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因為貌美被日軍抓走,被折磨了3個月,痛苦無奈生下了日軍兒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裕仁天皇向日本全國宣讀了無條件投降的宣言書。炮樓裡的日軍投降了,可日本國内的右翼分子依然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們歪曲曆史,将自己塑造為受害者的形象,罔顧世界和平。76年已經悄然而逝,戰争早已結束,可日本發起的戰争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創傷,直至今天依然難以忘懷。在戰争的無數受害群體中,有一批人格外讓我們心疼,就是慰安婦群體。

每年的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婦紀念日,旨在紀念在戰争中飽受欺淩的慰安婦群體,她們隻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女群體,卻在戰争中受到比常人更難接受的痛楚與淩辱。2017年,電影《二十二》上映,他記錄了中國僅剩的二十二位慰安婦幸存者。在曠日持久的十四年抗日戰争中,至少二十萬的婦女群體淪為日軍的慰安婦,如今隻剩二十二位,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減少。

她因為貌美被日軍抓走,被折磨了3個月,痛苦無奈生下了日軍兒子

韋紹蘭便是其中一例,1944年,日軍進攻南甯,占領了韋紹蘭所在的村子,随即展開了大規模的屠戮和欺淩。韋紹蘭一家也沒能逃過日軍的魔爪。當時侵華日軍看她漂亮,于是擄走了韋紹蘭,并強迫她充當日軍的慰安婦。整整三個月的時間,隻有24歲正當妙齡的韋紹蘭度過了生不如死的三個月。期間韋紹蘭多次想自盡逃離日本人的魔爪,可她想到自己剛出生的女兒隻能咬牙堅持下來。女兒是韋紹蘭那三個月裡唯一的光和希望。

她因為貌美被日軍抓走,被折磨了3個月,痛苦無奈生下了日軍兒子

韋紹蘭一面假意屈服日本人,一面伺機逃跑。終于在被擄三個月後的一天,韋紹蘭趁看守日軍不注意,逃出了不見天日的小黑屋。令人悲痛的是,她心心念念的女兒因為生活條件太過惡劣,沒能活下來,早早夭折。韋紹蘭一路逃回家中,面對婆婆和丈夫的關心詢問,韋紹蘭隻能忍住心裡的屈辱,一言不發隻是默默流淚。幸運的是,日軍在戰争上節節敗退,無暇顧及逃走的韋紹蘭,這才讓他們一家勉強生活下來。

可随之而來的是伴随韋紹蘭一生的痛苦和屈辱,她發現自己腹中懷了日本人的孩子。剛剛痛失女兒的韋紹蘭面對敵人的孩子左右為難,可最終還是請求丈夫留下這個孩子。畢竟在殘酷的戰争中,腹中尚未出生的孩子是無辜的。韋紹蘭的婆婆也同情了解韋紹蘭,共同勸說留下了這個孩子,并取名為羅善學。即便丈夫不認同韋紹蘭的做法,最終也是預設了。

她因為貌美被日軍抓走,被折磨了3個月,痛苦無奈生下了日軍兒子

一年後,抗日戰争勝利,日軍投降。可是日軍侵略者帶給韋紹蘭的傷害永遠無法化解。村子裡人多口雜且流言多,在衆人的有意無意的傳說下,韋紹蘭懷了日本人的孩子這件事很快就被人們知道了。村民在韋紹蘭一家背後指指點點,稱羅善學為“日本崽”。村民對于日軍的恨意無法得到發洩,隻能轉而攻擊韋紹蘭一家。就這樣,羅善學在充滿惡意的環境中長大,終生未娶妻,孤苦伶仃地生活着。有時他也會埋怨母親為什麼生下自己,讓自己成長在流言蜚語的環境中。

她因為貌美被日軍抓走,被折磨了3個月,痛苦無奈生下了日軍兒子

2010年,羅善學前往日本,被“日本崽”困擾一生的羅善學和母親希望得到日本侵略者的認錯和道歉。可是日本政府尤其是右翼勢力拒不承認侵華事實,歪曲曆史,更妄論向受害者道歉,每年公然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這些舉動都讓韋紹蘭和羅善學家人十分痛恨,也遭到了世界愛好和平的各國人民的指責。在遺憾中,九年後韋紹蘭去世,終年99歲,她的一生都沒有得到日軍的道歉和忏悔。羅善學現在也成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可他對過去受到的傷害始終難以釋懷。韋紹蘭是那個時代千千萬萬受到迫害的中國人的縮影,這樣的家庭在我國還有許多。是以我們不能原諒,也不能忘記。

她因為貌美被日軍抓走,被折磨了3個月,痛苦無奈生下了日軍兒子

我們在等他們道歉,可他們卻希望我們遺忘。幸存的慰安婦逐漸逝去,可曆史不容忘記。終有一天,所有經過這場巨大戰争的人們都會逝去,我們也不會忘記侵華日軍在我們國家土地上所犯下的累累罪行。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記住這段曆史不是為了仇恨,而是為了告誡後人,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祖國強大才是每一個國人立身之本,祖國富強,人民幸福安康,才能抵禦外來侵略者,避免類似的悲劇發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