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垃圾堆成一個巨大的"千層蛋糕"!為避免法律責任,聘請廚師作為法定代表人

層椰奶千層蛋糕是廣東人最愛吃的小吃。然而,在廣州和佛山交界處的山區,廣州市花都區唯傑垃圾綜合處理廠(以下簡稱衛傑垃圾處理廠)的實際控制員李建華,用垃圾和土壤做了一個巨大的"千層蛋糕"。

這種堆滿垃圾的"千層蛋糕",常年散發惡臭,嚴重影響附近村民的生活和生活環境。

花都區位于廣東省中部,北接珠江三角洲,北接廣州市,是珠江三角洲至内陸的主幹道,素有"省城屏障、南北粵喉"之稱,在粵港澳大灣區,占據重要地理位置。

今年2月,"垃圾山"上的垃圾全部清理幹淨,這片土地終于可以正常"呼吸",困擾着佛山市南海地區的一些村民十年才把"有毒惡性良性腫瘤"清除出去。

1 營運廢物處理廠

2002年,李建華和朋友在南海桂城成立了一家清潔服務公司。公司主要經營範圍包括垃圾清洗、清洗、街道清洗及綠化管材管理、市政設施維護等業務。

2007年,李建華聽說廣州市花都區衛傑垃圾綜合處理廠有興趣轉移,他認為這是更好的賺錢方式。經過多次談判,李建華與合作股東決定收購偉傑垃圾處理廠,法定代表人由李建華代理。

與李建華一起投資偉捷垃圾處理廠的四位股東分别是鐘歌、阿霞、阿華和阿恩,李建華在生意上都是認識的,直到李建華無法說出忠歌等人的名字。

偉傑垃圾處理廠主要在南海和花都區進行工業、生活、醫療垃圾的回收利用,工廠擁有兩套垃圾處理裝置,李建華特意聘請何立軍擔任經理,負責日常垃圾運輸和垃圾焚燒後的篩分處理。

李建華偉傑垃圾處理廠規模不大,日垃圾處理能力300噸,實際垃圾處理能力約9萬噸/年。工廠生活垃圾處理費為每噸50元,從汽車城内髒、塑膠等垃圾收費120元到150元/噸,塑膠垃圾每年約一兩百噸。

"有時天氣不好,垃圾焚燒不及時或者焚燒爐出現故障,會将未經處理的垃圾直接堆到山堆的後面。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每天約有10噸廢物和未燃燒的垃圾填埋場被留在山後。"一位自2007年以來一直在衛生廢物處理廠工作的員工說。

"我不認為把垃圾和生活垃圾放在山的後面有太大的影響,但如果是化學醫療垃圾,就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堆積起來。李建華在向公安機關發表聲明時,就是這麼認為的。

承包人公訴人告訴《方原》記者,當他第一次來到犯罪現場時,從山體橫截面的垃圾中露出,裡面發現了廢棄的醫療垃圾,這讓李建華的辯護沒有破滅。

2 炮制的"千層蛋糕"

為了妥善填埋後山垃圾,李建華将過濾後的垃圾作為種植經濟樹有機肥的理由,租用了大嶺竹湖北約400畝土地,租期為2007年至2025年。

根據合同,李建華不能将未經處理的垃圾倒在垃圾廠的後面。李建華與花都區碳階鎮三連竹湖經濟合作組織簽訂的《合作植樹合同》第5段、第二條第三點明确規定,如果乙方直接傾倒未經過濾的垃圾,造成甲方土地、廠房污染,則由乙方負責,乙方必須立即整改改正。

然而,每當下雨或機器發生故障時,李建華都會安排勞工将整車未經處理的垃圾放在後坡,以臨時堆放為由,之後沒有及時處理,導緻填埋的事實。

從2007年到2016年的十多年裡,李先生訓示勞工在後山保留未經處理的垃圾填埋場。為了遮住眼睛和耳朵,每當垃圾堆近1米高時,李建華就會把勞工的垃圾覆寫一層50厘米厚的泥土,一個巨大的"千層蛋糕"逐漸形成。

