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为何说他学会用心思了?

在此之前,十四阿哥胤禵在康熙面前的所做所为,只给康熙留下了耿直和鲁莽的印象。

这一点在“百官举荐新太子”的剧情中展现的尤为明显。

康熙与佟国维唱了一出“双簧”,以隆科多为棋子,上演了一出“苦肉计”,既将八阿哥在朝中的势力布局全盘摸清,同时还当众对其予以了沉重的抨击和训斥,令其颜面是荡然无存。可以说,康熙对于八阿哥胤禩的这次打击是相当的沉重,甚至可以用致命来形容,而这也正应了那句话,“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在这满朝所有官员几乎都将手中一票投给八阿哥的时候,也标志着八阿哥最终只得为康熙所记恨。

可以说,此时的康熙已经通过罢黜佟国维、训斥八阿哥胤禩、处罚马齐以及表扬、褒奖雍正、十三阿哥胤祥以及张廷玉的方式,将自己的意向表达的非常清楚,那就是决心要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并且永远不会考虑胤禩继任。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为何说他学会用心思了?

然而就是在这样结局已定的情况下,十四阿哥胤禵竟然还敢站出来给八阿哥胤禩出头。

十四阿哥先是伙同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当着所有皇子和朝臣的面,大骂胤礽为“开缺太子”,同时也羞辱了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是太子胤礽的“狗”,而后更是同胤祥大打出手,打的是不可开交,直到康熙到来仍不肯收手,最后是被张五哥和图里琛等人硬生生的拉开。

可是即便如此,十四阿哥胤禵仍是嘴上不停,一边继续羞辱太子胤礽和十三阿哥胤祥,另一边也对康熙的做法表达了极大的不满,可谓是大放厥词,弄得康熙一时气血攻心,险些将其杀掉,康熙最后还一口气没上来,晕死了过去。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为何说他学会用心思了?

而醒过来的康熙看着此时已经被德妃五花大绑的胤禵,对这样的一个儿子,康熙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说“爱”他,是因为十四阿哥胤禵不管是公开举荐八阿哥胤禩,还是在乾清门外为八阿哥鸣冤叫屈,甚至不惜惹怒了康熙,而这些都是十四阿哥的“真话”,尽管这会引得康熙的不悦,但是至少是光明正大、敢摆在人前的行为,总比八阿哥胤禩背地里搞阴谋诡计更值得康熙的赞赏。况且,此前康熙因为张五哥“说真话”,已经给了其一个“天大的面子”,如今对待胤禵,也不能过分严苛。

说“恨”他,是因为十四阿哥确实太没有政治头脑,更不会想康熙之所想,在康熙刚刚稳定局势的时候,又将太子胤礽再一次架在火上烤,这是康熙非常不希望看到的,而这也完全是在同康熙对着干,甚至是“打擂台”。

于是,康熙对于十四阿哥的评价也就此定型,敢说真话的耿直以及不顾后果的鲁莽,于是康熙将其放在了兵部,专心练兵抗敌,毕竟这样的性格还是对付敌人为好,比对待自己人了。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为何说他学会用心思了?

然而,令康熙没有想到的是,十四阿哥胤禵的一封奏折,让康熙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

康熙复立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便带着张廷玉等人南巡,并且安排胤礽监国,然而胤礽的表现却是令人大失所望。

他先是用报复的心态和方式,严厉而又苛责的处罚了此前支持八阿哥胤禩的朝臣,就连支持太子的雍正和十三阿哥都未能幸免,一样受到了胤礽的训斥。而在此之后,他更是铤而走险,勾结已经被罢黜的任伯安,企图用《百官行述》来挟制朝中官员,以维系自己的地位,但是最终由于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的阻挠,太子没有得逞。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为何说他学会用心思了?

