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微網消息,“黑匣子”上車成必然,一個百億級市場空間打開後将為晶片産業發展再度添磚加瓦。
EDR在全球範圍内強制标配
GB 7258–2017《機動車運作安全技術條件》國家标準第2号修改單釋出,要求自2022年1月1日開始,新生産的乘用車要求配備EDR(即Event Data Recorder,汽車事件資料記錄系統)。EDR用于記錄車輛碰撞前、碰撞時、碰撞後三個階段中汽車的運作關鍵資料如車輛速度、碰撞加速度、方向盤轉向角度、發動機狀态等重要資訊。
随着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斷增長,近幾年國内外不斷發生電動汽車意外自燃、失控等非人為事故。普通的行車記錄儀已無法滿足事故認定工作所需的資料采集量。是以,全球各個國家都在加速推進EDR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标配,有些國家早已對此有了監管要求。
南韓自2015年12月開始強制要求包括存量車在内的汽車安裝EDR;歐洲要求于2022年3月新車強制安裝,到2024年3月,存量車也需符合要求;美國要求2014年9月之後所有境内銷售車輛都需配備EDR,在2019年時上市的新車中已有99%都安裝EDR;日本有獨立的标準,但未強制安裝EDR。
中國在2017年9月對機動車運作安全技術條件中增加了乘用車應配備事件資料記錄系統(EDR)或車載視訊行駛記錄裝置的要求,同月,國家标準委下達強制性國家标準《汽車事件資料記錄系統》制定計劃;2019年11月,中國EDR标準(C-EDR)已在确定,分為兩個階段推進;2020年12月,GB39732-2020《汽車事件資料記錄系統》國标版正式釋出,對EDR進行了說明。
EDR拉動汽車半導體市場
目前,特斯拉MODEL S、X、3車型均配備EDR。在中國市場,除了ABB及雷克薩斯等豪華車配置EDR外,已有多家自主品牌已經在多款車型中标配了EDR裝置,如長城旗下哈弗、小鵬G3/P5、比亞迪漢EV、蔚來、五菱宏光MINEV等。
華西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中國乘用車市場過去5年基本穩定在2000萬台左右,假設随着EDR快速普及,裝置價格大幅下滑,預計價格會穩定在500元左右,保守預計EDR裝置市場空間在100億元左右。
EDR硬體部分主要包括主要晶片MCU、電源子產品、存儲子產品和傳感子產品:傳感器負責資料采集(資料包括車輛速度、駕駛員安全帶狀态、轉向信号開關狀态、制動踏闆位置等),主要晶片将采集的狀态資訊解析壓縮後寫入存儲單元中,通過汽車CAN資料總線接收和發送實時資料。當事故發生後,可以通過提取ECU部件,借助于EDR資料讀取工具(CDR)讀取FLASH中的相關資料,進行事故重建。
目前CDR第三方工具主要供應商是博世,有些主機廠有自己的讀出工具,價格大約在6000-7000美元左右,另外每年還需要繳納1000美元左右的軟體維護費。
研報指出,目前國内廠商獨立供應乘用車EDR硬體産品的公司并不是很多,多數廠商在商用車EDR領域有布局,如鴻泉物聯、啟明資訊等,但由于乘用車EDR采用前裝模式,對于車規級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較高,獨立EDR廠商進入整車廠需要較長的驗證周期。
另外,造車新勢力方面具備較強研發實力,EDR作為未來新車标配将會帶動存儲、備用電源、傳感器(多為海外供應商)、MCU(多為海外供應商)需求提升,尤其是車規級存儲、備用電源等屬于新增市場。
Statista的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約385億美元,由于全球晶片短缺,比前一年減少了約8%。然而,該市場預計将于2021年開始增長,并有望在2023年超過約555億美元的規模。
其中MCU方面,車用MCU呈巨頭壟斷态勢,Gartner統計截至2020年的資料顯示,全球六大原廠——瑞薩電子、恩智浦、英飛淩、德州儀器、微芯科技、意法半導體合計市占率高達94.2%。但全球缺芯以及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等形勢,加速了中國汽車市場車用MCU應用的國産替代,國産供應商迎來了時間和機會視窗。諸如芯旺微、兆易創新、雲途等均已在車規級MCU晶片方面布局。
MEMS傳感器方面,華經産業研究院在報告中指出,目前國内缺乏從事MEMS壓力傳感器研發與量産的大型企業,全球MEMS壓力傳感器市場的市場佔有率仍然主要被博世、英飛淩、意法半導體等國外廠商占據。國内廠商在消費電子等行業有望通過細分産品實作突破,國産替代空間廣闊。此外,專業的晶圓制造和封裝領域的企業逐漸加大對MEMS業務的投入,并與公司一起開發了MEMS産品相應生産環節的制造加工工藝。我國MEMS行業研發和生産體系不斷完善,為國内MEMS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存儲方面,ICInsights資料顯示,2018-2020年期間,在DRAM市場中,三星、海力士和美光壟斷了全球約95%的市場佔有率。DRAM行業高度集中,呈現壟斷格局,但具體到車用DRAM領域,國内北京君正在收購北京矽成(ISSI)後,已經已形成“CPU+存儲”雙龍頭格局。在車規存儲方面,北京矽成位居全球第二。
随着EDR強制上車,這個百億級别的潛在市場又将推升汽車半導體産業的發展。而此次政策實施或是完善車輛事故資料留存的第一步,對于未來更進階别的自動駕駛汽車,EDR在某些限制條件下也存在無法記錄車輛資料的狀況。是以,能夠甄别人或自主駕駛的DSSAD(Data storage system for automoted driving,自動駕駛車輛資料存儲系統)将成為EDR的輔助體系,或成為未來自動駕駛汽車的又一标配,屆時相關半導體産業又将迎來發展機遇。(校對/Sh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