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中旬以來,缸哥在微網誌上“吃瓜”可以說是吃到撐了,感覺就是大家都在年底沖KPI。抛開王力宏、薇娅等不談,僅僅是李斌和沈晖兩個人在近日對傳統燃油車的觀點就吸引了整個汽車行業的關注。對于李斌的觀點以及沈晖蹭熱度,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似乎也在有意無意地蹭一波熱度,在“消失”多日之後再次發聲,翻出了一個陳年“老瓜”。

從李想釋出的微網誌内容來看,隻有短短的八個字:感謝鞭策、繼續努力,并配有“拱手”的表情和一張柱狀資料對比圖。從圖檔的内容來看,主要是理想ONE和大衆汽車中大型SUV的上險量進行對比。
據圖檔内容顯示,2019年12月,理想ONE上險量僅為1011台,途銳+途昂的總數為13173台;2020年9月,理想ONE的上險量為3830台,而途銳+途昂的上險總量為9304台。恰恰是在這個月,大衆中國CEO馮思翰炮轟表示,增程式是“最糟糕的解決方案”。或許馮思翰當時隻是針對技術發表自己的看法,并沒有點名具體的車企,但當時國内市場上主推增程式電動策劃的隻有理想汽車。是以,李想和馮思翰在此時結下了“梁子”
靠增程式技術火的?
經過了24個月後,理想ONE正式攀上了中大型SUV領域銷冠的席位。對此,缸哥不得不在這裡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認為理想ONE的增程式技術真的夠好嗎?”。
事實上,自理想汽車主推增程式技術以來,該技術便頗有争議性。清華大學汽車工程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宋見曾曾表示,增程式混合動力可以看作是插電混合動力的一種,至于兩種技術到底誰更具有優勢,得從多元度進行分析讨論,包括生産成本、内部構造等。
從原理結構來看,增程式的動力效率不如插電式混動。增程式主要由發動機與發動機耦合組成的輔助動力系統。通俗一點而言,增程式混動中的發動機的并不是直接的動力輸出單元,而是起到輔助功能,為電池和電機提供能量支援。結合衆多技術來看,增程式技術既有純電行駛的模式,又有發動機為電機提供動力儲備,同時将剩餘能量為電池充電狀态,可以實作動能回收。
由于增程式動力系統的結構較為繁瑣,是以國内大多數增程式車型都在努力提升電池組的容量,加上發動機和擴大容量後的汽車油箱,整車的車重超出了一定承受界限,無形中給空間布置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在電池沒電或虧電的狀态下,依靠小排量發動機提供動力輔助,并通過傳導機構消耗、效率低且能耗大。比如說,不少試駕過理想ONE或理想ONE車主都曾向缸哥表示,理想ONE在高速行駛時的油耗表現并不是很好。
除了油耗問題以外,理想ONE還是存在不少的産品問題。以理想ONE的底盤為例,雖然經過了優化,但是整車的底盤還是與“奶爸車”的定位存在一定差別。換句話說,理想ONE無論是在底盤的進階感、座椅填充物的柔軟度,還是底盤餘震的抑制上都有改進的空間。
理想ONE成功秘訣?
不得不承認,理想ONE在動力方案上确實存在一些瑕疵,但是我們并不能完全将這一動力技術進行否認,畢竟存在即合理。不過,缸哥認為李想在其微網誌上釋出關于其上險量超越大衆中大型SUV總和的時候,是否有想過理想ONE的成功并不是因為增程式技術有多強,而是理想ONE這款産品與國内消費者的需求契合度有多高。
至此,缸哥認為理想ONE的成功秘訣在于其對目标使用者的精準鎖定。說實話,理想ONE的産品定位給我的感覺是劍走偏鋒,通過精準錨定目标人群,滿足這部分的人的需求來打造産品。記得此前李想曾表示,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款車型是真正為家庭使用者所設計的,甚至很多車的後排簡直就是在懲罰家人,是以很多家庭使用者的選擇也隻是在衆多車型中選擇一款相對合适的車型。當然,我們必須要佩服的是李想的果斷,相比其他品牌在産品定位的時候加入多項屬性,理想ONE的産品定位相對比較單一,主打家用SUV市場,比如說在尺寸、智能配置等方面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結合理想ONE的優缺點來看,之是以該産品能夠在市場上成為熱門車型,究其原因在于,理想ONE的缺點并不是緻命的,因為購買它的人群并不會在意這些問題。與此同時,理想ONE現在形勢一片大好,缺少同等定位的優質産品。具體來看,目前能夠上綠牌的六座SUV屈指可數,即使有,那麼在産品競争力上也不如理想ONE,要麼尺寸不如它,要麼舒适性、配置不如它,或者是純電動車型的續航無法像理想ONE一樣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大衆會反擊嗎?
在李想發微網誌反擊大衆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的同時,大家都在期待馮思翰是否會對此進行的回擊。然而,經過一番查詢之後發現,由于近兩年大衆品牌在華電動汽車推出相對緩慢、銷量增長遲滞,且燃油車銷量出現下滑,馮思翰或卸任大衆汽車集團(中國)CEO。對于該消息,馮思翰在日前舉行的一場溝通會上也證明了該資訊的真實性,馮思翰表示:“管理層會發生調整,包括自己在中國的職位。看到職業規劃被媒體報道後,我感到吃驚也感到榮幸。”
不得不說,大衆汽車的轉型速度到底還是慢了一拍,ID.系列車型的上市時間還是比較短,還無法充分将應有的實力表現出來。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年底以來大衆汽車便深陷晶片短缺的危機中,大衆汽車需要面對産能等多方面的問題,導緻傳遞速度有所延緩。對此,我們認為理想汽車與大衆汽車之間的戰争其實還沒有開始。
總結
總的來說,我們必須要認可的是,理想ONE在現如今的汽車市場上确實是一款不錯産品,但是隻限于現在。當越來越多車企開始關注這一市場,并推出相應産品的時候,理想ONE能否保持現階段的優勢,我們不得而知。另外,作為曾經全球汽車市場的霸主,大衆汽車是否會衰退下去呢?缸哥認為不會,畢竟多年以來的積累還在。換句話說,新勢力車企與傳統車企之間的戰争還沒有爆發,現階段所有“好消息”幾乎都隻是一時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