就在太子为了自己地位的稳固而不断出手的时候,八阿哥胤禩也想借机搬回局面,进而再次扳倒太子胤礽,而胤禩等人也等到了这样的一个机会,那就是通过买通雍正家的仆人高福的方式,得到了太子胤礽写给任伯安的亲笔书信。

而在与胤禩等人商议后,决定让十四阿哥胤禵以兵部主管阿哥的名义,将这封信以奏折的形式送到康熙手中,同时更是让十四阿哥一字不写,只提交书信。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为何说他学会用心思了?

然而这样一来,就把一个巨大的难题交到了康熙手上。

首先,这是太子胤礽勾结任伯安,企图夺取百官行述以挟制百官的重要证据,太子胤礽的罪名也可以就此坐实,然而此时的康熙对于此前热河的“假手谕调兵”事件仍心有余悸,对于此事的真假、太子胤礽参与的程度以及整个事件的经过,他并不了解,这无疑是增加了康熙下决策的难度。

其次,如果十四阿哥胤禵是将这封信和自己的见解主张,甚至是对于太子胤礽的弹劾一起放在信中,那么康熙尚且可以根据太子与八爷党有着过节,将此事按下不表,或者等待查清楚在说。如今十四阿哥相当于将了康熙一军,意思就是要看康熙对此事是否进行表态,因为只要表态,就表明了康熙对于太子罪行的默认,而太子胤礽也将再度迎来末日。

再次,此时的康熙并不知晓,除了八阿哥胤禩等八爷党的成员,有多少人还知道这封信的存在,也不知道大家是否知晓《百官行述》与太子胤礽有关,一旦处理不好还是会让康熙陷入巨大的舆论危机之中。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为何说他学会用心思了?

可以说,十四阿哥胤禵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挟制”了康熙,逼着康熙要做出一系列不利于胤礽的举动,这与此前胤禵的耿直和鲁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康熙才会有了“胤禵也学会动心思”这样的感慨,而这并不是一种褒奖式的夸赞,更多的是一种失望和埋怨。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为何说他学会用心思了?

此时的康熙在评价十四阿哥胤禵的同时,对于八阿哥胤禩也是愈发的愤恨了。

当康熙拿到这份只有胤礽亲笔书信的奏折的时候,第一个反应便是此事必然与八阿哥胤禩密切相关。

一方面,出于康熙对胤禵的了解和认识来看,在乾清门外不顾及康熙情绪与心中所想,大放厥词,并且大打出手的十四阿哥胤禵,是有话直说的人,必然不会如此心机的只留下一份书信而一言不发,更是假借兵部书函的名义进行遮挡和掩饰。这些事情是胤禵做不出来的,但是八阿哥胤禩就不一定了。

另一方面,康熙想到的是此前胤禵为了迫使胤礽倒台,竟然不惜假借康熙名义诱审肖国兴,用这样卑劣的手段,甚至倒逼康熙迫使其做出决定的行为,只有胤禩这样的人才做的出来。况且,胤禵和胤禩等人的关系,也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所以,与其说康熙在说“胤禵学会用心思”,不如说是八阿哥胤禩依旧没有吸取此前的教训,还想着用背地里的阴谋诡计来残害胤礽,这也让康熙对其是更加的厌恶。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为何说他学会用心思了?

而最终的剧情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八阿哥胤禩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尽管太子胤礽因为康熙回信的刺激,准备行谋反之事,最终被镇压,并且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废黜了太子之位,然而胤禩在康熙心中的地位也跌落了谷底,最后也只落得康熙极度负面的评价:

“八阿哥胤禩处处学朕,但处处学得不像,朕以宽仁治国,他以宽仁收买人心;朕已经过于放纵下头,他比朕还要放纵。就算他的宽仁是真的,也只会把列祖列宗的江山由于放纵而毁于一旦。”

而他本人也是在“九子夺嫡”中败下阵来,无法染指皇位,与此同时他与十四阿哥胤禵的矛盾加深也影响到了八爷党集团的整体实力,最终让雍正的以顺利继位成为最后的赢家。

《雍正王朝》中,康熙拿到十四阿哥奏折,为何说他学会用心思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