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島/合肥/武漢/廣州/成渝……誰是特斯拉亞洲第二工廠的最優解?

武漢或成為最終赢家。

全文2173字,閱讀約需4分鐘。

特斯拉就像一個金饽饽,當馬斯克放出即将在亞洲建造第二座超級工廠的消息之後,國内的幾個城市如青島、武漢、廣州、成渝、鄭州等都先後傳出了與特斯拉的“绯聞”,意欲争奪特斯拉亞洲第二工廠的落地資格。

青島/合肥/武漢/廣州/成渝……誰是特斯拉亞洲第二工廠的最優解?

而當這些消息通過媒體曝光之後,特斯拉僅僅是雲淡風輕地表示:最近接到很多媒體關于第二工廠的詢問,恕無法一一回複。敬告大家,目前網絡上關于特斯拉第二工廠選址的資訊不屬實。

青島/合肥/武漢/廣州/成渝……誰是特斯拉亞洲第二工廠的最優解?

特斯拉的表态讓一切都顯得撲朔迷離。

那麼,特斯拉亞洲第二工廠究竟有沒有在中國選址的可能呢?在這些城市中,誰又具有最明顯的優勢呢?

特斯拉極有可能繼續選址中國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有沒有在中國選址的可能。

在亞洲,中國面臨的主要對手是日本、南韓及印度。

按照特斯拉的工廠選址邏輯,主要受到成本、産業配套、當地支援力度三方面的制約。

其中日本、南韓在産業配套方面具有優勢,這兩個國家都有着成熟的汽車工業,同時還有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松下和LG化學,這有利于降低特斯拉的部分生産成本。

青島/合肥/武漢/廣州/成渝……誰是特斯拉亞洲第二工廠的最優解?

但綜合來看,日韓的生産成本仍然會高于中國。中國同樣有像甯德時代這樣的電池巨頭,還有“绯聞”中會向特斯拉提供刀片電池的比亞迪。此外,中國的人力成本低于日韓,而且網際網路人才更遠遠多于日韓。

日韓另外的一個優勢是,這兩個國家都有着衆多的優良海港,利于産品出口。但這個優勢相對中國來說并不成立。如果在日韓投産,産品無非是向東越過太平洋發往北美,或者向西發往中國,頂多再加上向西南發往東南亞。

青島/合肥/武漢/廣州/成渝……誰是特斯拉亞洲第二工廠的最優解?

首先北美市場并不需要其他大洲的超級工廠發貨,特斯拉在美國已經有内華達超級工廠,第二座超級工廠德克薩斯工廠也即将投産,分别位于美國東西部。特斯拉與其萬裡迢迢從日韓進口,還不如加大學土的産能。

而從日韓發往中國或者東南亞,當然不如在中國就地生産,地理上更接近。

至于印度,最大的優勢在于人口衆多,人口基數決定了它也會日後非常龐大規模的汽車市場,無數廠商都想搶占先機開拓印度市場,特斯拉更是其中的一員。

但是,印度的汽車工業和新能源配套在中日韓面前均無優勢,特斯拉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解決目前訂單和産能之間的沖突,印度顯然不是一個好選項。

青島/合肥/武漢/廣州/成渝……誰是特斯拉亞洲第二工廠的最優解?

另外,印度動力電池産業鍊尚不完善,印度政府曾經遊說LG新能源、三星、松下、Northvolt等公司在印度設廠投産。是以,印度投産目前條件尚不成熟,不過将來的亞洲第三、第四工廠印度應該有一席之地。

此外,抛開商業利益而言,馬斯克的個人傾向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顯然,對于馬斯克來說,在上海建造亞洲第一座超級工廠是一個美好的回憶。随着上海工廠的10月完成快速投産,特斯拉在曆史上首次實作了盈利。在合作過程中,上海市政府的高效、支援力度讓馬斯克跳起了鴨子舞,和之後問題頻發的德國超級工廠遭遇完全是兩重天。

青島/合肥/武漢/廣州/成渝……誰是特斯拉亞洲第二工廠的最優解?

