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胡同三座進不去的大宅,有故事,有意思,帶你去看看

北京胡同三座進不去的大宅,有故事,有意思,帶你去看看

北京城的樓越蓋越高,人也越來越多,天南地北的口音,老北京人都有點認不出了。但是,無論怎樣,中軸線上的鐘鼓樓還在,什刹海,銀錠橋,依然那麼美,鑼鼓巷裡每天人潮人海,遊人如織,其實原汁原味的老北京,不在巷口那琳琅滿目的小店和小吃裡,也不是後海熱鬧的酒吧和咖啡館,體會老北京的原汁原味,您得去轉轉鑼鼓巷邊上的雨兒胡同,蓑衣胡同,帽兒胡同,闆廠胡同……

今天就從幾座老北京人都很少能進得去的大宅院說起。

第一座:南鑼鼓巷旁的神秘王府

北京胡同三座進不去的大宅,有故事,有意思,帶你去看看

炒豆胡同在交道口南大街路西,從南往北數第一條胡同。胡同裡的大宅很多,滿清的北京内城都是達官貴人的住所。坐落其中的僧格林沁王府(又稱僧王府),因為主人顯赫的身份,院落宏大的規模,在曾經盛極一時。

僧格林沁,他是清朝響當當的鐵帽子王。胡同77号,就是僧王府。原王府大門儲存完好,王府的規模大到縱跨兩條胡同。它前門在炒豆胡同,後門在闆廠胡同。院内分東路,中路,和西路各四進的大院。東路除正院外,還有東院四進。如此宏大的規制也隻有王府才能具備。

跨進77号院,雖然後蓋的小房如今已擋住原來四四方方的院子,但是如果仔細尋找依然能看到正房高大健碩的梁柱,邊邊角角的彩繪依然生動,歲月的斑駁為它們增添了些許神秘。好像一眼便看回了曾經的繁華鼎盛。

第二座:京城第一私園,南鑼鼓巷神秘的晚清園林之最

北京胡同三座進不去的大宅,有故事,有意思,帶你去看看

從南鑼鼓巷向西有條不寬的胡同——帽兒胡同。清朝這裡住滿達官貴人。末代皇後婉容,清朝大學士文煜,北洋軍閥馮國璋,都在此住過。帽兒胡同走不多遠就是清朝大學士文煜的宅邸。

整座大宅占據着胡同的7—13号,由五個院落并聯而成。它的神秘在北京是有名的。因為至今很少有人進去過,11号院門永遠緊閉,門前一對高大的上馬石,圓石鼓,彰顯了屋主文煜,曾任刑部尚書、總管内大臣的威風氣派。

院内一座大影壁,過了垂花門就是内宅。二進院的正中一株大樹枝葉茂盛,院子接近正方,齊齊整整,沒有私搭亂建。三間正房,兩邊耳房和東西廂房,一目了然,保護的這麼好,住的應該不是普通人。

第三座:“進去拍吧,這兒是慈禧親戚的房子”皇城根南街32号

北京胡同三座進不去的大宅,有故事,有意思,帶你去看看

皇城根南街32号,您注意過這個門牌嗎?路過時可曾回頭多看兩眼,它在故宮東面,東皇城根街路東,那個大紅門特别顯眼,心細的人肯定有印象。

這是清代光緒年的内務府大臣、曾任粵海關監督的俊啟在任期間攢了大量錢财,任滿回京,在皇城東牆外小草廠置地十畝,建起的這座豪宅。

據說因為宅院蓋的奢華,被大太監李蓮英知道,勒索被拒絕,李蓮英懷恨在心。終于在他的陷害下,慈禧以宅院“地窺紫禁,形制逾制”為由對他抄家革職。才住進去兩年的俊啟從此一病嗚呼,抑郁而亡,死時不到50歲。此後宅子被慈禧賜給她弟弟照祥之子、慈禧的侄子三等承恩公,德善。

北京胡同三座進不去的大宅,有故事,有意思,帶你去看看

這三座大宅,所經生死,幾度滄桑,當歲月為它披上尋常外衣時,總有幾處舊痕不被時間掩蓋,它們發着光,如生命般把寶貴的曆史留下來講給後人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