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育兒:母親被兒子扯着頭發暴打:這都是溺愛惹的禍┃好心晴

作者┃好心晴 朗讀┃好心晴

編輯┃丄學号 主持┃梁山伯

微網誌上,看到這樣一個視訊:

手機店裡,一位母親因拒絕兒子買手機玩遊戲的要求,被兒子扯着頭發暴打。拳頭砸腦袋,腳踢肚子,兩拳不解氣,再來兩拳……

讓人震驚的是,母親全程沒有一絲反抗,隻是試圖抓住兒子的手,減輕頭皮拉扯帶來的疼痛。

網友調侃道:“這孩子大機率會進監獄的。”

還有網友說:“這就是母親溺愛的後果,也可能他爸爸就是這麼對待媽媽的。”

亦有網友言:“為啥不還手,慣的!打一頓,下次就不敢了。”

聽育兒:母親被兒子扯着頭發暴打:這都是溺愛惹的禍┃好心晴

養出這樣的孩子,不僅是父母的失職,也是孩子人生的失敗,雙輸的結局。

為人父母,須知:愛他,但不可罔顧規則;給他自由,卻不可無視邊界。

愛之,則放之且束之。

有所為,是一種能力;有所不為,是一種原則。

01

護得了一時,護不了一世

宮崎駿在《千與千尋》說:“父母,迎接我們生命的起點,卻無法陪伴我們走向生命終點。”

上個月,21歲晨跑女孩朱甜甜被害。知情人士回報,兇手張某家教不嚴,自幼受盡溺愛。

父親離家工作,母親寵到極緻,養得白白胖胖的,從不曾品嘗勞動的滋味。

鄰居眼裡的他,完全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好逸惡勞又死要面子,連最簡單的面條也不會煮。

成年後工作,幹什麼什麼不行,隻得動起不勞而獲的心思。

後因搶劫和強奸罪锒铛入獄18載,出獄後獨居在父親為其在縣城購置的房子裡,依舊無所事事。花錢靠要,吃飯靠賒,更是染上賭的惡習。

正是父母一次又一次無節制、不求回報的給予,慢慢養大張某的貪欲,再次将之送進監獄。

何其可悲!

聽育兒:母親被兒子扯着頭發暴打:這都是溺愛惹的禍┃好心晴

溺愛不是愛,是一把戕害孩子的軟刀,初不緻命,卻威力驚人,極易癌變。

失去原則的愛,是一把刺傷孩子的硬刃,一刀見血,無路可退,終将把孩子推進萬丈深淵。

曾看過一個江洋大盜死刑前咬掉母親乳頭的故事。他哭訴:“我有今天全是拜你所賜。我每次偷東西,你都不阻攔,反而鼓勵我,是娘把我送上了斷頭台啊!”

溺子如殺子,是父母的過失,更是教育的悲哀。

犯了錯沒有得到懲罰,孩子便會得寸進尺,犯下更大的錯誤,也必然迎來更嚴重的懲罰。

明知他需管,還放任其行;明知他犯錯,還試圖掩蓋;待知觸紅線,為時已晚。

不姑息小錯,才能不豢養大錯。千裡之堤潰于蟻穴的道理,怕是無人不知了吧!

不把包辦代替冠以愛的名義,也不視過度保護為愛的方式。适時放手,擇機引導,摔倒後的孩子才有能力爬起來,繼續奔跑。

聽育兒:母親被兒子扯着頭發暴打:這都是溺愛惹的禍┃好心晴

02

理智當頭,言傳身教

父母學習課堂,筍幹老師曾分享這樣一個案例:兩個孩子因搶玩具拌嘴,産生肢體觸碰,一個孩子被推了一下。

孩子的爸爸見狀随即帶兒子離開,叫來2個叔叔幫忙。

很快,四個大人打成一團。倆孩子看到,也加入戰鬥,打了起來。

結果獨自帶孩子的媽媽被三人砸傷,雙手骨折,孩子也陷入昏迷。

事件以男孩的爸爸及叔叔被警方逮捕拘留告終。

家長應該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提供幫助,但如果過度介入,失了分寸,隻會沖突更新,得不償失。

