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第一代DNA女鑒定師。
她入行19年,每天都行走在人性的邊緣。
她身披“戰袍”,卻見證上萬男人被戴上綠帽子。

她是鄧亞軍,一個被稱為婚姻粉碎機的女DNA鑒定師,一紙鑒定書,看見了人生百态。
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去選擇做親子鑒定呢?可能是因為一句忽如其來的玩笑,也可能是疑心已久的下定決心。
據鄧亞軍本人所說,親子鑒定也像其他行業一樣,擁有一個高峰期。
每年過完年之後的初七,親朋好友齊聚一堂的歡聲笑語背後,有的人家也隐藏了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接下來我們就順着鄧亞軍的工作軌迹,來一同探訪鑒定路上的二三事。
同母異父的雙胞胎
一場醫生與死神的搏鬥中,兩個孩子伴着哭聲呱呱墜地。這本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是産房外面的父親臉上卻布滿愁雲,他看着兩個孩子的眉眼——這一對龍鳳胎就沒有一個孩子與他有相似的地方。
這位父親對這兩個孩子是否是自己親生的展開了懷疑。為了尋求真正的真相,他抱着這兩個剛出生的孩子找來了鑒定師鄧亞軍。而就連鑒定師鄧亞軍都沒、有想到,鑒定結果居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這兩個孩子,其中一個是這位父親的親生孩子,而另一個卻不是!這隻敢寫在狗血小說裡的情節,居然出現在現實中。
孩子的父親結過鑒定診斷書之後,整個人像是被霜打過後的茄子,一時之間竟不知是喜還是憂,鄧亞軍打趣地對這個父親說道:
“那你很幸運,至少其中有一個孩子是你的。”
而這樣奇葩的事情,在鄧亞軍從業的十幾年間,并不是第一次遇見。
之後鄧亞軍又遇到兩個孩子降臨到人世間。這次,孩子的父親并沒有對孩子的身份起疑,隻是為了給孩子正常落戶而例行公事做鑒定。沒想到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喜事,卻在一紙診斷書之下,成為引發一個家庭沖突的導火索。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兩個孩子中又是隻有一個是父親的孩子,而另一個卻不是。闊别多年,這是鄧亞軍再次遇到同母異父雙胞胎的診斷結果。
孩子的父親宛如遇到了晴天霹靂,質問孩子的母親為何會發生這樣的狀況?而關于雙胞胎能夠出現不同父親的現象,鄧亞軍在接受采訪時也給出了科學的解答。
人懷雙胞胎大緻分為兩種,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是一個受精卵在分裂的時候形成了兩個胚胎,這樣生出來的孩子基因層面上基本上是完全一緻的,同卵雙胞胎都是相同性别的。
異卵雙胞胎就是由兩個卵子和兩個精子結合形成的受精卵,龍鳳胎大多是從異卵雙胞胎發展而來。而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構成了上述同母異父的現象。
成年女性正常情況下,每個月會産生一顆卵子。在極少數情況下,一個月也有可能産生兩到多枚卵子。女性在産生兩枚卵子的情況下,在極短的時間内和兩個男人發生性關系,就可能産生一對雙胞胎是同一個母親,但不是同一個父親的現象。
在醫學案例中,這種現象發生的可能性隻存在百萬分之一或千萬分之一的機率。這樣的機率砸到頭上,堪比中彩票。不知孩子的父親是喜還是憂?!
