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水浒傳這本著作的人,無一不為梁山好漢們最後的悲慘下場而惋惜。梁山一百零八将,僥幸活下來的沒有幾個,比如著名的林沖和魯智深等人無一不是戰死或者是病死,而有人說導緻梁山走向滅亡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那作為梁山的最高上司人宋江,接受招安無疑是從他那兒做的決定,那始作俑者真的是宋江嗎?
恐怕事實的真相并不是這樣的,因為從一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幕後的真兇竟然是吳用。
梁山的招安之路
從劇中的劇情我們可以得知,宋江是比較支援接受朝廷招安的,因為宋江認為梁山衆人終究是匪,名不正言不順,最終還是無法得到人心,在這種情況的發展下,肯定會走向滅亡。
但是令宋江沒有想到的是梁山想要被招安的路可是一波三折,中間經過了太多的曲折。首先梁山好漢聚到一塊之後,因為沒有糧食儲備,是以隻能在附近四處搶奪。
這個時候就惹到了兩個人,一個是高俅,一個是梁中書。因為高俅的堂弟被梁山好漢所殺,而梁中書就不用說了,他送給嶽父蔡京的生辰綱,被吳用用計給盜走。
先來說高俅,本來是一個遊手好閑的人,卻因為蹴鞠踢得好,一步一步成為了皇帝身邊的紅人。等到高俅有了實權之後,就表露出了自己的本性,那就是锱铢必報。
從王進的事兒就可以知道,王進曾打過高俅,等高俅成了一品大官後,王進深感事态嚴重,于是直接就跑路了。
是以等到皇帝商量怎樣處置梁山好漢的時候,很多大臣認為應該招安,但是高俅卻認為要将梁山好漢趕盡殺絕。在高俅的獻媚下,皇帝決定讓高俅帶兵親自前往攻打梁山。
雖然高俅兩次都沒能攻下梁山,但這也加重了他對梁山衆人的怨恨。
是以高俅就一直在朝廷這邊,對招安梁山這件事實施打壓,是以從朝廷這邊梁山想要接受招安就變成了一件困難的事情。
吳用的用心良苦
再來看梁山内部人員,對于招安這件事是怎麼想的。梁山中有這麼一幫人,那就是林沖、武松、魯智深這些被朝廷通緝過的犯人,對于朝廷招安這件事當然是特别歡迎的。
因為朝廷招安梁山的承諾是,讓梁山這些好漢做一些小官。這也就意味他們之前是囚犯,現在接受招安了他們不僅僅可以改變自己的身份,而且還可以每個月有俸祿可以拿,何樂而不為呢。
第二種就是呼延灼、關勝等人,本來就是朝廷的官員,因為戰敗被俘,為了活命是以不得不先歸順梁山。既然朝廷要是招安他們,那他們就可以重回之前的職位,擺脫這種困境。
是以從這兩種人就可以看出,梁山的大部分人都贊成招安,而作為梁山的主要核心人員宋江,上文就提到過,他一直想要接受朝廷的招安。
其實朝廷曾經派人來到梁山,傳達宋徽宗要招安梁山衆人的聖旨,宋江對此人的到來可以說是翹首以盼,并且十分肯定宋徽宗提出來的建議,但是這件事卻被這個官員給破壞了。
最後宋江心急如焚的派燕青聯系了李師師,才和宋徽宗牽上線,成功地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是通過李師師的關系是下下之策,因為李師師是藝妓,和宋徽宗屬于地下關系。
是以梁山從這兒開始接受招安會受到兩點限制,一個是因為朝廷招安梁山的目的已經不簡單了。
從劇情的後面發展,我們可以得知朝廷招安梁山是為了削弱其他勢力,并且可以讓梁山的勢力十不存一。
梁山真正走向滅亡的原因還不是因為,征戰遼國後又開始繼續征戰,最後在打方臘的時候損失慘重,梁山好漢走向了滅亡。
這不僅僅是因為朝廷的目的不簡單,還是因為第二點限制,朝廷内部的人員想要除掉梁山好漢。
吳用做的荒唐事
朝廷内部的人想要除掉梁山好漢,自然是因為他們幹了些令這些高管忍受不了的事情。從上文提到的高俅一事,我們就可以看出,宋江要是早點帶着衆人示弱,那後邊也不會有這些麻煩事。
并且除了高俅這位大臣外,還有第二個大臣和梁山有仇,那就是梁中書。梁山是怎麼發展起家的,那自然是因為生辰綱這筆财富,讓他們可以招兵買馬,維持梁山日常的營運。
雖然梁山奪得了生辰綱,但是梁中書對此事并不是很在意,因為梁山畢竟人多勢衆,而且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自己送給嶽父的禮物是弄丢了,但是梁山卻引起了梁中書的注意。
梁中書的嶽父蔡京也是朝中的大臣,雖說沒有高俅那麼深得皇上喜愛,但是官職并不低于高俅。梁中書能加官進爵,當然是因為嶽父對他多次提拔,但是梁中書畢竟才能有限,時至今日,自己已經很難在官道上進一步。
于是梁中書有了招安梁山的的想法,一來解決掉這等匪窩肯定是大功一件,二來宋江等人肯定會感謝自己,自己無形中就擁有了一批用着稱手的勢力,
這邊梁中書還在幻想着,那邊吳用就鼓動宋江拉盧俊義入夥。
宋江拉盧俊義入夥并沒有什麼不妥,而是吳用提出的計劃有問題。吳用邀請盧俊義上梁山遊玩,然後背地裡傳出他上了梁山的消息。等盧俊義回家後,直接就被當地官府抓捕,理由是他通匪。
然後吳用就指令衆人,兵分兩路下山解救盧俊義。一路人馬攻打大名府引起恐慌,讓官府抽調兵力去平亂,另一對人馬去官府救盧俊義。本來計劃很是順利,但是吳用卻忽略了梁山衆人的本性。
這些人是去攻打大名府不假,但是以前本就是幹打家劫舍的勾當。等到了大名府,看到金銀珠寶後,更是紅了眼,導緻發生了大面積的屠殺,大名府一時間成了人間煉獄。
盧俊義是被救出來了,但是大名府發生的事兒徹底壞了梁山的名聲,讓梁山成了徹徹底底的土匪強盜。
而且朝廷對此事特别重視,要對當地的官員進行處罰,而管理大名府區域的官員正好是梁中書。
梁中書這邊還想着建功立業,這邊吳用卻給自己扣了個黑鍋,讓自己碰了一鼻子的灰,是以梁中書就拉着嶽父蔡京站到了打擊梁山的行列中。
可以說,吳用這些看似聰明的計謀,卻害慘了梁山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