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曉攀對相聲現狀表示擔憂,他還對郭德綱有怨言

作者:虞國逍遙客

嘻哈包袱鋪的班主,著名相聲演員高曉攀,在一次接受訪談中,發表了自己對相聲界現狀的擔憂,他說,當下許多相聲演員不再專注于作品的研究與打磨,而是轉向參與綜藝節目,拍攝電影電視劇,甚至有的演員涉足音樂領域舉辦演唱會,這樣的趨勢如果持續下去,相聲藝術将會逐漸失去觀衆,回到三十年前鮮有人問津的局面。如果相聲演員能夠不通過說相聲而輕松獲得豐厚的收入,那麼未來可能越來越少的人,會投入到相聲的表演和研究中。相聲界需要有人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和研究這門藝術的未來。

他更是直言不諱的說,德雲社的一些做法,可能對相聲藝術的發展産生不利影響。

高曉攀的擔憂并不是多餘的,有些相聲演員确實是忘了初心,隻要能掙錢,讓幹啥幹啥,腦袋“鑽”到錢眼裡去了。相聲演員不能光是為了錢而活着,還有比錢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把相聲這門古老的藝術傳承下去,令其發揚光大。高曉攀的良苦用心,真誠的話語,說出了很多人想說而沒有說出的話,“術業有專攻”,一味的追求向“這栖”,“那栖”發展,到最後可能浪費了精力,虛度了光明,荒廢了主業,将會落個名譽掃地,被人“戳”脊梁骨的尴尬地步。在這一點上,德雲社的嶽雲鵬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他頻繁涉足影視界,娛樂圈,相聲說的是一無是處,嚴重退步,過去的那種耍賤賣萌,别說讓人笑啦,除了叫人反感還是反感。他由觀衆喜愛的相聲演員,“蛻變”成了叫人讨厭的相聲演員。

高曉攀對相聲現狀表示擔憂,他還對郭德綱有怨言

高曉攀對相聲前途擔憂,值得肯定,但對郭德綱的褒貶值得商榷,說郭德綱對相聲發展産生不利影響,依我看,這句話有失偏頗,郭德綱當初從天津來到北京打拼,他彎下腰,低着頭,想進入“主流”。可人家“主流”壓根就不用正眼瞧他,說白了,就是看不起他。就像郭德綱自己說的,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你非要把我轟出去,結果把我逼成了龍。”一個“逼”字道出了郭德綱心裡無盡的辛酸。郭德綱沒有辦法,困難之下成立了德雲社,招兵買馬,把說相聲變成了商業模式。

想想也是,德雲社幾百号人張着嘴要吃飯,不想法掙錢行嗎?經過幾年的努力進取,郭德綱成功了,他賺的是盆滿缽滿,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是以說,埋怨郭德綱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用有色眼鏡看他,這種人心裡面陰暗,不敞亮。真應那句話,“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若經他人苦,未必有他善。”當初郭德綱若是進入“主流”,在體制内有一席之地,也許他就躺平啦,每天上班兩點一線,三飽一倒,按部就班,随波逐流,上面有任務,就随着團隊下鄉無償演出,與民同樂,過着一種悠哉遊哉的生活。可命運之神偏偏要“折磨”一下郭德綱,讓他曆經七災八難,遭受“暴風雨”的肆虐,方能見到“彩虹”。

高曉攀對相聲現狀表示擔憂,他還對郭德綱有怨言

再說說高曉攀高老闆,他以前在德雲社除了說相聲以外,還擔任報幕員,和郭德綱同台演出過。後來高曉攀離開了德雲社,自立門戶,成立了相聲社團“嘻哈包袱鋪”,對于這件事,郭德綱還祝福他;“一個說相聲能夠如此風彩,也算成功了。相聲市場出現一個高曉攀不容易,我祝他鵬程萬裡,活得明白。”

大家都知道,郭德綱和姜昆不對付,但高曉攀輕松的遊曳在郭,姜之間,如魚得水,受到雙方的賞識,的确不容易。但高曉攀這次卻抛開了與郭德綱往昔的友誼,對他“掀”了桌子,是不是受人教唆和指使,個中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高曉攀對相聲現狀表示擔憂,他還對郭德綱有怨言

郭德綱家大業大,太優秀了,遭朋友,親人的嫉妒,太正常不過了。但願他能泰然處之,“胸中有丘壑,不懼萬裡遠”,往前走,依然是春風拂面,鮮花陪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