垃圾常年堆積如山,隻要下大雨,垃圾滲出液體沿山到村下的池塘、農田和菜田,村民們苦不堪重負。

2010年前後,南海部分村民到有關部門投訴,偉傑垃圾廠所在地區污染了當地水源。不過,偉傑垃圾處理廠雖然三座面向佛山南海,其實屬于廣州花都區管轄,但工廠隻有一條通往廣州的道路,位于地形上像一個雙面扶手的"背椅",地理位置相當隐蔽。

多年來,南海村民一直無法說出污染源頭,而且由于屬地管轄權等諸多原因,村民的投訴毫無結果。

或許經營理念不同,中歌、阿夏等4位股東在2014年紛紛撤回股份,李建華成為偉業垃圾處理廠的實際投資者和經營者。獨自經營衛傑垃圾處理廠的李建華,更自由地在山上填埋垃圾。

2015年11月26日,廣州市原花都區環保局(現花都區生态環境局)執法人員前來巡查清潔垃圾綜合處理廠,發現該廠在後山堆放垃圾,導緻垃圾滲濾液滲入,嚴重影響周邊環境。環保部門立即對該廠實施行政處罰,并下令整改。

2016年3月,原花都區環保局執法官員作出決定,責令偉傑垃圾處理廠糾正違法行為,要求該廠及時清理堆積在後山的垃圾,重新綠化環境。

李建華表示,期間偉傑垃圾處理廠曾兩次被環保部門罰款11萬元,2016年9月,花都區市管部門還向該廠開具了5萬元的罰單,原因是未經手續,擅自将垃圾傾倒在後山,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3 被判污染環境罪

李建華以為他會沒事的,心裡還是有一點運氣。2016年8月,環保部門執法人員再次來到偉傑垃圾處理廠進行檢查,發現該廠沒有按要求修複受損的生态環境,下令關閉該廠。

魏傑垃圾處理廠關閉,李建華站在垃圾廠回頭看,忍不住打了個寒戰,他很清楚十年來垃圾的積累,沒幾天就能恢複,他就不能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去清理和修複。李建華安排車輛拉200噸垃圾,試圖通過。

那段時間,李建華預見到了事态的嚴重性,他不敢出現在衛傑垃圾廠。2016年11月20日,李建華打電話給何立軍,要求有人盡快處理好工廠内的機械裝置。

之後,李建華在何立軍的幫助下,成功轉移了偉傑垃圾處理廠的資金和裝置。到本案,偉傑垃圾處理廠在公衆賬上的餘額僅為285.23元。

2016年12月6日,廣州市警察局花都廳食品藥品環境犯罪調查組接到環保局移交的線索,依法對衛傑垃圾處理廠環境污染立案。

當天,案件民警通過電話傳喚何立軍,何立軍在案件後如實供認,在他任職期間在偉傑垃圾處理廠,由李建華指揮垃圾焚燒後篩子和部分未經處理的垃圾填埋場在工廠後面有犯罪事實。花都公安機關當天對何立軍進行刑事拘留。

此後,偉傑垃圾處理廠法定代表人曾立陽介入警方視場案件。2007年至2015年,李建華為避免法律責任,四次聘請他人擔任偉傑垃圾處理廠的法定代表人。

事發時,唯傑垃圾處理廠的法定代表人是工廠做飯的廚師曾立陽。此時,李建華和曾立陽已經聽說要逃跑,案件民警立即展開了網上追殺。

2017年8月25日,曾立陽自首,同日被公安機關電話傳喚刑事拘留。2017年9月5日,李建華在朋友的陪同下,到花都區警察局自首,被公安機關逮捕。

李建華案後供認,2014年兒子死于交通事故,他和家人打得不少,他不想經營潔淨廢物綜合處理廠,決定讓曾立陽擔任法定代表人,每月再向他支付2000元作為注冊法定代表人的報酬。

曾立陽除烹饪外,還為工廠的銀行賬戶進行年度審查、工商年度審查、政府相關部門檢查等業務。

2020年5月29日,廣州市花都區法院認定李建華犯有污染環境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款20萬元。何立軍還辦理了另一起案件。