這場與科學的博弈中,沖鋒在“戰場”上的是孩子們,得到結果後受傷害的又是孩子們。可犯了錯誤的人是大人啊!不知道得到這樣結果的家庭,又将會何去何從?而鄧亞軍身為DNA鑒定師能做的隻是提供給他們真相。
樸實的爺爺,竟然是孫子的親生父親
而比這個案例還讓人震驚的也不是沒有。
在一個樸實的農村,一家五口帶着行李登上了綠皮火車。他們這一趟旅程的最終目的是找到DNA鑒定師鄧亞軍。
路程很颠簸,頭戴圍巾的婦女懷中抱着一個正在酣睡的孩童,孩童張着嘴,似乎是想要吸吮母親的乳汁。
孩子的爺爺将目光拉遠,盯着火車外面的風景。孩子的父親抱着孩子的奶瓶,臉上有着說不清的焦慮。孩子的奶奶看起來并不聰明的樣子,拽着爺爺的袖子看着車内過往的人群顯得十分窘迫。
他們此行的目的非常簡單,來證明懷中正在酣睡的孩子是孩子父親的親生孩子。
孩子出生後,村子中謠言四起,很多善于嚼舌根的婦人都在茶前飯後議論這孩子的親生父親其實另有其人。
原來因為當年家裡窮,孩子的爺爺娶了一個腦子不太靈光的女人做妻子,生下來的兒子也不太聰明,然而剛出生的孫子卻沒有這樣的迹象,于是就有很多人懷疑孩子的親生父親不是這位老人的兒子,甚至還傳出了孩子的親生父親,其實是孩子的爺爺這樣的話。
為了堵住村子中的悠悠衆口,孩子的爺爺不惜耗費錢财,耗費時間來到大城市找鑒定師做鑒定。
剛到大城市的農村老爺爺對着眼前的一切都顯得那樣的小心謹慎,他對接待他的每一個醫生都顯得那樣的彬彬有禮,态度又是那樣的卑微。
人在示弱的時候,總會引起其他人的同情心理。那些接待這位老爺爺的小護士們,對這個老爺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樸素老實的農村人。
甚至還有一些心地柔軟的小護士,心中已經對此事有了蓋棺定論,覺得那一定是村子裡的人心眼子壞,胡亂嚼舌根的說法罷了,甚至還有一部分小護士看見老爺爺窘迫的穿着都想為其免費做鑒定了。
姜還是老的辣。鄧亞軍畢竟在這個職業中從事了十多年。人性在她的面前是如此不堪一擊。她不相信每一個前來做鑒定的人,不相信他們外在所表現出來的一切。事情到底是什麼樣的,真相說了算!
提取了大人和孩子的樣本之後,鄧亞軍就開始對基因檢查結果進行鑒定。鑒定結果的出爐,衆人都不免對自己之前的猜測感到鄙夷。
鑒定結果不能作假,上面白紙黑字的寫着這個孫子就是爺爺的親生孩子。
母親還是孩子的母親,但是孩子的父親卻變成了自己的爺爺。若說上面的那起同母異父的案例是母親個人作風問題,那麼這一次的檢查結果就上升到了倫理道德的方面。這讓孩子長大之後,該如何面對爺爺和父親啊?
若是叫自己的爺爺為爸爸,那又将自己的母親處于何種境地?但是也不能将自己的親哥哥稱為爸爸呀!
還是相同的一句話,大人們犯下的過錯,最終兩難的境地都留給孩子們來承擔。
本來這一家五口千裡迢迢來到這裡,是為了拿回去一紙文證堵住村中的悠悠衆口。可是經過科學的鑒定,最終的檢查結果卻坐實了村中人們的謠言。也不知這一家子再回到那謠言四起的村莊,又該如何自處呢?
溫柔刀,刀刀緻命
就像是罂粟一樣,越漂亮的事物,越容易讓人緻命,鄧亞軍在工作中深刻體會到了這句話。
據鄧亞軍自己回憶,她那時已經很久沒有收到過一封如此規範的信件。
信件的第一句規整的寫着:
“鄧所長,展信安…”
寄來這封信的是一個女人,一個溫柔又漂亮的女人。她帶着她的男人和孩子找鄧亞軍做親子鑒定,這個家庭卻與其他的家庭顯得有些不同。
這個女人看起來30歲左右,保養得十分得當。歲月風霜的刻刀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任何痕迹,若不是身旁的孩子暴露了她已經身為人母的事實,路人可能覺得她就是一個少女而已。而站在她身旁的男人,卻是一個頭發斑白的老年人,看起來也有70多歲了吧。
而這兩個人隔着巨大的年齡代溝,卻“孕育”了一個屬于他們的孩子。
兩個人還沒有正式的領證結婚,但是已經同居,兩個人來到這裡檢查孩子是否是老頭親生的,可能就是為了正式領結婚證做準備吧。
但是結果顯然不如意,在鄧亞軍的鑒定之下,這個孩子并不是老頭的親生孩子。
于是便有了上面那一封信。
信中介紹了這個女人和老頭相知相戀的全過程;交代了這位女子和這個老頭曾經是師生,學生非常仰慕老師的才華,老師也非常欣賞學生的努力,兩個人就在這份情感使然下走在了一起;還介紹了女人陪老人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鄧亞軍先是對這樣一封信件很是不解,這樣一個美麗又溫柔的女人,為何要浪費時間,密密麻麻寫了好幾頁信來跟她講述和老頭的點點滴滴呢?
