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高晓攀来沈阳了。

嘻哈包袱铺也来沈阳了?

对于一个沈阳人来说,高晓攀来沈阳没啥可奇怪的,明星嘛都是到处跑码头赚钱的,嘻哈包袱铺来沈阳还是觉得有点稀奇,一家扎根北京的相声小剧场,在沈阳能立得住?

确定不是哪家叫“嘻哈”的包子铺?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还真是,高晓攀的嘻哈包袱铺不仅在沈阳开了小剧场,而且还一开就是两家,在这个特殊时期,其他相声同行都在收缩战线时他们却大搞扩张,勇气可嘉的同时也让人为他们捏了把汗。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翻看嘻哈包袱铺这两个小剧场10月份开业时的网络评论区,有不少人认为“撑不过一个月”。

如今,嘻哈包袱铺沈阳剧场开业两个多月了,在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经营状况之后,笔者对嘻哈包袱铺在沈阳的扩张还是非常看好的。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一、沈阳有着非常良好的相声市场

1,沈阳是曲艺重镇

我国有五大曲艺重镇,分别是北京、天津、济南、沈阳和西安,这五个曲艺重镇都有着非常浓厚的曲艺氛围和雄厚的曲艺人才基础。

解放前相声大师李德钖、张寿臣、马三立和侯宝林等人都曾到沈阳演出,京津一带的知名相声艺人跑码头时沈阳就是必选的一站。东北冯家门也在沈阳落地生根。

解放后以杨海荃、小立本、杨振华、金炳昶、王志涛、常佩业、贾承博、陈连仲、王平、范伟、于琪、巩汉林、金珠等人为代表的沈阳相声也一度在全国相声界占据重要地位,沈阳相声鼎盛时期,杨振华和马季齐名,王志涛和姜昆平起。

虽然近些年来沈阳相声出现了比较大的滑坡,但老底还在,曲艺重镇的氛围还在,尤其是沈阳市政府非常重视沈阳相声的复起。沈阳相声的旗帜人物杨振华先生对嘻哈包袱铺的到来表示了支持并亲自授课。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2,沈阳的观众人群很好

沈阳的观众很早就有观看小剧场演出的习惯,这和曲艺重镇氛围有关,也可能和沈阳气候有关,尤其是在冬季,小剧场里喝着热茶嗑着瓜子乐乐呵呵一晚上,热热闹闹也符合沈阳人的性格特点。

而且,有刘老根大舞台的成功先例,喜剧市场在沈阳有着相当大的消费惯性,刘老根大舞台票价不菲但照样每场爆满,其观看演出的体验有时候还不如相声小剧场好。

正因为沈阳有着良好的观众人群,本地的相声市场虽不是很红火但也一直存在,就连新兴的脱口秀剧场也开始在沈阳出现。这种情况下,嘻哈包袱铺过来抢一杯羹也是合情合理。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3,沈阳对相声来说是一个蓝海市场

五大曲艺重镇中,北京的相声市场已经是打破头一样的竞争,天津相声市场则是群雄并起,西安有青曲社和相声新势力两强争霸,济南有本土的晨光茶社还有马上要去的德云广场。

相对来说,沈阳的相声市场还远没有达到红海竞争的地步,甚至还处在一个竞争压力比较宽松的蓝海市场。

在各个同行都在收缩战线的时候,嘻哈包袱铺的扩张颇有点“人弃我取”的商业思维,换句话说,抄底。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二、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嘻哈包袱铺在沈阳有两个剧场,一个位于沈阳传统曲艺活动区域北市场,这个地方类似于北京的天桥,各种古色古香的建筑集合在一起,是沈阳市政府着重发力的城市名片之一,属于沈阳文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个剧场位于沈阳沈北新区吾悦广场,此区域是沈阳近些年开发的景观大道和城市新区,周围环境优美大学云集,有大型商业区和游乐场,周边都是新兴的高端住宅,可以说是一个有着蓬勃发展潜力的地方。

据了解,嘻哈包袱铺的两个剧场和沈阳同行普遍采取的周演并不一样,他们每天都有演出,而且能容纳一百多人的小剧场上座率相当不错。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嘻哈包袱铺的平均票价一百多块,再加上观众消费的茶水、瓜子和水果,每个剧场每个月的收入可以稳定在四五十万左右,刨去剧场租赁费用和其他经营性支出,每个月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

而且每当高晓攀等明星演员从北京空降沈阳剧场时,两个剧场的收入都会临时突增一大块。

嘻哈包袱铺在相声演员的使用上也是非常“鸡贼”,两个剧场相距20公里,每天晚上两个剧场都各有五场相声,但他们的主力演出人员始终保持在七对左右,怎么调配呢?

