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戶口本,上面填寫着我們的家庭住址、教育程度等基本資訊,然而有那麼一個人,他的家庭住址竟然能把民警吓壞,這個人是誰呢?

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年),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我們常叫他“末代皇帝”,這個3歲就登基的皇帝,童年生活過得十分凄慘,是個任人擺布的傀儡。1912年2月,他被逼退位,清朝統治宣告結束。
後來他又做了2次皇帝,一次僅僅維持12天,另一次的“僞滿洲帝國”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謊言,也算不得真皇帝。
1950年8月,溥儀被押回國,進入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這位昔日的皇帝,在管理所自己縫衣服、燒水,漸漸遠離了皇帝的生活習慣,幾年後再從管理所出來時,已經成了一個普通百姓。
當時的中國快速發展,再也不是他記憶裡有人磕頭,有人跪拜的樣子了。對于外面的一切,溥儀感覺到新奇、渴望。
然而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住在寝宮裡的皇帝一出來就犯了難——辦戶籍。當時的新中國,每個居民都需要一個身份證明,辦理戶籍,這下可把溥儀難倒了。
平民老百姓填家庭住址,立馬就寫出來了,那我們的末代皇帝溥儀該怎麼辦呢?難道寫皇宮、紫禁城?民警也犯了難,最後隻能填寫溥儀妹妹的居住地才算完事兒。
位址問題解決了,教育程度又是個難題,戶籍登記員問道:“你是什麼學曆?”溥儀想了想,回答:“私塾。”然而在當時的中國,已經有了學曆劃分,國小、國中、高中等。
你說這皇帝有學曆吧,他又沒上過學校,你說他沒文化吧,皇帝都是由當時數一數二的狀元才子來“一對一”教學,天文、地理、英語什麼都學。
登記員思來想去,給他寫了個“高中”,寫完又立馬劃掉,寫上“國中”,就此,末代皇帝溥儀的戶籍上留下了“國中”教育程度,讓人哭笑不得。
最後填寫職業一欄,曾經的皇帝歎歎氣,回想自己的前半生,最後隻能寫下“政協全國委員會文史專員”,告别了皇帝身份。
溥儀這一輩子,真是跌宕起伏,那些書裡編的故事都沒有他親身經曆的故事誇張,後來他也寫了一本叫《我的前半生》的書,記錄了許多他從小到大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