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造車新勢力前赴後繼,兩家企業同日推出新産品

造車的新玩家來了。

12月15日,兩家造車新勢力同日誕生。小牛電動自行車創始人李一男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自遊家”在江蘇常州釋出,汽車設計公司北京盒子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盒子科技”)在北京釋出了汽車品牌“盒子汽車”。

與多數公司把品牌釋出與新車亮相分成兩個時間節點不同,自遊家和盒子汽車首次對外釋出品牌時均展示了其産品。從産品定位來看,自遊家瞄準了理想ONE所在的家庭中大型SUV市場,盒子汽車則選擇進入網約車市場。

自遊家是牛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牛創新能源”)的汽車品牌名稱,創始人為李一男。李一男曾擔任華為副總裁、百度CTO、中國移動12580 CEO,創辦的港灣網絡被華為收購,此外,他還曾在梅花天使創投等投資公司擔任合夥人。

2015年4月,李一男創辦了電動自行車公司牛電科技。與其他電動自行車相比,小牛電動自行車以搭載锂電池和智能網聯為特點。2018年,牛電科技(NIU小牛電動)在美國上市,目前市值約為12.17億美元。

同一年,自遊家電動汽車立項,2020年10月牛創新能源公司完成注冊登記,品牌總部位于北京,上海設立研發中心,研發及智能制造基地位于常州,目前擁有核心研發團隊接近1000人。常州制造基地設計年産能為18萬輛,将于2022年3月投入使用。

李一男在釋出會介紹說,首款産品自遊家NV将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預訂,同年9月開始傳遞。李一男表示牛創新能源A輪融資總額5億美元,已獲得IDG、COATUE等全球知名機構投資。

自遊家汽車釋出會當天,盒子汽車在北京釋出,并且展示了兩款面向網約車和計程車市場的車型。盒子科技前身為北京世澤天啟工業裝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曾為中國一汽研發總院、中國一汽奔騰研究院、一汽大衆、北汽集團、江淮汽車等車企提供過整車及零部件設計研發。

在釋出會上,盒子科技創始人張署光表示:“跟C端家庭轎車市場來比,目前B端市場容量還是小一些,不過足以支撐2-3個品牌,或者是2-3家上市公司。我們判斷B端市場的主力會在中國和美國,原因是人口密度足夠大、經濟發展水準足夠高以及網際網路應用足夠廣泛。”

盒子科技首發純電動車型BM-400和BM-600同時亮相,從外形上看兩款車都比較類似于MPV,其中BM-400車型續航裡程分為420km和530km兩個版本,預計2023年四季度量産。BM-600續航可達600公裡,主打高端租賃市場,量産時間預計在2024年第三季度。

張署光表示,兩款車目前已經收到了4.2萬個意向訂單。

以汽車供應商身份進入整車制造業的前兩家分别是長城華冠和博郡汽車,長城華冠創立的前途汽車曾推出過一款電動跑車,但銷量持續低迷,目前項目接近于停滞狀态;博郡汽車在2020年三季度現金流枯竭,面臨着破産清算的命運。

“2016年左右國内第一輪新造車運動,許多公司在起步的時候并不了解智能電動汽車是什麼,主要的路線是開發一款電動車。而現在這一輪新出現的品牌,包括長安阿維塔、自遊家,對于智能化的了解和應用已經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國内一家造車新勢力高管向記者表示。他同時指出,造車新勢力中雖然有“蔚小理”的成功,但也有大量新勢力的破産倒閉,造成的社會資源浪費值得警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