但她很快就回過神來,這信中字字沒有威脅,卻字字都在威脅自己!對于這個女人來說,她所生下來的孩子真正的父親是誰不重要,她隻要一個結果,一個孩子是老頭親生的結果。
如若不然,那麼這個女人就會憑借自己的能力去找到國外的鑒定機構,去拿到她想要的結果,并将鄧亞軍投訴到底。
如果問心無愧,在真相面前,又何必心虛呢?鄧亞軍也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線和道德操守,不可能因為怕面對投訴的麻煩和女人的威脅,就選擇去捏造鑒定結果。
她還是将真正的結果交給了兩人,拿到鑒定書的那一刹那,女人的臉色立即發生了轉變。兩雙含水的秋眸,像淬着冰一樣緊緊地盯着鄧亞軍。
這又是一起被鑒定人所欺騙的案例。老頭真正的物質生活條件,并不像女人信中所寫的那樣清寒,甚至還頗為富裕。
女人隻是想在老人這裡擁有一個合法的妻子身份,而真正能夠拴住老頭心的,隻能是這個他們“一起生下來”的孩子。
隻有孩子上了老人的戶口,女人拿到了她想要的那本結婚證,她才能名正言順地繼承老人的遺産。否則,這龐大的家業,就和這女人一毛錢的關系都沒有。
然而,聰明反被聰明誤。若沒有孩子之前,盡管不能繼承大筆的遺産,老人也可能會看在情分上多多少少給這女人一些補償。然而,事情鬧到這般田地,等待這個女人的最終會是玩火自焚。
鄧亞軍最想改鑒定結果的一次鑒定
在諸多鑒定案例中,有時候許亞軍也有過想改變鑒定結果的念頭。
這天下午,一個民警找到了鄧亞軍,想請鄧亞軍幫忙鑒定一個孩子和父親的血緣關系。
孩子的父親因為打人重傷被關在了監獄中,而這個孩子已經五六歲了,但是戶口還沒有上。眼看就要到了上國小的年紀,上戶口這件事情已經迫在眉睫了。
而上戶口需要孩子與父親的DNA驗證,民警不得不請鄧亞軍前來幫這個忙。
鄧亞軍接下任務之後,在鑒定所内等待這個孩子的到來。一個黑黑的瘦瘦小小的孩子,被一個憨厚的成年男人領了進來。
這個大人是孩子的伯父,孩子緊緊的拽着大伯的衣袖貼在大伯的身上,看起來有一些害怕。
孩子已經五六歲了,有些營養不良,手上也髒兮兮的,但是兩個眼睛中卻閃着星星一樣的光芒。
當時,孩子的小手上拎着一袋玉米面膨化食品。鄧亞軍跟孩子熟絡之後,孩子自己說道為了做親子鑒定,來不及在家裡吃午飯,而這一包玉米面一樣的零食,就是午飯。
城裡的孩子像溫室花朵一般被家長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而這個孩子卻母親跑了,父親坐牢。
當時就有民警給孩子洗了一個蘋果,孩子怯懦的不敢接下,還是在伯父的安慰之下,才接下了民警遞給他的那個蘋果。
之後,經過警務人員的配合,從監獄内取來了孩子父親的樣本,又在鑒定所内取到了孩子的樣本,鄧亞軍開始了親子鑒定。
可是結果出來的時候,鄧亞軍整個人都懵了!鑒定結果上居然顯示着,這個孩子和他的父親沒有任何血緣關系。
而父親為什麼進監獄呢?就是因為别人說這個孩子長的不像父親,父親才對别人大打出手,造成重傷,蹲進了監獄。
而此時知道這個結果,不知道正在監獄中的父親究竟是何滋味。
真相一旦随着這一紙證書遞出這個門,這個可憐兮兮的小孩的命運就将就此改變。警方并不會因為孩子不是親生的,動手将人打成重傷,就将這男人釋放。
而反過來孩子的處境就十分艱難了。
男人家本就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之家,現在照顧孩子的,還是孩子名義上的大伯父,也不是孩子的父親。如果這個大伯父得知孩子并不是兄弟的親生兒子,就沒有任何理由繼續照顧這個孩子了。
孩子的母親,在生下孩子之後也早已經逃之夭夭。
鄧亞軍看着窗外,那個黑瘦黑瘦的小孩像對待珍寶一樣啃着民警送給他的蘋果,她的心在經曆過這麼多人性黑暗面後又有了一絲柔軟。
如果鄧亞軍修改這份親子鑒定結果,這個孩子可能就會順利的上了戶口,繼續在這個家裡生活,可能還會有書讀。
可是她不能,這是身為一個DNA檢驗師的職業素養。不管這一張代表真相的鑒定書交到孩子伯父的手中,會産生多麼差強人意的結果。鄧亞軍作為DNA鑒定師,都要将真相傳遞出去,告訴那些應該知道真相的人。