4 啟動民事公益訴訟

"由于此案涉及刑事犯罪和民事責任,我們同時啟動了公益訴訟的準備工作。"花都區檢察院公益訴訟司司長龍碧霞說。

檔案顯示,自2007年1月11日起,李建華擔任偉傑垃圾處理廠的實際投資人和管理人,在營運過程中,組織勞工在工廠西南側非法傾倒和填埋未經處理的生廢物和篩子,造成環境服務功能損失超過350萬元。

從2007年到2016年,十年來被非法傾倒和填埋的廢物中有多少被填埋?如何确定350萬美元的維修費用?龍碧霞決定派人到現場了解情況。

用垃圾堆成一個巨大的"千層蛋糕"!為避免法律責任,聘請廚師作為法定代表人

廣州市花都區偉傑垃圾綜合處理廠附近的污染現場。(來源:Instagram)

"我第一次去犯罪現場檢查情況,是夏天。我們走了将近40分鐘到山頂,在山頂上行走感覺腳下很軟。我們走到山邊,當我們擡起石頭時,我們可以看到黑布袋和其他垃圾從山上流下來,現場散發出刺鼻的惡臭。"

花都區檢察院公益訴訟部助理陳獨之回憶起第一次到犯罪現場驗證時,他從山腳下擡起頭,整個垃圾山呈現出三層不規則的平台,從一層到二層,有一個橫截面約5米高, 像雨後山體滑坡,橫截面暴露出很多垃圾。

花都區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當場掌握情況後,同時啟動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式,出台五項"檢察建議",督促當地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等部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進一步擴大。 環境破壞。此外,醫院還啟動了民事公益程式,調查污染者的侵權責任。

5 确定垃圾量和危害的後果

花都區檢察院立即将偉傑垃圾處理廠非法傾倒、填埋垃圾的案件報廣州市檢察院。

經調查判決,廣州市檢察院認為,偉傑垃圾廠涉嫌污染環境的案件複雜,涉及環境損失巨大,是一個重大疑難、複雜的案件。廣州市檢察院歐名羽負責辦案,并擔任主訴人,成立公益訴訟小組,牽頭辦理"硬骨頭"案。

2017年9月29日,廣州市檢察院在《檢察報》上釋出關于衛傑垃圾處理廠、李建華污染公共利益的通知。通知期為一個月,主要是督促有權提起訴訟的機關和社會組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公告釋出一個月後,本案沒有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公共利益仍處于侵權狀态。

為了進一步核實垃圾填埋場的數量和後果,公益訴訟組和花都區環保、市管、鎮街道從業人員多次到案現場,為了走訪周邊地區,現場測量了一條路,估計受污染的山地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

案例組指出,如果每平方米有2噸垃圾,"垃圾山"已經超過20萬噸。顯然,檢方現場調查的結果,與李建華供認的5萬噸數量不同,花都區檢察院決定重新委托鑒定。

2017年11月30日,花都區檢察院委托廣東省地質測繪院查明涉案現場非法傾倒垃圾量。根據身份證明要求,廣州市檢察院、花都區檢察院、廣東省地質測繪院三個機關派員到廣州市國土局花都分局檢索涉案地塊的數字地形圖。

據調查,所涉土地從1995年到2006年沒有地形特征發生變化,而且該土地上沒有其他人從事任何生産、經營行為,地形圖符合該土地傾倒場的辨別要求。

2018年3月,廣東省地質測繪院釋出的一份報告顯示,垃圾傾倒涉及的土地面積約為12.3萬平方米,計算傾倒面積的面積約為38.8萬平方米,1995年至2018年2月的傾倒面積約為35.2萬立方米。

為了科學準确地确定垃圾和污染量,2018年4月25日,花都區檢察院委托廣東省地質勘探工程調查對所涉廢物的面積、體積和重量進行調查。2018年7月25日,機關釋出廣州清潔廢棄物廠非法傾倒垃圾量委托鑒定調查報告。

根據廣東省地質調查院、廣東省地質勘查工程勘察院釋出的報告,廣州市檢察院進一步委托生态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對"垃圾山"環境造成的破壞進行鑒定。