《斯波克父母經》中提到:從父母動手的那一刻起,孩子就把挨揍視為一種“被允許的管教行為”。

當孩子發生沖突時,狹隘的父母責備别人的孩子,聰慧的父母引導自己的孩子。

一檔綜藝節目,包貝爾女兒餃子面對玩具被弟弟搶時,選擇忍讓。因為媽媽曾教過她:比我小的人,我就得照顧他。

聽育兒:母親被兒子扯着頭發暴打:這都是溺愛惹的禍┃好心晴

繪本《我是霸王龍》裡,小翼龍在面對受傷的霸王龍時,選擇不計前嫌,努力把壓在霸王龍身上的岩石搬開,辛苦為他尋找食物。是因媽媽曾經說過:“不管誰遇到困難,你都要幫助他。”

下雨天,小翼龍用葉子溫柔地、輕輕地蓋住霸王龍,像媽媽曾經為他做的那樣。

可見:每個可愛讨喜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高明遠識的父母。

寬容豁達的父母,養出善良溫暖的孩子;自私刻薄的父母,養出狹隘冷漠的孩子。

是以說:好的教育,必得父母以身作則。

願他徜徉書海,自己先品書香;

願他文明禮貌,自己絕不口吐芬芳;

願他有愛善良,自己切勿麻木冰涼。

育兒,是父母的一場修行,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牽引,更是一份愛向另一份愛的傳遞。

聽育兒:母親被兒子扯着頭發暴打:這都是溺愛惹的禍┃好心晴

04

把一絲溫良留給孩子送他一世溫暖

電影《美麗人生》,圭多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中,努力為兒子創造出一個溫暖有愛的成長空間。

他告訴兒子,這隻不過是一場遊戲。你可以随時離開,不過,這樣便無法赢得坦克獎勵,有些可惜。他的兒子便在這善意的謊言中,以遊戲的方式,熬過那段水火歲月。

解放來臨之際,他們準備逃走,圭多将兒子喬舒亞藏在一個鐵櫃裡,告訴他:

“這是最後的決賽,隻要不被發現,我們就赢了。”

自己卻在尋找妻子時,被發現逮捕。途經兒子藏身的鐵皮櫃,他依然誇張地、搞笑地大步向前,俏皮地眨着眼睛,暗示兒子不要出來。兒子也笑着眨眼回應,藏好繼續遊戲。

聽育兒:母親被兒子扯着頭發暴打:這都是溺愛惹的禍┃好心晴

第二天,喬舒亞和媽媽一起得救,圭多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解放前夜。

即使坎坷艱辛,依然帶着兒子樂觀面對;即使付出生命,也不願孩子的童年有一絲陰翳。這是一個父親最進階、最智慧的給予。

正如影片結尾兒子的感念:這是我父親所作的犧牲,是他賜予我的恩典。

這份愛,穿越歲月,照亮了喬舒亞整個人生。

隻有用心愛過的孩子,才會懂得如何愛别人。

被溫暖呵護過的心靈,才能擁有感覺幸福的能力。

19年重慶“天才少年”徐譽舒跳樓前留下這樣一句話:“我沒有感覺美好的能力,即使我知道他們存在于我的生活中。”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感覺不到美好,不會愛,那麼他很難擁有健全的人格,更無法對抗生活的挫敗。

這樣的悲劇還會上演。

我們雖無法庇佑孩子的一生,卻可以播種愛的種子,滋養愛的靈魂,培養愛的能力。

有愛,懂愛,會愛。如此,方能嘗遍生活百态,依然心生向往;看透人間疾苦,依舊深夫妻間!

聽育兒:母親被兒子扯着頭發暴打:這都是溺愛惹的禍┃好心晴

愛要有溫度也要有尺度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适時得體的退出,是為了孩子走得更高,飛得更遠。

傅雷家書中,向我們展示出父母之愛的三個層次:

“皮”之愛:注重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衣食住行。

“骨”之愛:注重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工作好壞。

“髓”之愛:注重的是孩子的人格健全、心靈成長。

無皮不覆體,無骨難支立,無髓難恒久,三個層次,缺一不可。可歎的是,很多父母,目之所及,僅限“皮”、“骨”。

龍應台說:“成熟的親情,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目送,是一場體面的退出,隻有分離,才能成長。”

孤獨時,你是他的太陽,緩緩融化内心的冰霜,直至燦爛向陽;

受傷時,你是愛的Ok繃,撫平傷痕,贈予愈合良方;

十字路口上,參與分析,但不決定方向。

為他保駕護航,卻不代他乘風破浪!

作者:好心晴,努力搬磚的90後。左手育兒,右手職場,更愛用心、用文字和大家分享。

贊賞歸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