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遊戲力》:乘着笑聲的翅膀,獲得終生受益的情感力量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面有句台詞。小瑪麗亞問萊昂:“人生是隻有童年苦,還是一直都苦”。萊昂回答道:“一直都苦”。如果長大的人生注定會痛苦,為什麼不能在童年的時候快樂呢?

《遊戲力》:乘着笑聲的翅膀,獲得終生受益的情感力量

曾經我們也是孩子,我們已經當了太久的大人,早就忘了孩童時候的感受了。小時候的我們是多麼渴望玩遊戲。隻要是沒玩過的遊戲,有趣的遊戲馬上就能引起我們的興趣,遊戲是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

今天我們的教育方式太注重正統的知識傳播,用成人的思維來教育孩子,遊戲是被邊緣化的教育方式,我覺得它被嚴重的低估了。

父母都在考慮要将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卻鮮有人思考要培養怎樣的親子關系。

經常能在新聞中看到,有些父母把孩子培養成了出國留學的成功人士,但長大後的孩子卻從情感上和父母決裂。多年在國外,對國内年邁孤身的父母不聞不問,甚至不管死活。冷漠自此,不禁讓人感歎唏噓。

父母培養了社會認可的精英,卻沒能獲得孩子對父母的感情。雖然我們希望孩子擁有更為廣闊的天地,但是如此冷漠的親子關系,相信也是大多數人不願意看到的。

如果有一位像科恩先生(遊戲力的作者)一樣擅長和孩子玩遊戲的父親,應該會有天堂般的童年吧。讀了《遊戲力》這本書,一邊為自己遺憾,一邊為自己的孩子感到慶幸,我們還有機會為我們的孩子創造一個快樂的童年。

《遊戲力》:乘着笑聲的翅膀,獲得終生受益的情感力量

遊戲力的養育方式可以培養親密的關系。

遊戲力的養育方式可以培養親密的關系,讓孩子遠離孤獨感。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親子關系是基礎,沒有良好的關系,無法走進孩子的内心,無論什麼樣的教養方式都會困難重重。

遊戲可以幫助我們和孩子建立聯結,在嬰兒時期,孩子用哭聲來表達他們的需要,我們和孩子靠眼神來建立“目光之愛”。

當孩子長大些脫離大人的臂彎時,會走路了,會說話了。孩子表達需求的方式變得多樣。但他們仍然需要不斷地關愛和照顧,作者的比喻是,就好像有一個杯子要不斷地向裡面蓄水。遊戲就能很好地建立親密關系的聯結。

《遊戲力》:乘着笑聲的翅膀,獲得終生受益的情感力量

遊戲力的養育方式可以培養自信,讓孩子遠離無力感。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往往是強權的一方,孩子在物質上和情感上都依賴于父母。若遇到強勢的父母,孩子更沒有自我掌控權,而玩遊戲就可以暫時從這種狀态中脫離出來,沒那麼多規則和限制。

讓孩子說了算,跟着孩子的意願走。也可以角色互換,讓孩子體驗父母的感受。這種培養孩子自信力的遊戲,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是在跟随和主導孩子之間取得一種微妙的平衡。

一方面,讓孩子充分地主導遊戲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自信心。另一方面,當他們陷入重複無聊的困境或者可能出現危險時,我們能夠積極地幹預。

《遊戲力》:乘着笑聲的翅膀,獲得終生受益的情感力量

遊戲力的養育方式能夠培養情緒康複力。讓孩子不再深陷悲傷。

心理學上的“情商”是指控制情緒的能力。在紛繁複雜的世間行走,一個人處理情緒的能力和幸福度息息相關。而這種能力在孩童時期的成長環境中就逐漸養成了。有句話說得好,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一生都在治愈。

乘着笑聲的翅膀在遊戲中排解糟糕的心情,亦可以用遊戲來迎接情緒的風暴,去承接那些憤怒,恐懼,焦慮等情緒。在暫時脫離開現實的假象遊戲中,教會孩子認識情緒,接納情緒,釋放情緒,做情緒的主人,獲得終身受益的情感力量。

《遊戲力》:乘着笑聲的翅膀,獲得終生受益的情感力量

每個孩子不同,家長需要面對的問題也千變萬化。最重要的是把握住遊戲力的宗旨,放下身段,加入孩子的世界。

用遊戲的思維方式和孩子建立聯結。遊戲力的思維方式可以運用于和孩子相處的方方面面,不僅僅是單獨玩耍的時候。

當然我們也會遇到挫折,不是所有的遊戲都有效果。家長也隻有不斷地觀察,用心去體會孩子的心境,發現他們正在的需求,然後不斷地總結試錯,和孩子一起去探索。

在和孩子遊戲的過程中,也幫助我們重返那個曾經熟悉的世界,去重新感受生命最初的那份純真和美好,畢竟我們曾經都是孩子。

後記:《遊戲力》是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的育兒經典著作。本書倡導成為一個擅長用遊戲的方式來解決親子問題的有趣家長。作者運用自己在心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結合養育孩子的親身經曆,總結出親子間遊戲的重要性,并建立了遊戲力訓練營,幫助衆多遇到親子關系問題的父母用遊戲來解決問題。書中講述了衆多有趣有用的案例,給正在為養育方式苦惱的父母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