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随着歐洲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大門,昏昏欲睡的中國人才勉強睜開自己的雙眼來看世界。一批晚清最重要的朝廷大臣紛紛上書,為了改變中國落後的面貌,不再受到列強欺侮,要求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
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中國北方地區達到了高潮,大清帝國同時向列強宣戰,八國聯軍占領了北京紫禁城之後,中國被迫在1901年向列強簽訂《辛醜條約》。賠償4億五千萬兩白銀。

後來美國政府出于政治目的考慮,決定退還清朝所賠償給美國的白銀,羅斯福向國會發表咨文說:
“我國宜實力幫助中國厲行教育,使此巨數之國民能以漸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導學生來美,入我國大學及其它高等學社,使修業成器,偉然成才,諒我國教育界必能體此美意,同力合德,贊助國家成斯盛舉。”
是以1908年5月25日,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向中國宣布,将會退還美國一半的庚子賠款來用于中國留美學生之用。此時的清朝在經過八國聯軍之後,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正在轟轟烈烈地展開洋務運動,引進西方的技術。
洋務派李鴻章等人就着這個機會,由清朝政府補貼,篩選了120名天資聰穎的幼童,坐着搖搖晃晃的小火輪,奔赴美國教育重鎮舊金山進行學習和讀書。他們的生活補貼很多是由清朝政府和李鴻章私人自助。
他們這些人才能夠學成歸來,改變中國落後的面貌,當時這批孩子還隻有13歲14歲,就已經遠赴重洋,帶着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在後來的二十年裡面,他們學習美國相關的技術和科技,并且取得了非常大的收獲。
後來清政府将其中100位孩童接回了中國,期間有染病死去的,也有因為貪念美國富饒生活不願意回來的,但是不管怎麼說,很多人還是回到了中國懷抱。
這些孩子裡面,有着唐紹儀,他是清末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和外交家,回國後救人清政府總理總辦、山東大學校長,接受了先進思想教育的他還出任過民國内閣總理,為國家争取自由平等立下了汗馬功勞。
還有清華大學的第一任校長唐國安,他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人才,作為清末民國初期的一位教育家,畢業于耶魯大學法律系之後,他在1912年10月至1913年8月份擔任清華校長,為清華制度的改良做出了重要貢獻。
至于這批人裡面最著名的人物應當算是詹天佑了,他自主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條屬于自己的鐵路,打破了帝國主義的壟斷,維護了中國的主權,算得上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其他一些人在回國之後也為當時的中國的覺醒效力,紛紛成為了國家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