吾悦小剧场早开场半小时,那边的前三对演员只要演出完毕就立刻下台直奔北市剧场,到了北市剧场他们负责后三场演出。每天晚上最多只用七对演员就能完成两个剧场的十场演出。这样一来,小剧场能够降低养人成本,演员能多上台也能多赚钱,除了辛苦之外还真是多赢局面。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当然,这样一来北市剧场前两场的演员压力就比较大,他们不仅要正常表演,还要控制住时间,只能晚不能早,留给同伴足够的通勤时间。于是,开场快板的演员几乎是使出了全力,上下翻飞连说带跳,还可以让观众现点现编词,老实说,没有两把刷子还真干不了这活。

正因为经营有方,嘻哈包袱铺这两个剧场开业两个月以来,不仅利润可观同时每个演员的收入也相当不错,主力演员则属于妥妥的高薪阶层,虽然比不上大明星,在沈阳也是相当可以了。

此外,嘻哈包袱铺的扩张可不光只在沈阳,在他们的大本营北京也几乎同时新开了两家剧场,方庄和合生汇。

也就是说,在短短时间内,嘻哈包袱铺从一家小剧场变成了拥有五家剧场的演出集团,其发展速度让人咋舌。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三、“两面派”高晓攀默默做艺

如果不是偶然得知嘻哈包袱铺在沈阳新开两家小剧场,笔者都快忘了相声界还有高晓攀这个人物了。

记得上一次看到高晓攀出现在电视节目里还是挺久远的《相声有新人》,其他时候他偶然会出现在非遗相声大会上,虽然还是相声明星,但其曝光率可比当年上《欢乐喜剧人》和上春晚时下降太多了。

有些人就是这样,当你天天见到他时你不觉得怎么样,等很长时间不见时,你再看到他时有时候会吓一跳。

高晓攀的“吓一跳”不光是其旗下的嘻哈包袱铺在闷声扩张闷声发财,还有他在相声上的“两面派”打法,当然这不是贬义。

相声界近些年比较热闹,说不好听就是喧嚣,关于演出内容的三俗,演出风格的胡闹,还有粉圈的入侵都是热议话题,在处理这些问题上,高晓攀和嘻哈包袱铺则是走了一个“两面派”路线。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1,拥抱粉丝,避免粉圈

嘻哈包袱铺也有自己的粉丝群体,除了高晓攀这个自带吸粉的帅哥外,其他演员也都有自己的粉丝,比如沈阳小剧场里颇有观众缘的孙大头(孙同福),他们在台上台下也都非常“宠粉”。

但在营造粉丝群体这个固定消费人群过程中,嘻哈包袱铺并不会过度依赖粉丝,更是避免出现不良粉圈,所谓圈,有时候就是一把双刃剑,圈住了圈内的人,却同时也把其他人圈在了外边,对此嘻哈包袱铺和高晓攀有着清醒的认识。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2,加强效果,拒绝胡闹

相声市场现在流行演员和观众互动,有些观众乐此不疲,甚至有专门喜欢和演员搭茬互怼的观众。

但是,如果演出过程中过度互动,不仅会影响作品的完整性,也会对其他大多数观众造成不好的消费体验。

因此,在嘻哈包袱铺小剧场的演出中,高晓攀也鼓励演员加强互动提升现场效果,但是加强效果一定要有个底线,那就是不能胡闹不能乱套,保持在合理和健康的范围内。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3,坚守传统,努力创新

嘻哈包袱铺是一个外表时尚内在传统的相声团体,从创立起他们就坚持走传统相声和创新相声相结合的路线,在很多相声小剧场都快变成二人转或脱口秀的今天,他们的坚持依然没有改变。

嘻哈包袱铺的演员在说传统相声时,除了垫话是随行就市把点开春外,正活部分都很规矩,不会因为观众喜欢互动就随意打断正活的节奏,也不会因为观众喜欢聊天就缩短包袱的铺垫,真正展现传统相声在语言上的精巧和包袱上的精致。

每晚五场演出,嘻哈包袱铺的传统相声和现代创新相声都几乎是对半开的占比,对于创新,高晓攀的要求是极高的,而且对于创作新相声的演员则是直接以现金奖励,你的相声你来说,你的收入你来拿,老板单独给你一份创新奖,这就极大提升了演员的创作热情。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嘻哈包袱铺评价演员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有创新节目和创新表演,没有创新能力的演员在嘻哈包袱铺呆不住,有创新能力的演员则不仅能赚到钱还能由此走上更大的舞台,像我们熟悉的贾旭明张康,金霏陈曦,陈印泉侯振鹏都曾是嘻哈包袱铺的干将,就算他们离开嘻哈包袱铺之后,其创新作品的数量和水平在相声界也是有目共睹的。

不疾不徐,不温不火,在流量时代,与其说嘻哈包袱铺的稳步发展是“两面派”打法,不如说他们是一个沿着创新和传统结合路线健康发展的“综合体”。

相声界喧嚣中,高晓攀在默默做艺,嘻哈包袱铺在沈阳闷声发财

面对如火如荼的小剧场,嘻哈包袱铺的老板高晓攀坦言,这是相声最好的时代,也是相声最坏的时代,在如今的相声界,剧场,演员,流量和利益都有了,但还有一个东西很欠缺,那就是作品,新作品,能称得上精品的新段子,能在行业青史留名的新相声,非常欠缺。

所以,在相声界一片喧嚣声之中,嘻哈包袱铺埋头发展闷声发财,而早已经成名的高晓攀反而沉下心来扎根剧场,默默打磨自己和作品。

不骂人,不打架,不炒作,不洒狗血,开开心心赚钱,老老实实做艺。

将来某一天,当你突然发现嘻哈包袱铺已经成为相声艺术和商业全面发展的排头兵时,你千万不要惊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