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enno:3個常見習慣可能導緻孩子地包天,糾正要趁早

說到地包天,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下巴往前凸,下排牙蓋住上排牙。

wenno:3個常見習慣可能導緻孩子地包天,糾正要趁早

嚴重點的側面看會像個月牙臉。

wenno:3個常見習慣可能導緻孩子地包天,糾正要趁早

在醫學上,地包天有個專業的詞,叫“反颌”,是常見的一種錯颌畸形。

可能你會想,我家孩子還是乳牙呢,和地包天怕是八竿子打不着吧?

别急着下定論,先來看一組資料,這是口腔正畸學界知名教授傅民魁調查發現的:

孩子乳牙地包天的機率是 14.94%。

這個資料統計的僅僅是多顆牙齒地包天,要是再加上單顆牙齒地包天的,那就更高了。

wenno:3個常見習慣可能導緻孩子地包天,糾正要趁早

△整理自《口腔正畸學》,以上資料均為平均值

wenno:3個常見習慣可能導緻孩子地包天,糾正要趁早

要說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地包天,最直接的原因,恐怕就是遺傳了吧。

《兒童口腔醫學》中說,将近一半地包天的人,一至三代的血緣親屬中會存在類似狀況。

是的,你沒看錯,這個遺傳不僅僅來自于父母,還包括父母的兄弟姐妹,以及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歐洲曆史上影響深遠的哈布斯堡家族,被人津津樂道的家族特征,就是地包天。

一個人把所有家族的基因都帶跑偏了,不得不感歎基因真的太強大了。

wenno:3個常見習慣可能導緻孩子地包天,糾正要趁早

△從左到右依次是查爾斯二世、他父親、他祖父、他曾祖父

除了遺傳,還有些疾病會影響孩子的颌骨和牙齒發育,導緻地包天,比如:

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唇腭裂、上颌恒牙先天性缺失等;

全身性疾病:垂體機能亢進、佝偻病等;

呼吸道疾病:慢性扁桃體炎、腺樣體增生或肥大。

當然,這些遺傳、疾病因素,說實話,我們隻能聽天由命,發現後及時求助醫生。

但是,有些後天影響因素,是可以改變的,主動權在我們自己手中。

隻要平時多留意,可以降低孩子地包天的機率。

1、不良口腔習慣

比如吐舌、咬上唇、吃手,如果孩子從小有這些習慣,并且保持到了四五歲,比較容易造成下颌習慣性向前伸,引起地包天。

2、牙齒清潔習慣

如果牙齒沒刷幹淨,乳磨牙蛀了甚至脫落了,孩子咀嚼食物時就會使不上勁,不自覺用前牙來咀嚼,下颌長時間前伸,同樣會形成地包天。

wenno:3個常見習慣可能導緻孩子地包天,糾正要趁早

3、嬰兒期的奶瓶喂養習慣

如果總讓孩子躺着吃奶瓶,那他的下颌需要使勁向前發力才能喝到奶。久而久之,下颌就會向前凸出,形成地包天。

另外,用奶瓶或安撫奶嘴的時間過長,比如 1 歲半後還在吃奶瓶,2 歲後還在用安撫奶嘴,同樣會增加地包天的機率。

至于母乳親喂,目前學界還沒有證據表明會導緻地包天。

相反,孩子配合舌頭和上颚擠壓乳暈的吸吮方式,是會促進上颚和下颌發育的,降低地包天發生的可能性。

2016 年發表在《柳葉刀》的一篇文章也表明:母乳喂養可以減少 68% 的牙齒咬合不正。

wenno:3個常見習慣可能導緻孩子地包天,糾正要趁早
wenno:3個常見習慣可能導緻孩子地包天,糾正要趁早

如果孩子有地包天,除了我們最前面說的,會影響孩子上下颌骨的發育,出現伸下巴、佝背的體态,還會因為上下前牙沒有重合,導緻孩子無法用前牙切斷食物,嚴重的甚至連面條也咬不斷。

這時候如果你還抱着“乳牙地包天沒事,換牙後應該會好”的僥幸心理,可趕緊打消吧。

要是面部已經畸形了,你再帶孩子去矯正,那就會複雜很多,有的可能還要在成年後做正畸手術,花費幾萬甚至幾十萬。

《口腔正畸學》上說,乳牙地包天不治療,一半以上會發展為恒牙地包天,并且症狀會加重。你看,一直拖着不去,真的是得不償失啊!

是以,我國牙颌畸形早期矯治專家彭友儉教授提倡:“反颌是急診,發現即矯治。”

孩子如果有地包天,需要盡早治療,不能等換完牙後再治。

一般 3~5 歲是乳牙地包天的最佳矯正年齡。

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有一定的配合度了,乳牙根部也已經發育完成,而且骨骼彈性大,矯正起來容易些。

如果醫生檢查後,發現孩子是不良口腔習慣引起的輕度地包天,矯正起來比較快,通常半年左右就可以讓牙齒歸位。

wenno:3個常見習慣可能導緻孩子地包天,糾正要趁早
wenno:3個常見習慣可能導緻孩子地包天,糾正要趁早

△乳牙期地包天矯正後,孩子伸下巴、佝背的體态就會得到糾正

如果孩子在換牙期間,也就是 6~12 歲出現地包天,也是需要矯正的,隻不過比乳牙期矯正稍微麻煩些,一般 6~8 歲是換牙期最佳矯正年齡。

要是前面兩個時期都錯過了,孩子 12 歲左右牙齒全部換完了,上下颌骨基本已經發育成型,這個時候再去矯正難度會大很多,效果也會差一些,情況嚴重的可能要等到成年後做正畸手術。

wenno:3個常見習慣可能導緻孩子地包天,糾正要趁早

矯正牙齒這事,對孩子來說可不是輕而易舉的。

如果好說歹說他都不肯去矯正,也别太糾結早一天、晚一天了,平時多給孩子做些溝通工作,講講矯正牙齒的好處,等他心理承受能力強一些了再去。

如果你家孩子現在沒有地包天,那最好不過了。

不過也要做好預防,畢竟孩子成長變化多,要經曆颌骨生長、牙齒替換,以後的事誰知道呢!

平時多留意他有沒有吐舌、咬上唇、吃手等不良口腔習慣;

每天的口腔清潔一定要到位;

每 3~6 個月定期檢查牙齒;

還在吃奶瓶的孩子,盡量不要給他躺着喂奶。6 月後開始幫他戒奶瓶和安撫奶嘴,奶瓶最晚不要超過 1歲半,安撫奶嘴最晚不要超過 2 歲。

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到預防地包天的作用,希望每個孩子的牙齒,可以一直整齊下去。

wenno:3個常見習慣可能導緻孩子地包天,糾正要趁早

孩子的牙齒如果出現了地包天的現象,不僅影響面部顔值,還會影響整個人的身體形态,甚至吃飯也會出現問題!

是以孩子處在長牙或者換牙期的父母們一定要多多觀察孩子的情況,一旦錯過最佳矯正的時期,後面會麻煩很多。

轉發文章,讓更多的父母重視地包天給孩子帶來的麻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