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品格》(副标題“寫給父母的積極心理學”),作者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的院長彭凱平教授如是說:
“就是要讓孩子覺得有愛,讓孩子覺得有能力,讓孩子覺得有智慧,讓孩子覺得有自由。
這個自由是什麼意思?
就是孩子能夠做出一些選擇。
很多時候,孩子的選擇都由父母做,這對孩子的心理傷害其實挺大的。
有的時候,我們得讓孩子做出一些選擇。
生活中有很多小事是可以讓孩子做選擇的,比如今天中午吃什麼,晚上看什麼電視,這些選擇其實就會培養他的富足感。
如果總是一切都由父母安排的話,他的心理貧窮感就會産生。”
在教育專家的眼裡,他們認為隻要家長掌握了養育孩子的“道”和“術”,就會輕松愉快地引領孩子健康成長,成為人格健全,内心強大,眼裡有光,胸中有山海,自主掌控人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