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國共産黨的百年曆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無論在哪個時期,黨都非常重視輿論工作。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得到了加強,要不斷重新整理對黨的建設和業務關系的認識。要處理黨建與企業的關系,解決"兩皮"問題,關鍵是要找到合适的組合點。如何通過黨的建設促進企業發展,路徑在于找到融合點,實作黨建與企業的深度融合。
媒體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觀,做"政治堅定、事業優良、作風好、黨和人民放心"的記者,當"黨的政策思想傳播者、時代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正的觀察者"時,承擔"反映黨的意志, 展現黨的思想,維護黨的中央權威,維護黨的統一"責任義務",認真"愛黨、保黨、為黨"。傳播者的腳、眼、腦、筆力背後的理論素養和政治思想風格,将直接決定作品的思想、溫度和品質,展現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可信度。
說服是黨極其重要的工作,新聞輿論工作走在思想鬥争的前列。實行說服責任制,是黨建設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結合實際行業,筆者認為重點在于:
一是堅持輿論的正确方向。新聞宣傳是一項高度政治性的商業工作,也是一項高度可操作的政治工作。媒體出版的内容涉及輿論導向和意識形态。在黨的建設方面,機關黨組織、書記和班子要分别承擔主要責任、第一負責人和一個員額、兩個員額的責任。堅持正确的輿論導向、積極報告型宣傳政策是企業工作的根本,必須嚴格建立、嚴格控制,不得出現方向偏見。
二是守住土壤,盡職盡責。維護新聞輿論地位,是媒體黨組織開展說服責任制的基礎,也是開展經營活動的前提。媒體機關圍繞的主要責任,要處理黨建與企業的關系,必須切實做到習近平總書記号召的堅持,把黨的建設工作與企業工作"一起規劃、部署、實施、檢查"。此外,利用新媒體技術是媒體發展的重要手段,需要從業者更積極地履行職責和創新。中央辦公廳、國辦釋出的《關于加強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也再次強調:"加強黨的上司,促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作為本地區本部門機關思想責任制實施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持倉、擴大崗位、用好職位,離不開黨的建設和企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媒體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其黨建與業務的融合在深度和廣度上比其他行業更重要,隻有兩者更加融合,傳播手段才會更新,傳播效果才會更高。
(馬良柱,武漢教育電視台書記、主編)
編輯:朱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