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為何說他學會用心思了?

在此之前,十四阿哥胤禵在康熙面前的所做所為,隻給康熙留下了耿直和魯莽的印象。

這一點在“百官舉薦新太子”的劇情中展現的尤為明顯。

康熙與佟國維唱了一出“雙簧”,以隆科多為棋子,上演了一出“苦肉計”,既将八阿哥在朝中的勢力布局全盤摸清,同時還當衆對其予以了沉重的抨擊和訓斥,令其顔面是蕩然無存。可以說,康熙對于八阿哥胤禩的這次打擊是相當的沉重,甚至可以用緻命來形容,而這也正應了那句話,“欲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在這滿朝所有官員幾乎都将手中一票投給八阿哥的時候,也标志着八阿哥最終隻得為康熙所記恨。

可以說,此時的康熙已經通過罷黜佟國維、訓斥八阿哥胤禩、處罰馬齊以及表揚、褒獎雍正、十三阿哥胤祥以及張廷玉的方式,将自己的意向表達的非常清楚,那就是決心要複立胤礽為皇太子,并且永遠不會考慮胤禩繼任。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為何說他學會用心思了?

然而就是在這樣結局已定的情況下,十四阿哥胤禵竟然還敢站出來給八阿哥胤禩出頭。

十四阿哥先是夥同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當着所有皇子和朝臣的面,大罵胤礽為“開缺太子”,同時也羞辱了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是太子胤礽的“狗”,而後更是同胤祥大打出手,打的是不可開交,直到康熙到來仍不肯收手,最後是被張五哥和圖裡琛等人硬生生的拉開。

可是即便如此,十四阿哥胤禵仍是嘴上不停,一邊繼續羞辱太子胤礽和十三阿哥胤祥,另一邊也對康熙的做法表達了極大的不滿,可謂是大放厥詞,弄得康熙一時氣血攻心,險些将其殺掉,康熙最後還一口氣沒上來,暈死了過去。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為何說他學會用心思了?

而醒過來的康熙看着此時已經被德妃五花大綁的胤禵,對這樣的一個兒子,康熙可以說是又愛又恨。

說“愛”他,是因為十四阿哥胤禵不管是公開舉薦八阿哥胤禩,還是在乾清門外為八阿哥鳴冤叫屈,甚至不惜惹怒了康熙,而這些都是十四阿哥的“真話”,盡管這會引得康熙的不悅,但是至少是光明正大、敢擺在人前的行為,總比八阿哥胤禩背地裡搞陰謀詭計更值得康熙的贊賞。況且,此前康熙因為張五哥“說真話”,已經給了其一個“天大的面子”,如今對待胤禵,也不能過分嚴苛。

說“恨”他,是因為十四阿哥确實太沒有政治頭腦,更不會想康熙之所想,在康熙剛剛穩定局勢的時候,又将太子胤礽再一次架在火上烤,這是康熙非常不希望看到的,而這也完全是在同康熙對着幹,甚至是“打擂台”。

于是,康熙對于十四阿哥的評價也就此定型,敢說真話的耿直以及不顧後果的魯莽,于是康熙将其放在了兵部,專心練兵抗敵,畢竟這樣的性格還是對付敵人為好,比對待自己人了。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為何說他學會用心思了?

然而,令康熙沒有想到的是,十四阿哥胤禵的一封奏折,讓康熙陷入到了兩難的境地。

康熙複立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便帶着張廷玉等人南巡,并且安排胤礽監國,然而胤礽的表現卻是令人大失所望。

他先是用報複的心态和方式,嚴厲而又苛責的處罰了此前支援八阿哥胤禩的朝臣,就連支援太子的雍正和十三阿哥都未能幸免,一樣受到了胤礽的訓斥。而在此之後,他更是铤而走險,勾結已經被罷黜的任伯安,企圖用《百官行述》來挾制朝中官員,以維系自己的地位,但是最終由于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的阻撓,太子沒有得逞。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為何說他學會用心思了?