是以,在中國複制上海工廠的成功模式,對于馬斯克來說是一個最優解。

武漢>合肥>廣州>成渝

那麼,在國内的一些熱門城市中,誰是特斯拉的最優解呢?

特斯拉會給落戶城市打上當下最時髦的标簽——“智能網聯”汽車城市。當下,這張城市名片才是最具吸引力和競争力的。同時特斯拉落戶也會直接拉動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有資料顯示,今年前8個月,特斯拉上海工廠産值高達689億元,拉動上海汽車産業增長了13.4%。

青島/合肥/武漢/廣州/成渝……誰是特斯拉亞洲第二工廠的最優解?

根據多家媒體爆料,青島、重慶、濟南等城市均公開發聲表示歡迎特斯拉落戶。至于暗地裡和特斯拉溝通接觸的城市則必然更多。

抛開這些城市的主觀意願,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特斯拉自身的訴求。

特斯拉目前隻有美國内華達超級工廠和上海超級工廠兩家正式投産,據報道德國超級工廠也将在本月内正式投産,美國德克薩斯工廠也将在明年年初投産。目前,亞洲第一座特斯拉超級工廠——上海工廠除了要滿足國内的訂單外,還要拿出約一半的産能出口,主要是出口到歐洲市場。這也形成了特斯拉在國内銷量呈現出“潮汐式”特點,季度初銷量下跌,季度末銷量大漲。

作為亞洲第二個超級工廠,它的主要功能是填補上海工廠不足的産能。而上海位于沿海,本身有優良的海港,可以較好地滿足出口需求。那麼特斯拉亞洲第二工廠的主要功能就很清楚了:滿足中國國内的市場需求。

這麼一看,特斯拉亞洲第二工廠的選址地點就比較清楚了:位于中國腹地,交通要四通八達,最好靠近江河,具有良好的汽車工業環境和完備的新能源配套企業。

那麼,這個城市是誰?

青島/合肥/武漢/廣州/成渝……誰是特斯拉亞洲第二工廠的最優解?

顯然是九省通衢、誕生了二汽的英雄之城——武漢。

抛開武漢本身具有非常成熟的汽車産業鍊不談,武漢具有的區位優勢實在是太大了。鄭州的區位優勢也不錯,但沒有長江利于通航,汽車工業底子也要弱一些。武漢除了具有南來北往的物流優勢外,還可以順江而下,在适當的時候彌補上海工廠出口的缺口。

至于其他城市,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畢竟我說了不算,說不定特斯拉就稀罕她呢。

青島:送青島一句《後來》歌詞:有些人,一旦錯過了就不會再來。青島曾參與亞洲第一工廠角逐,和上海曾經是競争對手,據說因為外商獨資的問題談不攏而錯過了特斯拉。

合肥:基本條件不錯,城市也非常努力。但位于長江中下遊經濟圈,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優勢是和上海共享新能源産業鍊配套,劣勢是離上海太近,對内地輻射不足。

廣州:小鵬的大學營,優勢是新能源配套好,出口也極佳,完美覆寫東南亞。但劣勢是定位有點重複,畢竟有了上海工廠提供出口了。

成渝:無論是成都還是重慶,都想在這場特斯拉争奪戰中分一杯羹,但單獨來看競争優勢并不大,物流成本相對于其他城市更高。如果兩個城市能攜手合作,或許有一線機會。

北京:北京還需要特斯拉嗎?

最後寫給武漢,既然這麼看好你,大膽點,去追求特斯拉吧。

更多閱讀,歡迎點選

新銳·跨界·互動

用流行文化解讀汽車,帶來全新閱讀體驗

每日車訊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台

微信公衆号、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汽車之家車家号

易車易車号、搜狐号、汽車頭條

天天快報、網易新聞、新浪微網誌

日均全平台閱讀量超過1 ,000,000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