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6歲女子撿到67981枚銀元,竟全部上交國家,專家:價值超1個億

直到光緒16年(1890年)清廷才開始鑄造“光緒元寶”,也就是龍洋,龍洋在清廷時期流通的并不多,民國時期的袁大頭才是主流貨币,如今銀元收藏品基本上都是袁大頭銀币,但一次性挖出67981枚銀元實在罕見。

16歲女子撿到67981枚銀元,竟全部上交國家,專家:價值超1個億

1982年6月16日,對于青海貴德16歲的陶金蘭來說是一個非比尋常的日子,下午四點,陶金蘭跟哥哥陶恩銘到縣園藝場開墾土地,他們承包的是一段管道,這塊地非常堅硬,他們要挖一個八十公分寬,深1.5米的巷道。

16歲女子撿到67981枚銀元,竟全部上交國家,專家:價值超1個億

1982年6月16日,青海貴德縣,河陰公社郭拉大隊的民兵陶金蘭,和往日一樣去縣“園藝場”幹活,現在有很多人不知道''園藝場''是啥,其實園藝場是上世紀的一種特殊的經濟實體,老一輩人都知道他是一種綜合性全民國有農業企業。這天傍晚8點左右天“麻麻黑”,陶金蘭準備在挖一下水管道溝,就回家休息了,正在這時,沒想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

16歲女子撿到67981枚銀元,竟全部上交國家,專家:價值超1個億

陶金蘭挖溝到1米多深的時候,突然從溝壁處掉下一堆白花花的“園片片”,又一鐵銑挖下去,淌下來的“園片片”更多了,她不知道這個是啥東西,但是隐隐感覺有很大的價值,就趕緊把另一頭的堂兄叫過來看一看,他的堂兄陶恩民看罷大吃一驚,很嚴肅的告訴他,這些“園片片”是銀元,非常值錢。他倆邊說邊挖越挖越多,這些埋在地下的銀元好像沒完沒了的樣子。

16歲女子撿到67981枚銀元,竟全部上交國家,專家:價值超1個億

那個時候的陶金蘭還是個女民兵,深知遇到任何情況都要第一時間向上級彙報,于是她趕緊将情況報告給了當時的縣委縣政府,劉劍書記親自接見了她,到這個時候她才知道,原來那些白花花的東西就是銀元,随後武裝部動用了多名人員前去挖掘,整整挖了兩輛拖拉機,這可是将近兩噸的重量。

後來統計出結果是銀元67981枚,銀锞1568個,當時折合人民币36萬九千多元,如果放到現在,其價值更是已經上億,但陶金蘭卻毫不猶豫地把這些全部上交給了國家,一分不留。

16歲女子撿到67981枚銀元,竟全部上交國家,專家:價值超1個億

馬元海雖然沒讀過書,但有膽識,有心機,他在貴德搜刮了不少的民脂民膏,1949年他将一部分錢财埋在自家院子裡面,隻帶走了少部分錢逃亡國外,但在切吉草原投降,1951年病逝,這錢也就成了秘密。至于陶金蘭兩兄妹,并沒有在此事上停留,陶金蘭在幹部局工作,照顧老人,還資助了一位大學生,陶恩銘也是一個保镖,如今算來,這下銀元價值早已經超過上億元。

16歲女子撿到67981枚銀元,竟全部上交國家,專家:價值超1個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