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和胤祥兄弟情深,為何胤祥臨終之前,卻要吞土明志?

在曆史上的皇室兄弟中,雍正和胤祥之間的深厚感情足以感天動地,譜寫出了一曲千古絕唱。很多人對雍正的行為都比較疑惑,他一邊不斷打壓那些參與九子奪嫡的兄弟,一邊又對胤祥好得超出天際,這是為何呢?

明明胤祥和雍正之間的關系已經好到無法用言語形容了,可是為何在胤祥即将去世之際,還要吞下黃土呢?這背後是否和雍正有關系,還是另有原因?

雍正和胤祥兄弟情深,為何胤祥臨終之前,卻要吞土明志?

雍正和胤祥感情深的基礎

雍正和胤祥兩人雖然感情十分深厚,可實際上兩人并非親生兄弟,雍正是烏雅氏所生,而胤祥則是章佳氏所生,兩人不僅不是親兄弟,就連生母之間的關系也不是那麼親密,可是因為兩人的一個共同特點,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按照清朝的規矩來看,一般生母身份低微的皇子,在出生之後都會交給身份地位更高的妃子撫養,雍正的生母烏雅氏以及胤祥的生母章佳氏都是身份低微的妃嫔,是以在皇子生下來之後,隻能按照祖制交給其餘妃子撫養,剛好就是這次特殊的機會,讓雍正和胤祥去到同一個妃子那裡,這個妃子就是佟佳氏。

佟佳氏在清朝地位相當高,素有“佟半朝”之稱,靠着顯赫的家族背景,這個家族出了很多皇後,家風以及對孩子的教育方面都比較成功,康熙将雍正以及胤祥交給佟佳氏撫養,足以說明雍正對佟佳氏的重視。

得益于兄弟兩人一起成長的這段特殊經曆,促使雍正和胤祥之間的關系情同手足,和親兄弟之間的感情更加相似,反觀雍正的親兄弟老十四,因為從小就和雍正比較疏遠,反而和老八比較親近,是以九子奪嫡中選擇支援老八而不支援雍正,由此可見,在有些時候,血緣關系還不如朝夕相處建立的深厚情誼。

當然了,要是僅僅靠着年少時期朝夕相處建立的感情,也許還是無法保證雍正與胤祥兩人後來的深厚感情的,畢竟人一旦長大,很多時候衡量感情的标準就變了,在長大之後,需要衡量的是利益關系,要是胤祥和雍正之間的利益關系産生分歧,兩人最終還是會分道揚镳的。

雍正和胤祥兄弟情深,為何胤祥臨終之前,卻要吞土明志?

好在胤祥和雍正之間的利益始終保持一緻,胤祥始終是雍正最為堅定的支援者,在九子奪嫡當中,原本深受康熙喜愛的胤祥,居然多次被康熙短暫囚禁,而雍正卻相安無事,史料中對當時胤祥被囚禁的原因沒有明說,但是從當時兩人之間的關系以及曆史背景來看,很有可能是胤祥幫助雍正頂罪,承擔了諸多罪名,這才保證了雍正在奪嫡之中的優勢。

不僅如此,胤祥被康熙前前後後囚禁了接近十年時間,在得到自由之後,胤祥依舊還是雍正最堅定的支援者,九子奪嫡後期,胤祥堅定不移地站在雍正這一邊,與年羹堯、隆科多等人幫助雍正解決了很多麻煩,才讓雍正順利登基。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雍正在登基初期,對年羹堯、隆科多以及胤祥都好得離譜,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恨不得穿一條褲子,那麼為何後來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隻有胤祥始終沒有倒下呢?

雍正對胤祥的好

雍正登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封胤祥為鐵帽子王,要知道清朝從建立開始,除了早期的八位鐵帽子王之外,一直到雍正冊封胤祥為止,從來就沒有哪個皇帝敢冊封新的鐵帽子王,雍正能夠頂着被罵的風險封胤祥為鐵帽子王,就足以說明雍正對胤祥的特殊感情了。

雍正和胤祥兄弟情深,為何胤祥臨終之前,卻要吞土明志?

