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高曉攀來沈陽了。

嘻哈包袱鋪也來沈陽了?

對于一個沈陽人來說,高曉攀來沈陽沒啥可奇怪的,明星嘛都是到處跑碼頭賺錢的,嘻哈包袱鋪來沈陽還是覺得有點稀奇,一家紮根北京的相聲小劇場,在沈陽能立得住?

确定不是哪家叫“嘻哈”的包子鋪?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還真是,高曉攀的嘻哈包袱鋪不僅在沈陽開了小劇場,而且還一開就是兩家,在這個特殊時期,其他相聲同行都在收縮戰線時他們卻大搞擴張,勇氣可嘉的同時也讓人為他們捏了把汗。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翻看嘻哈包袱鋪這兩個小劇場10月份開業時的網絡評論區,有不少人認為“撐不過一個月”。

如今,嘻哈包袱鋪沈陽劇場開業兩個多月了,在深入了解他們的日常經營狀況之後,筆者對嘻哈包袱鋪在沈陽的擴張還是非常看好的。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一、沈陽有着非常良好的相聲市場

1,沈陽是曲藝重鎮

我國有五大曲藝重鎮,分别是北京、天津、濟南、沈陽和西安,這五個曲藝重鎮都有着非常濃厚的曲藝氛圍和雄厚的曲藝人才基礎。

解放前相聲大師李德钖、張壽臣、馬三立和侯寶林等人都曾到沈陽演出,京津一帶的知名相聲藝人跑碼頭時沈陽就是必選的一站。東北馮家門也在沈陽落地生根。

解放後以楊海荃、小立本、楊振華、金炳昶、王志濤、常佩業、賈承博、陳連仲、王平、範偉、于琪、鞏漢林、金珠等人為代表的沈陽相聲也一度在全國相聲界占據重要地位,沈陽相聲鼎盛時期,楊振華和馬季齊名,王志濤和姜昆平起。

雖然近些年來沈陽相聲出現了比較大的滑坡,但老底還在,曲藝重鎮的氛圍還在,尤其是沈陽市政府非常重視沈陽相聲的複起。沈陽相聲的旗幟人物楊振華先生對嘻哈包袱鋪的到來表示了支援并親自授課。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2,沈陽的觀衆人群很好

沈陽的觀衆很早就有觀看小劇場演出的習慣,這和曲藝重鎮氛圍有關,也可能和沈陽氣候有關,尤其是在冬季,小劇場裡喝着熱茶嗑着瓜子樂樂呵呵一晚上,熱熱鬧鬧也符合沈陽人的性格特點。

而且,有劉老根大舞台的成功先例,喜劇市場在沈陽有着相當大的消費慣性,劉老根大舞台票價不菲但照樣每場爆滿,其觀看演出的體驗有時候還不如相聲小劇場好。

正因為沈陽有着良好的觀衆人群,本地的相聲市場雖不是很紅火但也一直存在,就連新興的脫口秀劇場也開始在沈陽出現。這種情況下,嘻哈包袱鋪過來搶一杯羹也是合情合理。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3,沈陽對相聲來說是一個藍海市場

五大曲藝重鎮中,北京的相聲市場已經是打破頭一樣的競争,天津相聲市場則是群雄并起,西安有青曲社和相聲新勢力兩強争霸,濟南有本土的晨光茶社還有馬上要去的德雲廣場。

相對來說,沈陽的相聲市場還遠沒有達到紅海競争的地步,甚至還處在一個競争壓力比較寬松的藍海市場。

在各個同行都在收縮戰線的時候,嘻哈包袱鋪的擴張頗有點“人棄我取”的商業思維,換句話說,抄底。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二、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有兩個劇場,一個位于沈陽傳統曲藝活動區域北市場,這個地方類似于北京的天橋,各種古色古香的建築集合在一起,是沈陽市政府着重發力的城市名片之一,屬于沈陽文創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一個劇場位于沈陽沈北新區吾悅廣場,此區域是沈陽近些年開發的景觀大道和城市新區,周圍環境優美大學雲集,有大型商業區和遊樂場,周邊都是新興的高端住宅,可以說是一個有着蓬勃發展潛力的地方。

據了解,嘻哈包袱鋪的兩個劇場和沈陽同行普遍采取的周演并不一樣,他們每天都有演出,而且能容納一百多人的小劇場上座率相當不錯。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嘻哈包袱鋪的平均票價一百多塊,再加上觀衆消費的茶水、瓜子和水果,每個劇場每個月的收入可以穩定在四五十萬左右,刨去劇場租賃費用和其他經營性支出,每個月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

而且每當高曉攀等明星演員從北京空降沈陽劇場時,兩個劇場的收入都會臨時突增一大塊。

嘻哈包袱鋪在相聲演員的使用上也是非常“雞賊”,兩個劇場相距20公裡,每天晚上兩個劇場都各有五場相聲,但他們的主力演出人員始終保持在七對左右,怎麼調配呢?