鑒定書交到孩子伯父手中之後,DNA鑒定師的工作也就算到此結束了。看着孩子拎着玉米面膨化食品走出去的背影,鄧亞軍的心中有些酸澀。因為接下來的事情都不在她的掌控範圍之内了,這個孩子的命運又該何去何從她也無從知曉。
隻是希望,上天仍有憐憫之心,讓這個孩子度過一個開心的童年。
我看中的不是血緣是情分
給大家普及一個資料,現在做親子鑒定的人越來越多,而這些新生兒中非親生的比例至少占到了20%。也就是說,來做鑒定的每五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家庭的孩子并不是親生的。
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資料啊,細細想來竟覺得有一些驚恐。
面臨這麼多人性考驗的鄧亞軍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人到中年,孩子是你的,老婆是你的,那你就已經很幸福了。其他的就什麼都不要想了。”
曾幾何時,孩子是自己的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現在,男性反倒在DNA鑒定新生兒是否親生的事件中成了弱勢群體,孩子是自己親生的,就已經是幸福的最高配置了。
據鄧亞軍親口講述,在他從業這麼多年來,還曾有過這樣一個案例。讓鄧亞軍覺得人性也不都是那麼陰暗,也許還會有屬于人性光輝的那一面。
一個父親帶着自己的孩子來到這裡做親子鑒定,這時孩子已經16歲了。
具體是怎樣的原因讓一個父親帶着16歲的孩子來做親子鑒定,我們無從得知。
但是結果,可能真的驗證了這位父親的懷疑。
檢驗室外的走廊内,父親望着鑒定書上沒有血緣關系的那幾個字,陷入了沉思。這位父親雙手交叉,将頭埋進臂彎中,一聳一聳的肩膀可以看的出來,這個父親可能在哭泣。
時間過的是那樣的漫長,結果出來的幾十分鐘,對這個父親來說仿佛是幾個世紀。隻聽一聲重重的歎息,他将手中的檢驗報告折疊起來,塞入懷中,眼神無比堅定,像是做了什麼重大的決定一樣。
做完這一系列動作,這位父親懇求鄧亞軍道:
“我不想讓我的兒子知道親子鑒定的結果。”
入行這麼多年的鄧亞軍,面對這樣的請求,也一時間呆住了。
“為什麼呢?”
“我不想讓我的兒子知道他并不是我親生的,我怕他心裡有負擔,我在乎的是我們這16年來相處的感情,是這一份父子感情,而并不是那一份冷冰冰的血源檢測證明。”
這位父親走了,隻留下了一個堅實的背影,那是他為這個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兒子抵擋風霜的背影。
是啊!正如鄧亞軍本人所說的,毀滅一個家庭的是謊言,而不是真相。16年啊!那是日夜相守在一起的日子。人的一生又有幾個16年呢?這樣的感情又如何能夠磨滅呢?
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動物都這樣,又何況人類呢?
這個世界上也有很多人不能生育兒女,為了成全自己成為父親、母親的願望,他們大多也都選擇到孤兒院中領養孩童。
這些孩子們可能一早都知道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但這麼多年一起的生活和養育之恩,也讓他們學會了感恩。而這些家庭也會因為時間沖淡了那份血緣上的陌生,日日夜夜的守護融合到了彼此的血脈之中,成為了真正的一家人。
而當那個父親準備将這份親子鑒定報告深深埋藏自己心中,變成一個秘密的時候,孩子,你要永遠記住,這個偉岸的父親,就永遠是你“親生”的父親!
随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DNA鑒定的結果和手段更加精确和進階了。甚至,在母親懷孕六周的時候,取母親本人的血就可以驗出肚子中的孩子究竟是否與父親有血緣關系。
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有利就會有弊。
但我仍然贊同鄧亞軍說的那句話:毀滅家庭的是謊言,不是真相!