冊封胤祥為鐵帽子王之後,雍正還對胤祥的生母章佳氏進行跳級晉封,将其從一個普通妃子追封為皇貴妃,章佳氏已經去世多年,雍正還要将她的棺材弄出來埋葬在康熙的景陵當中,按照清朝祖制來看,隻允許皇後陪葬皇帝,雍正又幹了一件違背祖訓的事情。

雍正每一次冒天下之大不韪獎勵胤祥,胤祥都會苦口婆心勸誡雍正,或者是堅持不接受雍正的賞賜,可即便這樣,胤祥還是大多數時候都隻能聽從雍正的,除了一些原則性的東西之外,胤祥也隻能接受雍正冊封。

在雍正的信任下,胤祥已經掌管了當時的财政權、軍權以及政權等重要權力,後人稱胤祥為“常務副皇帝”其實也完全是名副其實的,在當時那種曆史背景下,胤祥的權力僅次于雍正,要是胤祥稍微有點二心,雍正都可能直接被逼宮退位。

話又說回來,要是胤祥真的有二心,雍正又怎麼會那麼信任他呢?不信我們看看當初同樣支援雍正的年羹堯以及隆科多等人,就可以明白雍正信任胤祥的本質原因了。年羹堯的妹妹嫁給雍正成為年妃,雍正登基後,對年羹堯也是相當好,年羹堯在陝甘地區任職,雍正都能夠從北京叫人送荔枝去給年羹堯吃,就算雍正已經看出年羹堯有二心,依舊寫信三番五次勸導年羹堯,還說叫年羹堯和自己一起做好子孫榜樣。

但凡年羹堯當時有點自知之明,及時明哲保身,那麼結局也就不會那麼凄慘了,在雍正的諸多勸導中,年羹堯依舊我行我素,見到雍正都不願意跪拜,出行儀仗随時模仿皇帝,試問這樣的人,換成哪個皇帝受得了呢?

雍正和胤祥兄弟情深,為何胤祥臨終之前,卻要吞土明志?

年羹堯僅僅算是一個皇帝親戚,都能夠這麼嚣張,說明雍正的忍耐力還是可以的,要不是他過于作死,想必不會落得那麼凄涼的下場。反觀胤祥,和年羹堯就是完全不一樣的人,他面對雍正的每一次賞賜以及獎勵,都是小心翼翼的,哪怕無奈接受之後,自己也從來不會恃寵而驕,反而兢兢業業工作報答雍正,這樣的大臣,哪個皇帝不喜歡?

臨死前依舊小心翼翼

也許胤祥在雍正朝取得的那些輝煌成績,還不足以讓所有人對胤祥沒有野心一事信服,那麼我們接下來就說一說胤祥臨終前的一件事情,也許人們就能夠更加立體地了解胤祥為人了。

雍正從登基之後就一直不斷賞賜胤祥,到了雍正七年左右,雍正發現自己除了皇位之外,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賞賜給胤祥的了,于是雍正突發奇想,打算讓胤祥和自己葬在一起,胤祥認為這樣有悖君臣之禮,也就拒絕了雍正的賞賜,可是雍正遲遲沒有表态,讓胤祥有些不知所措。

後來雍正又打算在自己的泰陵旁邊,賞賜胤祥一塊地,讓胤祥葬在那裡,這依舊相當于是陪葬,胤祥還是覺得不妥,雍正這次更是久久沒有表态,胤祥有些等不及了。随着胤祥的身體越來越差,胤祥對自己身後事已經考慮了很多,尤其是自己死後的墓地所在之處,胤祥更是深思熟慮了一番。

雍正和胤祥兄弟情深,為何胤祥臨終之前,卻要吞土明志?

為了防止雍正真的意氣用事把自己與他合葬在一起,胤祥隻能在距離雍正泰陵六十裡左右的地方選了一個風水寶地,并且請求雍正将這塊地賞賜給自己,最開始階段,雍正始終沒有表态,經過胤祥三番五次的軟磨硬泡之後,雍正終于在胤祥奄奄一息之際答應了他的請求。

得到賞賜之後的胤祥,十分興奮,同時他又擔心雍正會反悔,是以就叫人去自己選的那個風水寶地取來一塊土,看完土的成色之後,胤祥斷定那裡是一個風水寶地,随後将土直接吞下,以證明自己的決心。

吞下土不久後,胤祥就因為病情嚴重而去世了,在胤祥去世後,雍正對其進行了厚葬,也按照事先答應胤祥的要求對其進行下葬,不得不說兄弟兩人之間的感情實在讓後人為之動容,别說生在皇室之中,就算是普通家庭中的兄弟感情,能夠達到這種程度,也足以讓人感到欣慰。

雍正和胤祥兄弟情深,為何胤祥臨終之前,卻要吞土明志?

結語

胤祥和雍正從小一起長大,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礎,後來更是堅定不移地支援雍正奪嫡,進而深深感動了雍正,雍正登基之後,就一直重用胤祥,兩人之間的關系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更加難能可貴的是,胤祥在享受着雍正非同尋常的厚愛之際,依舊能夠保持清醒,這才是他始終深得雍正信任的本質原因,要說去世前吞土之舉,實際上就是胤祥最後的堅持,他想要以此明志,告訴雍正自己從來沒有野心,同時勸誡雍正不能意氣用事而忘記原則!

備注: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删,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