就在太子為了自己地位的穩固而不斷出手的時候,八阿哥胤禩也想借機搬回局面,進而再次扳倒太子胤礽,而胤禩等人也等到了這樣的一個機會,那就是通過買通雍正家的仆人高福的方式,得到了太子胤礽寫給任伯安的親筆書信。

而在與胤禩等人商議後,決定讓十四阿哥胤禵以兵部主管阿哥的名義,将這封信以奏折的形式送到康熙手中,同時更是讓十四阿哥一字不寫,隻送出書信。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為何說他學會用心思了?

然而這樣一來,就把一個巨大的難題交到了康熙手上。

首先,這是太子胤礽勾結任伯安,企圖奪取百官行述以挾制百官的重要證據,太子胤礽的罪名也可以就此坐實,然而此時的康熙對于此前熱河的“假手谕調兵”事件仍心有餘悸,對于此事的真假、太子胤礽參與的程度以及整個事件的經過,他并不了解,這無疑是增加了康熙下決策的難度。

其次,如果十四阿哥胤禵是将這封信和自己的見解主張,甚至是對于太子胤礽的彈劾一起放在信中,那麼康熙尚且可以根據太子與八爺黨有着過節,将此事按下不表,或者等待查清楚在說。如今十四阿哥相當于将了康熙一軍,意思就是要看康熙對此事是否進行表态,因為隻要表态,就表明了康熙對于太子罪行的預設,而太子胤礽也将再度迎來末日。

再次,此時的康熙并不知曉,除了八阿哥胤禩等八爺黨的成員,有多少人還知道這封信的存在,也不知道大家是否知曉《百官行述》與太子胤礽有關,一旦處理不好還是會讓康熙陷入巨大的輿論危機之中。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為何說他學會用心思了?

可以說,十四阿哥胤禵用這樣的一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挾制”了康熙,逼着康熙要做出一系列不利于胤礽的舉動,這與此前胤禵的耿直和魯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于是康熙才會有了“胤禵也學會動心思”這樣的感慨,而這并不是一種褒獎式的誇贊,更多的是一種失望和埋怨。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為何說他學會用心思了?

此時的康熙在評價十四阿哥胤禵的同時,對于八阿哥胤禩也是愈發的憤恨了。

當康熙拿到這份隻有胤礽親筆書信的奏折的時候,第一個反應便是此事必然與八阿哥胤禩密切相關。

一方面,出于康熙對胤禵的了解和認識來看,在乾清門外不顧及康熙情緒與心中所想,大放厥詞,并且大打出手的十四阿哥胤禵,是有話直說的人,必然不會如此心機的隻留下一份書信而一言不發,更是假借兵部書函的名義進行遮擋和掩飾。這些事情是胤禵做不出來的,但是八阿哥胤禩就不一定了。

另一方面,康熙想到的是此前胤禵為了迫使胤礽倒台,竟然不惜假借康熙名義誘審肖國興,用這樣卑劣的手段,甚至倒逼康熙迫使其做出決定的行為,隻有胤禩這樣的人才做的出來。況且,胤禵和胤禩等人的關系,也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是以,與其說康熙在說“胤禵學會用心思”,不如說是八阿哥胤禩依舊沒有吸取此前的教訓,還想着用背地裡的陰謀詭計來殘害胤礽,這也讓康熙對其是更加的厭惡。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為何說他學會用心思了?

而最終的劇情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八阿哥胤禩這樣的行為,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盡管太子胤礽因為康熙回信的刺激,準備行謀反之事,最終被鎮壓,并且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被廢黜了太子之位,然而胤禩在康熙心中的地位也跌落了谷底,最後也隻落得康熙極度負面的評價:

“八阿哥胤禩處處學朕,但處處學得不像,朕以寬仁治國,他以寬仁收買人心;朕已經過于放縱下頭,他比朕還要放縱。就算他的寬仁是真的,也隻會把列祖列宗的江山由于放縱而毀于一旦。”

而他本人也是在“九子奪嫡”中敗下陣來,無法染指皇位,與此同時他與十四阿哥胤禵的沖突加深也影響到了八爺黨集團的整體實力,最終讓雍正的以順利繼位成為最後的赢家。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為何說他學會用心思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