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圖文丨明銳PRO月銷不過2000台,确實失敗了,斯柯達在華該何去何從?

以前提起斯柯達這個品牌,大家的印象還是挺深的,畢竟在很多人眼中,這也是一個實打實的合資品牌。以前的明銳,速派,柯迪亞克等車型賣的也還不錯,但是現在的斯柯達全系潰敗,幾乎沒有一款車型是熱銷的。

圖文丨明銳PRO月銷不過2000台,确實失敗了,斯柯達在華該何去何從?

斯柯達今年也上市了自家的一台新車,明銳PRO,這台車是被斯柯達寄予厚望的一台車,也可能是斯柯達在國内市場翻身的唯一希望。但事實證明斯柯達再一次失敗了,明銳PRO自今年上市以來,銷量一直就不高。10月份也是今年的銷量目前的最高點,達到了2145台。而在剛過去的11月份,銷量又下滑到了1823台,連2000台都不到。反觀自家的同門兄弟大衆速騰,11月份的銷量為20987台,速騰的銷量是明銳PRO的10倍還多。

圖文丨明銳PRO月銷不過2000台,确實失敗了,斯柯達在華該何去何從?

其實明銳PRO這台車還是挺有誠意的。首先是外觀方面進行了全新的設計,新造型的燈組也很犀利,斯柯達标志性的掀背尾門也被保留了下來。整個外觀相比于上一代來說更加的年輕,運動,時尚。

圖文丨明銳PRO月銷不過2000台,确實失敗了,斯柯達在華該何去何從?

内飾方面的變化也很大,10.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加上12.1英寸的中控大屏,使得這輛車的科技感也不缺失。内飾方面也不再是以前的硬塑膠,而是大面積的軟性包裹。

圖文丨明銳PRO月銷不過2000台,确實失敗了,斯柯達在華該何去何從?

現在新速騰也已經跟大家正式見面,但是要到明年3月份才能正式上市。其實明銳PRO就是新速騰的翻版,還比新速騰早上市了近一年的時間。

圖文丨明銳PRO月銷不過2000台,确實失敗了,斯柯達在華該何去何從?

車身尺寸方面,明銳PRO的長寬高分别為4753/1832/1469mm,軸距2730mm。作為一輛緊湊型轎車,明銳PRO的車身尺寸并不算小,并且後排空間也還可以。

圖文丨明銳PRO月銷不過2000台,确實失敗了,斯柯達在華該何去何從?

動力方面,明銳PRO也和大衆速騰保持一緻。搭載一台1.4T的發動機,最大馬力150匹,最大扭矩250牛·米,比對一台7速幹式雙離合變速箱。在動力上,明銳PRO要比速騰有誠意的多,全系都是1.4T的發動機,而大衆速騰還有1.2T的發動機,并且明銳PRO的售價也更低。

圖文丨明銳PRO月銷不過2000台,确實失敗了,斯柯達在華該何去何從?

雖然這輛車的銷量并不高,但是價格卻很堅挺,斯柯達并沒有選擇以價換量的方式。目前明銳PRO的優惠幅度普遍在1萬左右,1.4T的中高配車型落地價在15萬以上。

圖文丨明銳PRO月銷不過2000台,确實失敗了,斯柯達在華該何去何從?

這個就是斯柯達比較尴尬的地方,落地價都15萬了,那麼可選擇的車型就更多了。目前大衆速騰1.4T超越版價格也就16萬不到,同樣的價格,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去選擇大衆,而不是斯柯達。

圖文丨明銳PRO月銷不過2000台,确實失敗了,斯柯達在華該何去何從?

斯柯達在國内的品牌力向來都是比大衆低一級的,早年都說懂大衆的都去買斯柯達了,說白了就是手裡的預算不夠,買不了大衆,隻能退而求其次買斯柯達,畢竟兩個品牌用的發動機,底盤之類的都是一樣的,隻是品牌不同而已。

圖文丨明銳PRO月銷不過2000台,确實失敗了,斯柯達在華該何去何從?

今年前三季度,斯柯達在國内的銷量僅為19.45萬輛,同比下降22.3%,這個下降幅度遠高于國内汽車市場的平均降幅。不過斯柯達在歐洲本土的銷量還是非常好的,今年前三季度在西歐市場,斯柯達銷量為39.73萬輛,同比增長6.8%。為什麼斯柯達作為一個合資品牌,這幾年在國内節節敗退?

圖文丨明銳PRO月銷不過2000台,确實失敗了,斯柯達在華該何去何從?

其實說到底還是斯柯達本身的原因。第一就是減配,本來自己的品牌力就不如大衆,還跟大衆學減配那一套,消費者自然就不買賬了。第二就是不思進取,幾年以來,斯柯達沒有一輛能夠拿得出手的新車型,全部都是好幾年前的老車型縫縫補補,也就今年的明銳PRO有點競争力,但為時已晚,市場早已經被國産車型搶占完了。還有就是這兩年特别火的新能源方向,無論是混動車型還是純電車型,斯柯達都沒有涉及太多,是以斯柯達才會被徹底邊緣化。

圖文丨明銳PRO月銷不過2000台,确實失敗了,斯柯達在華該何去何從?

斯柯達目前就和标緻,雪鐵龍一樣,處于比較尴尬的地位。但标緻和雪鐵龍比斯柯達好的地方是,它們有一群忠實的粉絲,雖然車型的銷量不高,但是在網絡上的聲量一直都比較高,是以品牌的關注度也不會很低。而斯柯達無論是銷量還是聲量都很低迷,如果斯柯達還想在國内重新站起來,那麼全系車型都得進行大換血,目前來看不太現實。對于斯柯達這個品牌,你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