研究院認定,偉傑垃圾處理廠發生的環境違法行為,對涉案場地植被造成嚴重破壞,短期内難以自然恢複。涉案垃圾傾倒區恢複到基線狀态,要求生态環境修複費用7235.5萬元,因環境違法行為喪失服務功能1714.35萬元。

用垃圾堆成一個巨大的"千層蛋糕"!為避免法律責任,聘請廚師作為法定代表人

2018年11月21日,檢察官邀請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一起進行實地考察。(來源:Instagram)

生态環境的恢複是緊迫的、時效的,隻有及時修複生态環境,才能避免公共利益受到永久性的功能損害。

2020年5月26日,廣州市檢察院創新性地提出啟動民事公益訴訟第一執行程式,并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出《第一執行意見》,責令偉傑垃圾處理廠和李建華清理涉案現場傾倒填埋的污染物,在損害發生前恢複原狀。

6 修複受損的生态環境

鑒于偉傑垃圾處理廠,李建華無法自行修複受損環境,花都區碳階鎮政府委托第三方具備修複能力。在暫時無法完全清理垃圾的情況下,山體加強,山下建有兩個垃圾滲濾液庫,垃圾滲濾液濃縮後,定期拉走,避免土壤和水源的進一步污染。

為了提出更準确的訴訟請求,公益訴訟組多次前往原廣州市國土局花都分局(現廣州市規劃自然局花科局)取回涉案地塊的數字地形圖等資料,并委托相關鑒定機關完善原判認定結論。

2020年7月7日,廣州市檢察院變更民事公益起訴書中的請求,責令原起訴書中被告偉傑垃圾處理廠承擔涉案場地生态環境修複費用1.13億元以上,賠償生态環境修複期間服務功能損失費用1700多萬元, 承擔生态環境監測、測繪、測繪、鑒定費用共計44萬元以上,責令被告偉傑垃圾處理廠不支付上述費用。被告人李建華負有責任。此外,被告人李建華被要求公開道歉。

為防止被告财産轉移,確定案件生效判決得到有效執行,2018年7月16日,廣州市檢察院對偉傑垃圾處理廠、李建華申請訴前财産保全措施,實際扣押了被告李建華價值約1000萬元的銀行存款、房地産和汽車。

用垃圾堆成一個巨大的"千層蛋糕"!為避免法律責任,聘請廚師作為法定代表人

2020年7月24日,廣州市檢察院檢察長歐馬格玉與案件組成員一起勘察了維修現場。(來源:Instagram)

2020年7月24日,餘俞炳彥和案件組成員來到"垃圾山"現場檢視修複情況,隻見原來坑坑窪窪的山路變成了一條通往山頂的水泥路。在山頂上,土車排成一排,運送垃圾,現場的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地進行。令人欣慰的是,山下村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廣州市檢察院對案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後,花都區政府成立了衛傑垃圾廠非正規垃圾場整改工作工作組,制定《整改工作實施方案》。

2020年初,廣州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參與政府采購招标,投資炭炭鎮清理廠非正規垃圾場清理整改項目,該項目于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10日完成。

此外,花都區政府在全區開展了生态環境保護整改工作,辦案辦案、管案确實取得了不錯成效。

推進環保整理的意義絕不是事關大事,也不是時間問題。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應堅持節約第一、保護第一、恢複自然為主要方針,以建設美麗灣區為指導,着力改善生态環境品質, 形成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作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使大灣區更藍、更綠的山、更潔淨的水、更優美的環境,打造宜居宜居的優質生活圈。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王偉宏在通路廣州檢察院時表示,廣州市檢察院在環境公益訴訟案件中實行先行制度,對廣東綠色發展作出判決和保障。 港澳大灣區,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群衆的環境權益和健康需求,在環境公益訴訟案件恢複性執法探索中走在全國前列。(文章涉及的所有人員均為筆名,本文已被删除,更多内容請關注方圓雜志十月刊,作者:蔣宇高豔豔)

專欄編輯:趙漢祿 文字編輯:宋輝 片源:Instagram 照片編輯:朱偉

來源: 作者: 廣場雜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