬼。兩支部隊的襲擊,讓日軍十分吃驚,他們迅速調集大批部隊進行反撲,在人數上處于劣勢的大刀隊并不畏懼,依然與日軍繼續肉搏。随後,大刀隊燒毀了日軍的辎重糧草,炸毀了繳獲的火炮和裝甲車,在後續部隊的掩護下撤出了戰場,喜峰口戰鬥大獲全勝。

為何日本士兵一看到我軍準備使用這種兵器,就不敢發起進攻了?

二十九軍大刀隊奮勇殺敵、重創敵寇的事迹,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熱情,作曲家麥新聞訊後熱血沸騰,當即作了一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29軍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後面有全國的老百姓,咱們二十九軍不是孤軍。看準那敵人,把它消滅、把它消滅!沖啊!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

而日本人呢?自從遭受這次打擊之後,人人都和衣持搶睡覺,甚至還有人晚上都戴着鋼盔以防被砍頭。

至于文章開頭所說的,日本士兵在見到我軍陣地上插着這麼一件古代兵器,就吓得不敢進攻,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日本士兵是不怕死的,你想他們的“神風突擊隊”,但他們為什麼一見到中國大刀就心生恐懼,主要是他們迷信。

為何日本士兵一看到我軍準備使用這種兵器,就不敢發起進攻了?

日本兵是最迷信的,除了腰纏“武運長久”旭日旗外,還裹着出征時親友織送的“千人針”,說是不會死。他們還迷信,如果在戰場上給槍炮打死了,還可以超生轉世重新做人,但如果給大刀砍下腦袋,那不但是恥辱,而且永不超生。

是以,日本人在戰場若是看到中國人準備用大刀進行肉膊戰時,就盡量避開,省得到時落得個身首分離,永世不得超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