吾悅小劇場早開場半小時,那邊的前三對演員隻要演出完畢就立刻下台直奔北市劇場,到了北市劇場他們負責後三場演出。每天晚上最多隻用七對演員就能完成兩個劇場的十場演出。這樣一來,小劇場能夠降低養人成本,演員能多上台也能多賺錢,除了辛苦之外還真是多赢局面。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當然,這樣一來北市劇場前兩場的演員壓力就比較大,他們不僅要正常表演,還要控制住時間,隻能晚不能早,留給同伴足夠的通勤時間。于是,開場快闆的演員幾乎是使出了全力,上下翻飛連說帶跳,還可以讓觀衆現點現編詞,老實說,沒有兩把刷子還真幹不了這活。

正因為經營有方,嘻哈包袱鋪這兩個劇場開業兩個月以來,不僅利潤可觀同時每個演員的收入也相當不錯,主力演員則屬于妥妥的高薪階層,雖然比不上大明星,在沈陽也是相當可以了。

此外,嘻哈包袱鋪的擴張可不光隻在沈陽,在他們的大學營北京也幾乎同時新開了兩家劇場,方莊和合生彙。

也就是說,在短短時間内,嘻哈包袱鋪從一家小劇場變成了擁有五家劇場的演出集團,其發展速度讓人咋舌。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三、“兩面派”高曉攀默默做藝

如果不是偶然得知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新開兩家小劇場,筆者都快忘了相聲界還有高曉攀這個人物了。

記得上一次看到高曉攀出現在電視節目裡還是挺久遠的《相聲有新人》,其他時候他偶然會出現在非遺相聲大會上,雖然還是相聲明星,但其曝光率可比當年上《歡樂喜劇人》和上春晚時下降太多了。

有些人就是這樣,當你天天見到他時你不覺得怎麼樣,等很長時間不見時,你再看到他時有時候會吓一跳。

高曉攀的“吓一跳”不光是其旗下的嘻哈包袱鋪在悶聲擴張悶聲發财,還有他在相聲上的“兩面派”打法,當然這不是貶義。

相聲界近些年比較熱鬧,說不好聽就是喧嚣,關于演出内容的三俗,演出風格的胡鬧,還有粉圈的入侵都是熱議話題,在處理這些問題上,高曉攀和嘻哈包袱鋪則是走了一個“兩面派”路線。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1,擁抱粉絲,避免粉圈

嘻哈包袱鋪也有自己的粉絲群體,除了高曉攀這個自帶吸粉的帥哥外,其他演員也都有自己的粉絲,比如沈陽小劇場裡頗有觀衆緣的孫大頭(孫同福),他們在台上台下也都非常“寵粉”。

但在營造粉絲群體這個固定消費人群過程中,嘻哈包袱鋪并不會過度依賴粉絲,更是避免出現不良粉圈,所謂圈,有時候就是一把雙刃劍,圈住了圈内的人,卻同時也把其他人圈在了外邊,對此嘻哈包袱鋪和高曉攀有着清醒的認識。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2,加強效果,拒絕胡鬧

相聲市場現在流行演員和觀衆互動,有些觀衆樂此不疲,甚至有專門喜歡和演員搭茬互怼的觀衆。

但是,如果演出過程中過度互動,不僅會影響作品的完整性,也會對其他大多數觀衆造成不好的消費體驗。

是以,在嘻哈包袱鋪小劇場的演出中,高曉攀也鼓勵演員加強互動提升現場效果,但是加強效果一定要有個底線,那就是不能胡鬧不能亂套,保持在合理和健康的範圍内。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3,堅守傳統,努力創新

嘻哈包袱鋪是一個外表時尚内在傳統的相聲團體,從創立起他們就堅持走傳統相聲和創新相聲相結合的路線,在很多相聲小劇場都快變成二人轉或脫口秀的今天,他們的堅持依然沒有改變。

嘻哈包袱鋪的演員在說傳統相聲時,除了墊話是随行就市把點開春外,正活部分都很規矩,不會因為觀衆喜歡互動就随意打斷正活的節奏,也不會因為觀衆喜歡聊天就縮短包袱的鋪墊,真正展現傳統相聲在語言上的精巧和包袱上的精緻。

每晚五場演出,嘻哈包袱鋪的傳統相聲和現代創新相聲都幾乎是對半開的占比,對于創新,高曉攀的要求是極高的,而且對于創作新相聲的演員則是直接以現金獎勵,你的相聲你來說,你的收入你來拿,老闆單獨給你一份創新獎,這就極大提升了演員的創作熱情。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嘻哈包袱鋪評價演員的一個重要标準就是要有創新節目和創新表演,沒有創新能力的演員在嘻哈包袱鋪呆不住,有創新能力的演員則不僅能賺到錢還能由此走上更大的舞台,像我們熟悉的賈旭明張康,金霏陳曦,陳印泉侯振鵬都曾是嘻哈包袱鋪的幹将,就算他們離開嘻哈包袱鋪之後,其創新作品的數量和水準在相聲界也是有目共睹的。

不疾不徐,不溫不火,在流量時代,與其說嘻哈包袱鋪的穩步發展是“兩面派”打法,不如說他們是一個沿着創新和傳統結合路線健康發展的“綜合體”。

相聲界喧嚣中,高曉攀在默默做藝,嘻哈包袱鋪在沈陽悶聲發财

面對如火如荼的小劇場,嘻哈包袱鋪的老闆高曉攀坦言,這是相聲最好的時代,也是相聲最壞的時代,在如今的相聲界,劇場,演員,流量和利益都有了,但還有一個東西很欠缺,那就是作品,新作品,能稱得上精品的新段子,能在行業青史留名的新相聲,非常欠缺。

是以,在相聲界一片喧嚣聲之中,嘻哈包袱鋪埋頭發展悶聲發财,而早已經成名的高曉攀反而沉下心來紮根劇場,默默打磨自己和作品。

不罵人,不打架,不炒作,不灑狗血,開開心心賺錢,老老實實做藝。

将來某一天,當你突然發現嘻哈包袱鋪已經成為相聲藝術和商業全面發展的排頭兵時,你千萬不要驚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