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溥儀,作為清朝末代皇帝,确實經曆了大起大落,1906年出生時,大清就走進了最後的時代,光緒三十四年(1908)光緒去世,慈禧讓溥儀繼承皇位,年僅兩歲溥儀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皇帝。

她被慈禧的一張老臉吓壞了,不停的哭鬧,載沣被兒子吵得心煩意亂,不得不哄他:“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誰也沒想到,載沣一語成真,三年後袁逼迫溥儀退位,大清宣告滅亡,不過溥儀可以暫居在紫禁城當中。
但清末幾位元老,都難以接受清朝覆滅,1917年,張勳利用北洋軍閥的沖突,發起兵變,宣統複辟,年僅12歲的溥儀又重新坐上了龍椅,但僅僅隻坐了11天,溥儀再次宣布退位。
溥儀又繼續在紫禁城過着悠哉日子,1924年,北京城再次發生政變,溥儀被趕出了皇宮,移居到張園和靜園,日本人就利用溥儀的影響力,建立了僞滿洲國,1945年,日本投降,溥儀被蘇聯帶走,監禁了五年,後引渡回國。
1959年,溥儀從表現良好,得到特赦,出獄之後,溥儀這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1967他因病去世,溥儀也被葬在了八寶山,随後移居到皇陵,理當來說,大清都滅亡了50多年,而且他牌位沒有入皇室宗廟,溥儀按理來說是不會葬在清皇陵的。
而他之是以能夠葬在清皇陵也是因為溥儀最後一任妻子,李淑賢,李淑賢是溥儀出獄之後認識的人,當時溥儀50多歲,李淑賢之後37歲,而李淑賢一生也是嫁過三次人,她看溥儀人不錯,就嫁給了溥儀。
但是由于溥儀身體因素,兩人結婚之後也是沖突不斷,自從溥儀離世之後,她也是經常抱怨嫁給了人,還說死後不想跟溥儀葬在一塊,事情的轉機,是在1994年,李淑賢認識了一個香港富豪張世義。
張世義在光緒皇帝的崇陵北側的一塊面積300畝的地,修建一個商業陵園,也就是後來的“華龍皇家陵園”,張世義聲稱這是專門為大清末代皇帝溥儀建造的一個陵墓,他隻需要李淑賢的同意就以将溥儀的骨灰請到這裡來。
所謂無利不起早,張世義這麼大方,其實也是有自己的算盤,他自己陵墓當然屬于個人,而将溥儀葬在這裡,就可以稱為“皇家陵園”,這裡自然而然就成了一個著名的景點,雖然李淑賢對溥儀有着一些意見。
但人都已經去世這麼久了,她也想給他一個皇帝一般的體面葬禮,于是就同意了這個請求,溥儀是以被遷入到了“華龍皇家陵園”,至于李淑賢去世之後,也入葬了八寶山,至始至終,她都沒有跟溥儀葬在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