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12月20日(文/視訊 全媒體記者 楊昱)“以前孩子小,我在推車上放塊闆子,她們一個坐上面,一個坐下面,這樣送她們上學。就怕刮風下雨,有次差點翻車了。”今日,在長沙縣龍塘國小對面的宿舍樓内,胡女士說起往事,不禁熱淚盈眶,由于在生産時羊水早破缺氧,造成雙胞胎女兒腦癱。為了圓孩子的上學夢,她咬牙租下了離學校最近的房子,即便如此,她的孩子仍是踩着上課鈴聲進教室。

胡女士告訴記者,雙胞胎女兒今年13歲了。每天做完早餐後,她便要叫醒女兒,幫她們洗漱、換衣服、照顧吃早餐,需要花費很多時間。
來到學校,孩子可以憑着助推器緩慢行走,可教室在5樓,光是上樓就讓胡女士犯難。到了樓梯處,胡女士會将女兒從助推器中扶出來,一個個攙進教室。送完孩子後,她還得将助推器扛上樓,以備女兒不時之需。
"我要在這裡幫助她們上廁所,給她們打飯……還可以做一做康複訓練。"胡女士說,她要不停地按照治療師的要求活動孩子們的手和腳,半小時療程下來,她累得腰酸背痛。每天下午,她還會去做點零活補貼家用,“我老公是家中的支柱,靠賣鹵菜維持生計,我們大部分的錢全花在女兒的康複上了。”
在胡女士的出租屋内,記者看到,滿牆壁貼滿了獎狀。“我的兩個女兒都非常好學,也羨慕那些每天背書包上學的孩子。我堅持這麼久,也是為了讓她們好好讀書。”胡女士說,她的兩個女兒雖然寫字比較慢,但是成績屬于中等水準,并沒有掉隊。為了讓孩子的學習更加便利,學校特許像她這樣的家長進入校園陪同。
“我和丈夫都不願放棄。”胡女士說,為了給女兒做治療和康複,她們不得不在永州老家向親友借債,至今仍欠外賬20餘萬元。特别是疫情下,丈夫的生意時好時壞的,但其女兒的康複又不能停,“我們現在都是咬着牙過日子。因為家庭經濟不允許,女兒一直想學聲樂,連這個小小的願望卻無法實作。”
胡女士說,她希望有好心人,能來教女兒學聲樂,圓她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