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的工資高到什麼地步?難怪他死後,劉禅堅持派人調查他!

說起三國大佬諸葛亮,無非是行軍打仗、攻城略地等等,很多人都聽夠了,看膩了。今天不說打仗的事,說說諸葛亮的工資問題,看看他真實的生活水準。

曆史上各個朝代,官員們的俸祿構成是不同的,不僅僅是金銀錢财,還有很多糧食、實物發放。所謂俸祿,“俸”指錢币,“祿”指谷物,是以史料常以俸銀和祿米來計算官吏的俸祿。戰國至秦朝,官吏俸祿主要以實物形式為主,說白了就是給糧食。

諸葛亮的工資高到什麼地步?難怪他死後,劉禅堅持派人調查他!

孔子在魯國擔任司寇時“奉粟六萬(鬥)”,一鬥大約稱重15斤糧食,六萬鬥就是九萬斤!如果當時的百姓一家三口,就是每天吃九斤,一年也才三千多斤,孔子一年的俸祿可以讓一家三口吃幾十年,這可見當時官員俸祿還是很可觀的。至西漢,官吏俸祿開始正規化,官的大小和俸祿級别以“石”表示,采取“錢谷各半”的支付辦法,直至東漢。

漢末三國,戰亂不休,很多地區通貨膨脹,而糧食再一次成了人人都能接受的“硬通貨”,此時的俸祿也多用糧食代替。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的俸祿主要來自四個方面,即他的三個官職和一個爵位:

諸葛亮的工資高到什麼地步?難怪他死後,劉禅堅持派人調查他!

一、司隸校尉,這個官職每年的俸祿是2000石;二、益州牧,每年俸祿同樣是2000石;三、丞相,這是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職,俸祿自然也高,每年有4000石左右;四、諸葛亮還有一個“武鄉侯”的爵位,每年享俸祿約2000石。可見,諸葛亮的基本俸祿就已經達到了10000石左右。

為了計算友善,我們直接用今天的糧食價格将諸葛亮一年的俸祿折合成人民币。不過,在計算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劉備、劉禅給諸葛亮發的俸祿究竟是什麼糧食?簡單的說,秦漢之時群眾以耐旱的小米(粟)為主食,是以,諸葛亮的俸祿也是以小米的形式發放的。

諸葛亮的工資高到什麼地步?難怪他死後,劉禅堅持派人調查他!

《漢書》記載“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也就是說一石相當于120斤。不過,現在社會1斤=10兩=500克,而據考證,在秦和西漢時期,一斤相當于258.24克,一兩等于16.14克。王莽及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一斤相當于222.73克,一兩等于13.92克。為計算友善,取三國時期1斤等于現在250克,即半斤。

可以得出,諸葛亮年薪為10000石小米,折合當時120萬斤,約折合如今60萬斤。目前小米價格約為5元左右,由此得出諸葛亮每年糧食俸祿約為360萬人民币,這個薪資水準放在如今社會,絕對碾壓九成以上的人。當然,這隻是基本工資,逢年過節或者立下戰功,劉備還是有另外賞賜的。

諸葛亮的工資高到什麼地步?難怪他死後,劉禅堅持派人調查他!

關于接受賞賜,史書上明确記載的有兩次,一次是劉備入主成都,封賞群臣。

諸葛亮受金五百斤、銀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

第二次是劉備登基後,

賞諸葛亮80萬斛糧谷。

其實哪怕不算工資,就憑這兩筆賞賜,諸葛亮這一輩子也吃喝無憂了,但是在《又與李嚴書》中,諸葛亮卻這樣描述自家情況“

今蓄财無餘,妾無副服

”。

諸葛亮意思是說,自己家沒存款,甚至妻子也沒有換洗的衣服。不僅如此,諸葛亮還在《自表後主》一文中,仔細向劉禅彙報了自己的家庭财産情況:“

臣初奉先帝,資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于臣在外任,無别排程,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餘帛,外有赢财,以負陛下。

諸葛亮的工資高到什麼地步?難怪他死後,劉禅堅持派人調查他!

諸葛亮說得很清楚,自己一切開支全靠官府供給,不再經商務農。家産隻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不别治生,以長尺寸”,從不經營産業,以謀取絲毫私利。不過諸葛亮工資極高,還有很多封賞,而且他生活簡樸,卻在死後“内無餘帛,外無赢财”,錢呢?

是以據說在他病逝之後,劉禅不信他在《自表後主》中說的話,派人去查點了諸葛亮的家産,與他自報的情況完全一緻,隻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而且真的“内無餘帛,外無赢财”。劉禅心裡久久不能平靜,無法想象自己尊為相父的那個長輩居然真的這般清苦度日,他為自己曾經沒有善待自己的這個“父親”而生氣。

諸葛亮的工資高到什麼地步?難怪他死後,劉禅堅持派人調查他!

至于諸葛亮的家财去哪了,猜測隻有兩種可能:一是封賞沒有兌現;二是封賞兌現了,諸葛亮拿這些财産彌補了蜀漢财政之不足,畢竟蜀漢連年北伐,所需甚巨。像諸葛亮這樣的亂世名相,根本就不在意個人的收入,當初劉皇叔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連工資都沒談就跟着創業了。

諸葛亮自曬家産,固然表現了他對後主的一片忠誠,但官居要位,其節儉自律、甘于淡泊的風範更加令人敬佩。“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諸葛亮用一生踐行了這一主張,清正廉潔的思想品格,深受後人的敬仰和贊譽。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注:因計算口徑問題,文中資料折算可能有些出入。

(參考資料:《後漢書》、《三國志》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